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读书报告李前(20111003335)小秦岭金成矿带一、区域构造背景小秦岭地区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北地台南缘华山-熊耳山隆起区,属太华地块,为华北地台与秦岭微板块的交界地带,由太华台拱和金堆城台凹2个次级单元组成,南以铁炉子-三要-黑沟-栾川断裂与北秦岭构造带毗邻,北以小秦岭山前断裂(太要-故县断裂)为界。本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接地带,中生代以前为华北克拉通的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克拉通边缘特征;在中-新生代经历了秦岭造山带陆内造山运动后,成为秦岭造山带的北缘组成部分。由于受板块边界深断裂和秦岭褶皱带长期活动的影响,区内构造形态复杂,断裂与褶皱均较发育。小秦岭地区大地构造上是秦岭造山带的一部分,其区域成矿背景与秦岭造山带紧密相关,小秦岭金矿田也是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演化及成矿过程也与秦岭造山带之形成演化相伴始终。读书报告李前(20111003335)秦岭造山带为“三块夹两缝”的构造划分,即其主要由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组成,三者之间分别被商丹缝合带和勉略缝合带所分割。秦岭造山带东部以秦岭山前断裂为北界,与华北地块相接,西部以武山-德欠断裂构成西秦岭与祁连造山带的分界,南部以玛曲-南坪-荷叶坝-南坪-略阳-勉县-石泉-城口-房县-襄樊断裂构成南部界线,分别与松潘-甘孜造山带、扬子地块相接。根据主造山期构造特点和中新生代构造叠加特征,可进一步将现今的秦岭造山带划分三块、两带,即由华北地块、扬子地块、秦岭地块和商丹、勉略两主缝合带。其中商丹带北侧的北秦岭为华北板块的大陆边缘构造单元,与华北克拉通以方城一奕川一洛南断裂带为界,发育具有岛弧和弧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变火山一沉积岩套和具有岛弧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类和基性侵入岩类,是秦岭早古生代洋盆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带。秦岭微板块在晚古生代之前属于扬子板块的被动大陆边缘,是在伴随勉略洋盆发育过程中逐渐从扬子板块北缘解离出来的挟持在两条主缝合带之间的微板块。商丹蛇绿岩带和勉略蛇绿岩带分别代表秦岭自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发展起来的两个有限洋盆,三个板块沿两主缝合带依次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奠定了秦岭的基本构造格局。秦岭造山带自早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多阶段、多体制的构造演化过程,造山时间长,不同的构造演化时期具有不同的构造体制,并形成不同的构造单元。从地质历史时期来看:1、太古代至中元古代(Ar-Ptz)可定义为前造山期。约1850Ma前,华北古大陆和扬子古大陆基底分别形成,形成Ar-Pt:结晶杂岩(大别群、太华群)。约1850-1050Ma期间,秦岭洋为多岛海,扬子板块北缘在中元古代末(约1050Ma)的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中形成地体增生型大陆边缘,分别形成了火山一沉积建造(武当山群、熊耳群)。2、新元古代至中三叠世(Pt3-T2)为主造山期。从晋宁期到印支期是秦岭板块构造活动的主要时期,板块的多次俯冲、碰撞使得中国南、北大陆联合在一起,秦岭造山带也基本定型。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晋宁运动形成统一的扬子地块,北秦岭地区与华北古陆再度分离,秦岭成为华北、扬子地块间的扩张岛海区。扬子古陆北缘在该时期广泛伸展,发育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火山-含黑色页岩沉积岩系。加里东期,秦岭开始俯冲造山过程,华北地块向秦岭微板块俯冲,早古生代洋关闭,北秦岭地区重又拼贴到与华北板块上,中上地壳内华北地壳和北秦岭地壳形成锯齿状楔入构造。南、北大陆开始俯冲汇聚,扬子板块先后沿商丹带和勉略带向北强烈俯冲,从而形成南秦岭造山。华力西期-印支晚期,南北秦岭沿商丹带由俯冲为主转为碰撞为主,在以SN向挤压为主的应力背景下,秦岭洋萎缩和最终闭合,南秦岭形成以大规模滑脱构造为特征的印支褶断带,北秦岭形成大规模韧性剪切推覆构造。此后(约T2末)小秦岭一熊耳山构造带形成开阔褶皱和叠瓦状断裂。读书报告李前(20111003335)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早二叠-中三叠世,勉略洋北部边缘出现俯冲,与此同时商丹洋自东向西全面闭合,扬子板块、南秦岭地块及华北板块叠瓦状依次向北斜向对接碰撞,陆-陆碰撞全面开始,形成对冲式倒扇形和背冲式正扇形的断裂组合、前陆盆地及伸展塌陷构造。