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必修三专题五综合测试
高二历史(文)第页共8页12011-2012学年(上)高二历史阶段检测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剧的涌现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中共中央提出了A.“双百方针B.社会主义教育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4.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5.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右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应该发行于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以来。6.“文革”结束后,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时,明确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中,最基本的是A.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B.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C.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D.文艺、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7.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学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银河—Ⅰ”型计算机诞生③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④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8.爷爷讲,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那段日子”的文化生活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B.传统戏剧群众基础比较广泛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D.文艺界“双百”方针难以推行9.20世纪50、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高二历史(文)第页共8页2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A.带动其它部门发展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10.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姓名:张卫红推荐评语性别:男出生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年龄:35岁家庭出生:贫农文化程度:小学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实施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文革后恢复高考1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此后2000多年却是“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12.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进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B.“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奄体制的影响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1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发展遭遇了重大挫折或损失,主要表现是①大跃进②“教育革命”③“百家争鸣”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14.2007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C.使社会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15.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高二历史(文)第页共8页316.1998年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提出“三个面向”④提出“教育大革命”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7.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D.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1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D.教育的发展需要有超前性20.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残破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生在校人数,井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等。这张宣传册最早应印制于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1.2001年,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体现了教育具有A.先导性、全局性作用B.历史性作用C.统筹性作用D.阶段性作用22.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个案例,因父亲认为小娟是个女孩,所以在小娟12岁时就不让其上学,结果小娟就把父亲告上法庭。案子最后小娟获胜。小娟的父亲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哪部法律?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23.“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24.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这次探月工程是我国建国初“两弹一星”战略发展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两弹一星”中什么的发展对探月工程来说极为重要①原子弹②导弹③氢弹④人造卫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5.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A.提高蔬菜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C.提高粮食产量D.促进农村经济高二历史(文)第页共8页426.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C.集中力量重点攻关D.近现代以来,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27.阅读右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A.“东方红Ⅰ号”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8.有关下列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图1浑天仪图2原子弹爆炸图3“东方红”1号图4杨利伟在太空A.图1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B.图2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贡献C.图3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D.图4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9.“文革”期间,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③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④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⑤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A.①③②④⑤B.②③④C.③②④D.①③②④30.“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华罗庚C.李四光D.袁隆平31.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32.能反映中国已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事物或现象的是A.两弹一星、“三下乡”活动、义务教育、股票B.上山下乡、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互联网C.科教兴国、城镇化、载人航天、流行服饰D.股份制企业、样板戏、装修热、“教育大革命”高二历史(文)第页共8页5二、非选择题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4:15革命文艺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6:20革命文艺6:30新闻和报纸摘要8:00体育节目8:15革命文艺8:30新闻和报纸摘要11:00国际时事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12:00对工人广播12:30新闻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16;00红小兵节目16:20红卫兵节目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周六、日0:30午夜剧1:30怀旧影院场2:30夜读心灵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7:20早知天下8:00体育直播间8:20做客中央台8:40财经在线11:10法治中国12:35体彩时间12:40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19:20城乡纪实20:30天天福彩20:35小喇叭22:30神州夜航(含整点新闻)0:10生活资讯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8:35流行经典9:30娱乐周报12:00天天体彩20:30天天福彩20:35体育沙龙(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4分)(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
本文标题:必修三专题五综合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