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思想道德修养03706个章复习资料
17页笔记依据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刘瑞复、李毅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绪论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第二节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节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第一节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节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第三节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第二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第三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四节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第二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第四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第一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二节遵守社会公德第三节遵守职业道德第四节遵守家庭美德第五节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第一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和国家安全意识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法学基本知识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第三节法律运行第八章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第三节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结束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考技巧对该科考试的预测与分析:每章每节都会有考题。对于前五章思想道德修养:估计占55分左右。第一章、第二章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15分左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考试的重点,所有的四种题型都会涉及。40分左右。对于后三章的法律基础知识:占45分到左右。重点在第六章、第七章,这两章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这些知识在考试中的四种题型都会有。35分左右。第八章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来进行复习。10分左右。单项选择题绪论1.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C】A.全部内容B.所有要求C.本质体现D.存在基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A】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道德原则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当今时代,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这是当代大学生的【D】A.学习任务B.生活目标C.职业理想D.历史使命4.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四有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及【A】A.有纪律B.有思想C.有特长D.有知识5.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的是【A】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爱国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荣辱观6.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的是【A】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体系C.社会主义核心经济体系D.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体系7.以下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正确的是【A】A.法律制约、规范人生B.法律限制、剥夺人的行动自由C.法律的制定只是为了强制坏人D.法律规范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8.以下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正确的是【C】A.道德规范靠国家机关的强制力保证实施B.道德规范规范人们必须如何行为C.遵守道德规范,对预防违法犯罪有着积极作用D.一夫一妻制只是一种道德规范9.以下对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A.遵守道德规范,对预防违法犯罪有着积极作用B.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得以运行的基础C.遵守道德也就等于遵守法律D.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只要遵守法律规范就可以了1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的统一。【A】A.阶级性和人民性B.强制性和惩罚性C.教育性和阶级性D.教育性和强制性第一章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C】A.幻想B.空想C.理想D.信念2.空想是【B】A.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想像B.违背客观规律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像C.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D.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3.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B】A.理想B.信念C.信仰D.空想11.们心灵世界的核心是【A】A.理想信念B.宗教信仰C.科学思想D.美好爱情12.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C】A.信仰B.理念C.理想D.信念13.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B】A.本质体现B.集中体现C.统一体现D.必然体现14.区别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的是【C】A.有无崇高的道德修养B.有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C.有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D.有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16.理想与空想的不同之处在于【A】A.理想经过长期努力可以实现,而空想不能B.空想即使具有超前性,也是实现不了的C.只要信念坚定,空想照样可以实现D.理想如果实现不了,那就是空想17.信念是人的的统一体或“合金”。【B】A.认识、信仰、意志B.认识、情感、意志C.认识、情感、信仰D.信仰、理念、态度18.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A.信念是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B.信念是深藏于人内心的东西,形成之后便始终不渝C.信念是在一个人感情上得到强烈支持下形成的,与理智无关D.信念如果改变,理想便难以实现,但与人格可靠与否无关19.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C】A.信念和思想B.意志和情感C.信念和理想D.信念和精神20.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之具有【D】A.阶级性B.实践性C.共同性D.多样性21.一个人所拥有的许多理想信念在大小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其中【A】A.高层次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理想信念B.各种层次的理想信念不能形成有序的系统C.低层次的理想信念决定着高层次的理想信念D.各种层次的理想信念不能各安其位22.在建构生活理想、确立生活信念方面,需要做到的是【D】A.要把具体生活的理想信念与远大事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B.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与道德修养素质结合起来C.要把个人的理念信念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D.要把富裕的物质生活与高尚的精神生活结合起来23.以下对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理解正确的是【A】A.生活理想不仅是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B.生活理想就是梦想着吃饱穿暖C.生活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就消失了,因为那时物质产品极大丰富D.只要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理想就实现了24.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D】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25.下列选项中,除了理想的一般属性外,社会理想还具有的属性是【D】A.预见性B.完美性C.超前性D.阶级性26.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目标是【C】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27.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D】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28.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B】A.努力学习B.理想信念C.敢问敢干D.社会关系29.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最根本最持久的力量是【C】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理想信念D.人生观30.在现实世界中,在社会中寻找价值是【A】A.现实性的理想信念B.科学性的理想信念C.崇高性的理想信念D.健全性的理想信念31.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崇高性的是【D】A.对金钱的崇拜B.对权力的崇拜C.追求个人的解脱D.追求所有人的解放32.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是【B】A.信仰B.科学C.坚定D.革命33.现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邪教现象能说明的是【D】A.有的信仰容易导致信仰者心理异常B.有的信仰会成为某种怪异的东西C.有的信仰会因把持不住而走火入魔D.信仰自身的状态是不容易把握的34.以下不属于夏朝创造的中华文明的是【A】A.统一的文字B.夏历C.夏礼D.禹刑3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我国萌芽是在【C】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6.结束了中国古代史的是【A】A.1840年的鸦片战争B.1919年的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7.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的核心是【B】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共产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38.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会转变为【B】A.资本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帝国主义D.垄断主义39.在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A.劳动只是谋生的手段B.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C.劳动分工不会变化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没有任何差别40.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消费资料实行【D】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B.“各尽所能,按生产资料分配”C.“各尽所能,按生活资料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1.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纲领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联系是【A】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B.初级性理想与高级性理想的关系C.具体性理想与抽象性理想的关系D.实践性理想与理论性理想的关系43.时期是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突出的时期。【B】A.少年B.青年C.青少年D.中青年44.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A.只要有行动理想就会实现B.只有通过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理想才能转化为现实C.只要有了理想和信念,人们肯定会为之而采取行动D.树立理想要先从行动开始45.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D】A.坚持不懈的过程B.水到渠成的过程C.勤奋努力的过程D.艰苦奋斗的过程46.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体现在【D】A.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47.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C】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B.把现实等同于理想C.以理想否定现实D.以现实否定理想第二章48.“中华民族之魂”指的是【C】A.共产主义B.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49.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B】A.重要内容B.集中表现C.根本要求D.最低要求50.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A】A.政治要求B.思想要求C.道德要求D.精神要求51.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宗旨是【D】A.维护祖国统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为人民服务52.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C】A.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B.献身于树立崇高的理想道德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C.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和社国统一的事业D.献身于祖国最需要的事业上5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A.早在公元前2500多年,中国人就开始仰观天文、俯瞰地理的活动B.戚继光抗击倭寇,增长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众多志士仁人的社会理想D.自秦以来,中国总的趋势是统一、团结54.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国际主义D.科学主义5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A.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建设和发展公有制经济C.建设和发展民主法治D.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56.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对的热爱上。【B】A.祖国人民B.社会主义中国C.中国共产党D.五十六个民族57.坚持爱国主义与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A】A.爱社会主义B.爱人民群众C.爱中国共产党D.爱本职工作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关键在于【A】A.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
本文标题:思想道德修养03706个章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6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