印支运动使得秦岭全面褶皱造山,并构成多地体拼贴的大地构造格局。3、三叠纪晚期至第四纪(T3-Q):属于后造山期。印支运动以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以及夹于其间的秦岭造山带沿勉略和商丹2条俯冲带完成拼贴焊合,从而形成新的统一的中国大陆,并且转入板内构造作用时期。陆壳大规模拆离、俯冲、缩短和增厚,挤压变形-隆升崛起达到高潮,特别在小秦岭地区发育大面积花岗岩及碱性岩脉;而中-西秦岭,由于扬子板块沿勉略带的陆内俯冲,在南秦岭上古生代沉积岩区侵入大量俯冲-碰撞型花岗岩。至白垩纪,岩石圈地幔遭受软流圈上升形成蘑菇云构造,岩石圈活化,严重影响构造演化过程,红色盆地内磨拉石建造出现,标志着区域热异常消失,碰撞造山过程结束。在碰撞造山后的陆内演化阶段,伸展体制导致在小秦岭地区形成变质核杂岩。读书报告李前(20111003335)区域地层:小秦岭地区地层出露较为简单,主要为太古代一古元古代的一套中深变质的花岗一绿岩岩系,总厚度大于3000米,统称太华群。可划分为上下两套岩石单位:下部岩石以变质基性表壳岩和变质花岗岩为主,称为下基底;上部岩石为一套副变质岩,称为上基底。太华群绿岩(变质表壳岩系)和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系)两类岩石单元由原岩经历了角闪岩相一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以及局部混合岩化作用而形成。其中绿岩自下而上为基性喷发表壳岩、观音堂组变粒岩、浅粒岩和焕池峪组大理岩组成,原岩为一套中一基性火山一沉积建造,下部为双峰式基性火山熔岩、中部为滨海一浅海相碎屑一含炭泥质的碎屑沉积岩,夹有基性火山喷发岩、上部为浅海相碳酸盐岩;而花岗质片麻岩系由杨碧峪组灰色片麻岩和四范沟组花岗片麻岩组成,原岩为一套与火山熔岩(绿岩原岩)时代相近的英云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一奥长花岗岩岩系。1、下基底岩石单位基性喷发表壳岩(Ar3B):零星分布于西木峪、南闯、王家峪与小寺沟等地,大多以包体形式分布于变质花岗岩中。岩性以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为主,是早期基性火山喷发岩经变质作用形成。杨碧峪灰色片麻岩(Ar3yn):主要分布于枪马峪一杨碧峪一樊家岔一带及观音峪、温河峪等地。以杨碧峪一带最为典型,故因此命名。主要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片麻状斜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黑云更长片麻岩。呈灰色一深灰色,具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条带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普遍含斜长角闪岩包体。本类岩石Na20K20,属钠质岩系,与典型TTG型花岗质岩石基本一致,是斜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TTG岩系)的变质产物。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Ar3sf):主要分布于四范沟、大湖、荆山峪等地,在四范沟一带发育较好,原岩特征保存较清晰。主要岩性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片麻状黑云花岗闪长岩及片麻状似斑状二长岩。具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其原岩为一套以二长花岗岩为代表的岩石组合,岩石中含斜长角闪岩及灰色片麻岩包体。2、上基底岩石单位读书报告李前(20111003335)根据岩性组合、原岩建造、沉积特征等将上基底自下而上划分为观音堂组和焕池峪组。观音堂组(Ar3g):主要分布于主山脊南北两侧,呈东西向展布,构成七树坪向斜及庙沟向斜核部,在北部枣乡峪口一山神庙一带呈大面积出露。厚度大于1857米。岩性主要为石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墨石榴黑云长石片麻岩、硅线黑云(二云)长石片麻岩、硅线石榴片麻岩及变粒岩、浅粒岩等,其次为斜长角闪岩。原岩为一套滨海一浅海相碎屑一含炭泥质的沉积建造,夹有基性火山喷发岩。焕池峪岩组(Ar3h):分布于矿带北部五里村一焕池峪一太阳沟岭一带。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大理透辉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夹蛇纹石岩及阳起石岩,厚度大于795米。大理岩多具蜓石化、岩化、绿帘石化等。研究区内该组未见顶,主要分布区段受断裂控制,与观音堂组主要呈断层接触。据原岩恢复,焕池峪组为一套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属浅海相碳酸盐沉积。此外,在区域上,南部出露有元古界熊耳群浅变质的中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系以及中-新元古界官道口群碎屑岩一海滨相碳酸盐岩建造,东部和北部有上白坚系一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分布,北部则主要为新生界的第四系。