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必修3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提纲
2015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必修31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三单元)◇【考试说明】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影响);2、汉字和书画(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起源与发展、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3、文学成就(7种文学体裁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框架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链时间轴◇【知识整合】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重点)(1)、造纸术:(西汉、东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印刷术:(隋唐、北宋)提高印刷效率,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2015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必修32放。(3)、火药:(战国、唐朝、宋朝)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4)、指南针:(战国、北宋)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5)、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2、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3)、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3、历史启示:A、科技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C、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中国汉字与书法:1、汉字起源与发展:六千多年前,出现原始文字“图画文字”,至商朝成熟。按照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秦篆)、隶书、楷书。总趋势为由繁到简。2、书法发展阶段:①、书法发展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为自发阶段,魏晋以后为自觉阶段,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②、书法家与作品:楷书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书法家: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审美价值,书法家:魏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既有审美,又具实用,书法家:魏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中国画:1、起源:远古时代的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2、发展:(1)、魏晋:士大夫画家推动。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表现人的精神气质。(2)、隋唐: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继承前代,吸收印度、波斯美术风格,分别创作《游春图》《步辇图》《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3)、两宋:宫廷画最为活跃,以风俗画为最大亮点。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4)、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为亮点。文人画集文学(诗句)、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以写意画为主。元代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2015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必修33☆戏曲1、起源:戏曲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2、成熟:元杂剧将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江苏昆山流传昆曲。3、京剧:乾隆年间,安徽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正式形成新剧种——“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民国以来,走向世界。4、其他剧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黄梅戏。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诗经: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以四言为主,现实感强。孔子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后被奉为儒家经典。★楚辞:1、楚辞是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与《诗经》创作方法不同,以南方民歌为基础,楚辞是浪漫主义的,人们又称楚辞体为“骚体”。2、屈原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名句: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赋:1、西汉以楚辞为基础,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大一统的文化气度。2、汉武帝时代,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其中的精品。东汉张衡《二京赋》。★唐诗:1、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两千多位诗人近五万首诗歌流传至今。2、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中唐:白居易3、盛唐大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则有诗圣的美誉。★宋词:1、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2、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元曲:1、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两大类。通俗生动,豪放飘逸。2、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当时在城市里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之为“瓦肆”或“勾栏”。★明清小说:1、起源:魏晋南北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唐朝小说传奇;宋朝话本。2、成熟:原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3、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4、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之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2015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必修34★重点解读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推动作用。二、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三、文化发展的总结:A、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B、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C、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D、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E、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F、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化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G、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2015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必修35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之处是(C)A.西晋都城是洛阳B.造纸术已经发明C.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B)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B.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3.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歌手周杰伦深情演唱了一曲《兰亭序》。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兰亭序》作者王羲之草、楷、行各体皆精B.中国书法史上有“秦篆”“汉隶”“唐楷”之说C.柳公权的《祭姪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D.张旭、怀素的狂草别具艺术魅力4.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绚丽多姿,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下列作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①《步辇图》②《洛神赋图》③《墨梅图》④《清明上河图》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5.戏剧大师焦菊隐先生说京剧是“从表演里面出布景”。即通过演员的表演、服装、剧情所规定的情景和音乐的渲染来制造周围环境,取代真实的布景和实物。这种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的(C)A.综合性B.程式化C.虚拟化D.现实性二、非选择题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瓷器、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材料三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2)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为例,说明当时我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重大发明: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3)鸦片战争前夕,英国的工业革命已进行了七十余年,而中国还在传统科技中徘徊。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伍的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自然经济的制约;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在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下,科学技术研究被知识分子轻视。
本文标题:必修3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3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