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理科必修1第八单元讲义编写:周德华校对:张莉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了解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1.背景:二战后,和日本衰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实力不断增强。2.内容:战争后期,盟国达成若干协议,形成以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3.影响:奠定了战后世界的框架。了解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1.背景:美苏两国在和的矛盾日益加剧。2.开始:1947年,美国总统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的开始。3.表现(1)欧洲领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扶持控制西欧,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军事“”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立“”,对抗“北约”分裂德国1949年,在德国西部成立1949年,在德国东部成立(2)亚洲①朝鲜战争a.美苏朝鲜使朝鲜分裂,分别建立了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b.1950年,爆发,中国进行。(3)美洲:古巴导弹危机(考纲新增考点)①1962年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武装封锁古巴。②经过对峙和谈判,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造成国际局势紧张2.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未发生大的直接,避免了新的的爆发。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4.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理科必修1第八单元讲义编写:周德华校对:张莉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1)背景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的优势地位。②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的道路。(2)进程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发展工业。(法、德政治宿敌开始和解。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②1957年六国签订《罗马条约》,1958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④1973年——1986年欧洲共同体三次扩大,英、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⑤1993年欧洲共同体的12国发展为欧洲联盟。标志着欧共体从向过渡。⑥1999年欧元在11国启动,标志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3)作用a.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b.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c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促进了世界政治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①原因a.日本政府进行,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b.美国的帮助和扶持,使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c.日本制定出,加强,重视教育。d.日本提出“”“出口第一”的口号。②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随着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的目标。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二战后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的控制,主张,相互支持。(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举行。(3)政策和目标①奉行非集体和政策,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理科必修1第八单元讲义编写:周德华校对:张莉3②把反对美苏作为重要任务,建立作为行动纲领。(4)影响①加速了帝国主义的崩溃。②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冲击着。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的影响。②实质:发生了根本变化。③表现:1989年,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1990年,并入联邦德国。2.苏联解体①原因: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放弃党的领导,实行;1991年底,成立,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①美国:成为唯一的,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②欧洲:1993年成立,国际地位提高。③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席位。④俄罗斯:取代了在联合国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⑤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结果:世界格局呈现“”的局面,趋势进一步发展。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①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⑤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表明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⑥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理科必修1第八单元讲义编写:周德华校对:张莉4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选择题1.(2010·山东日照高考一模)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原国籍是()A.法国B.苏联C.南斯拉夫D.民主德国2.(2010·山东日照高考一模)下列四副图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A.即相互妥协又激烈争夺B.政治上妥协军事上对抗C.两国关系逐渐走向缓和D.美国一直处于主动地位3.(2010·广东江门第一次高考模拟)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美苏争霸正式开始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4.(2010·山东济宁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历史)右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B.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根源C.美苏两国军备竞赛的本质D.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野心5.(2010·山东临沂高一模块考试)二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B.北约成立C.马歇尔计划实施D.华约成立6.(2010·山东枣庄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理科必修1第八单元讲义编写:周德华校对:张莉57.(2010·广东韶关高三第一次调研)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B.东德修柏林墙是防止民众逃往西德C.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D.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8.(2010·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A.罗斯福新政B.新经济政策C.“冷战”政策D.“孤立主义”9.(2010·广东深圳高三五校)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10.(2010·浙江金华十校)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A.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B.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C.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D.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选择题1.(2010·清远高三调研)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不结盟运动微章俄罗斯国旗A.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理科必修1第八单元讲义编写:周德华校对:张莉62.(2010·绵阳高三三模)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3.(2010·蚌埠高三二检)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C.当今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4.(2010·北京宣武高三一检)196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替代“冷战”和可能发生全面核灾难的唯一的办法。”这次国际会议是()A.联合国成立大会B.日内瓦国际会议C.亚非万隆会议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5.(2010·江苏南扬泰三市高三二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6.(2010·福建莆田高中毕业班质检)张旭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亚非拉国家的联盟B.第三世界的崛起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两极格局的瓦解7.(2010·广东梅州高三一模)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8.(2010·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中写道:“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下列对此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理科必修1第八单元讲义编写:周德华校对:张莉7A.不结盟运动主张以和平共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B.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C.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D.不结盟运动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9.(2010·山东潍坊2010届高三一模)尼克松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谈判时代”提出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与西欧的发展B.第三世界逐渐崛起C.社会主义力量壮大D.国际恐怖主义猖獗二、材料解析题10.(2010·山东德州一中期末模块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材料四美国与苏
本文标题: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