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考纲点击高考考点本课重点课标要求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意义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二.自主复习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的力量;(2)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之中。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作用: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地位:是中华民族。判断:(1)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2)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传统文化中,一成不变。()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内容连线:团结统一礼之用,和为贵爱好和平勇于义而果于德勤劳勇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强不息四海之内皆兄弟(2)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①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贯穿民族精神各个方面。②作用: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的一面旗帜,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③具体性: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新时期主题:发展,拥护。判断:(1)爱国主义强调爱国,因此爱国主义内涵亘古不变。()(2)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4.民族精神的时代性:长期积淀,随变化不断丰富。5.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1)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有深厚的性、鲜明的性和先进性。(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弘扬并增添新的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连线: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6.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1)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地位:文化建设极重要的任务。(2)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①提高全民族的必然要求;②不断增强我国的要求;③坚持的需要。思考: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认识二者的关系?提示: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建设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判断(1)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2)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综合国力的基础。()7.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1)必要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2)实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3)对青年的要求: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基础巩固】(1)选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做到()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借鉴和全面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2)判断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源。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精神基石。()(3)思考:如何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探究思考】材料一中共四川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指出:在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胜利的历程中,凝炼形成和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2精神,有效凝聚了推进“两个加快”的强大精神力量,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形成了浓郁的“感恩奋进”文化。四川省“5·12”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来,灾区群众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物质家园建设和精神家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负重前行、坚韧奋斗,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和加快发展的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凝炼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思考1: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奇迹怎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二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思考2: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说明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材料三2011年11月10日,《奢香夫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奢香是彝族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她于乱世之中度势审时,忍辱负重,以大智慧、大见识、大魄力,着力加强与中华内地的文化商贸往来,带领彝族人民走上团结和谐之路,做到了“天下彝人是一家”,积极稳定西南局势,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贡献。思考3:奢香夫人体现的精神给我们今天什么启示?我们今天要弘扬爱国主义,有何要求?【真题体验】1.(2011·福建文综)“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人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解析】选A。从材料中“实现精神的升华”等字眼我们可以判断,这种精神就是新时代的民族精神,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干主旨,故入选。B项错在“人人践行”,与事实不符;C项说法错误,中华美德不能指引方向,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D项正误混杂,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正确的,但凝聚力量说法错误,应为中华民族精神。2.(2010·江苏单科)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答】选B。①指出了爱国主义的重要地位,②指出了爱国主义的作用,均与题意相符。诚实守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②④观点错误,可排除。3.(2010·山东文综)材料三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4.(2010·山东文综)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3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回顾】(2011·江苏单科)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答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巩固练习】1.以“三钱”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用他们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体现了()①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增进同胞感情、扩大共同利益的最好方式。”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因为()A.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的精神纽带B.中华民族精神是联系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纽带C.两岸在经济上存在互补、相互依赖的基础D.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3.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中国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太空之吻”可以说是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的“飞天”梦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含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为把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其学校结合传统假日、纪念日,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以此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抵制西方文化的迫切需要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A.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6.材料一2011年10月12日,云南省委在施甸县大亮山善洲林场隆重举行杨善洲墓园塑像揭幕仪式,纪念杨善洲同志逝世一周年,追思和缅怀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登高望远、坚韧不拔、充满活力、容纳万物的高原情怀,充分彰显了坚定执着、傲然耸立、生生不息、勇于担当的大山精神。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祖国大江南北广为传颂,教育和激励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前进,必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材料二杨善洲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万万不能缺少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是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沈浩用生命铸就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亿万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阔步前进!(1)杨善洲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哪些内涵?(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的看法。4【探究】1.(1)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奇迹是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团结统一的内涵要求。(2)这一奇迹的取得是全国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的奇迹、“感恩奋进”文化都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核心。2.提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本文标题:必修三第七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