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1临清三中高二年级历史导学案编号:03编者:尹桂芳审定:陈兰英时间:2015、9课题第三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学习重难点重点: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难点: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一、课前预习案(一)复习展示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内容和影响2、汉武帝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二)预习展示1.归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教合一表现?2.什么是理学?代表人物有谁?3.分别归纳二程和朱熹的主张、宋明理学的影响有哪些?4.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主张有哪些?二、课堂探究案合作学习1、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2、宋明理学的一个趋势、一个核心、两种途径、两个世界观、三个阶段。2精讲点拨魏晋至宋儒学的发展状况1.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家精华,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二.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修养论(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通过外物求”理”)“心即理”,“致良知”(通过内心的反省)共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内容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③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影响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②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2)消极:“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摧残、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三、训练巩固案1.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2.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3.“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下列思想主张与上述言论出自同一思想家的是()3A.“天人感应”B.“格物致知”C.“经世致用”D.“知行合一”4.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5.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6.“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挂在某思想家纪念堂大殿内的这幅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该纪念堂的主人应是()A.朱熹B.程颐C.李贽D.陆九渊1、情境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1)材料中体现的哲学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范畴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材料看,“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什么?体现在社会上又是什么?(3)朱熹是如何看待“天理”和“人欲”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情境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答顾东桥书》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什么?“阳明心学”具有怎样的特点?情境材料三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材料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4四、课堂小结五、课后巩固1、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①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都带有民主色彩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④都冲击了当时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2.(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3.(2013·福建文综·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4.(2013·广东文综·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5.(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6.(2011·烟台)小明在读一本书时,看到有这样一句话“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说这句话的人是()A.程颢B.C.陆九渊D.7.(2011·威海)《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A.法家思想B.C.程朱理学D.5第三课答案训练巩固:CDDBBA答案(1)哲学观:“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是天下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2)人性。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3)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纲常伦纪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专制统治。(4)程朱理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从而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答案(1)核心:“致良知”。(2)特点:将一切事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内在的主体性取代外在的客体性。情境材料三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材料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镇压农民起义容易,去掉人心中的私欲很难。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课后巩固C2C3D4.D5.D6.D7.C6
本文标题: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