其中太华群为赋矿岩层,区内的金矿床都产于其中。中元古界熊耳群(Pt2x1):熊耳群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小秦岭金矿田的东南部长桥一带,由多斑安山岩和含斑辉石安山岩组成,厚度大于1000米,呈角度不整合超覆于太华群之上。中元古界官道口群(Pt2g)分布于西南角,主要由石英岩、大理岩及硅质条带大理岩组成,厚度大于500米。在区域上与熊耳群为整合接触,在西南角呈角度不整合超履于太华群之上。白垩系南朝组(K2n):上部灰红色砾岩,褐红色泥质砂岩,浅灰白色微晶白云岩。中部紫红色粘土岩与厚层状浅灰白色微晶白云岩,下部紫红色粘土岩,浅灰色含粉砂微细晶灰岩及少量浅灰色砂砾岩。老第三系项城组(E1-2X):灰黄灰白色含泥质粉砂质隐晶灰岩、泥灰岩、紫色粘土岩、砂岩、砂砾岩及炭质泥岩,泥灰岩。以发育含煤岩系(煤层、煤线及炭质层)为特征。新第三系(N):主要为钙质泥岩、砂岩、泥灰岩夹砾岩透镜体,厚度大于30米。第四系(Q):主要为粘土和亚粘土,内沟谷中分布有松散堆积物,总体厚度大于5米。区域岩浆岩:小秦岭地区火山一岩浆活动频繁,具多类型、多成因、多期活动特点,从太古代至中生代皆有表现,岩浆岩分布广泛。面积较大的有元古代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以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基性岩脉发育。1、阜平期读书报告李前(20111003335)阜平期岩浆活动表现为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喷发及TTG岩系和花岗岩侵入;早期形成拉斑玄武岩,已变质为斜长角闪岩。后有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即TTG岩系)及花岗岩侵入,已变质为变花岗质片麻岩类,构成杨碧峪及四范沟岩石组合的主体。2、五台期主要形成桂家峪角闪二长花岗岩(Pt1Gηγ)和广泛分布的混合花岗伟晶岩(γρ21)。桂家峪岩体位于王家哨至香炉沟一带,沿小河断裂侵入于观音堂组、四范沟组和杨碧峪组中呈岩株状产出,接触面外倾,倾角50-700。根据岩体边部粒度细、包体含量少,中部粒度粗、暗色包体多,将该岩体划分为两个相带。边缘相以中一细粒的黑云花岗岩和黑云角闪花岗岩为主,宽约200-300m,具块状和片麻状构造,含少量包体;中心相以中粒、中一粗粒黑云角闪花岗岩为主,具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暗色包体含量较多。混合花岗伟晶岩广泛分布,岩石呈灰白一浅肉红色,伟晶结构、交代净边及交代残留结构,块状构造。形态复杂,多呈似脉状、树枝状、团块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不具分带性。长轴方向多与NWW和NE向断裂相一致,明显受两组断裂的控制,局部受南北向控制。多数为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少数为含磁铁矿或褐帘石伟晶岩.3、晋宁期主要为中元古代小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Pt2Xηγ)和石母峪角闪二长花岗岩。小河花岗岩体分布于小河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南侧,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区内出露长度约25km,宽约3-6km。东、西部与太华群呈侵入接触,西南部与官道口群高山河组石英砂岩呈沉积接触。可划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边缘相主要为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分布面积较小,具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含较多捕虏体;中心相以中一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分布面积广,为小河岩体主体,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4、加里东一印支期加里东期表现为辉长辉绿岩脉(βμ3):印支期表现为黑云二长花岗岩(ηγ3)侵入。辉长辉绿岩脉(βμ3)分布广泛,产出规模较花岗岩小,多呈岩墙状、脉状产出,侵位于太华群中,长数百米至数千米,其延伸方向多数为EW向或NNE向。黑云二长花岗岩(ηγ3):在东闯矿区中部出露较大,走向240-2700,倾向南南东,倾角40-600。出露长度大于3000米,宽10-150米,被辉绿岩脉切穿,同位素年龄197百万年,属印支期的产物。岩石呈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本文标题:小秦岭金成矿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