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山东建筑大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2015
1二、地下空间的分类(1)地下空间按其功能可分为:①居住空间②商业服务空间③文娱体育空间④交通空间⑤公用设施空间:⑥工业空间:⑦贮存空间:⑧防灾减灾空间⑨高层建筑的设备用空间(2)地下空间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①自然地下空间②人工地下空间资源(3)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分类,可分为浅层空间、中层空间和深层空间三类。①浅层空间:由地表至-30m深度开发的空间,主要用于商业、文娱等;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主要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及水、电、气等公用设施;③深层空间:指-100m以下的地下空间,可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库等。三、地下空间的特点(1)为城市规模扩展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2)良好的密闭性、稳定的温度环境,适宜掩蔽及对环境湿度有较高要求的工程;(3)节约城市用地,保护农田及环境,节约资源;改善城市交通,减轻城市污染等;(4)地下空间建筑有较强的防灾减灾优越性,有效地防御各种武器的杀伤;(5)地下空间建筑施工难度大、复杂,一次性投资成本高,但使用寿命长;(6)地下空间自然光线不足,室外环境隔绝,人们适应性较差;防水防潮要求较高;封闭特性对设备要求较高等;受地质条件影响大。四、城市地下空间的分类按岩土介质状况分类:岩石中地下建筑、土层中地下建筑;根据建造方式分类:单建式地下建筑、附建式地下建筑。五、地下空间资源容量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容量:式中:A——地面面积,m2;H—地下空间开发深度,m。六、城市容量和城市效率城市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容量、交通容量、土地容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城市效率是指城市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平,也是衡量城市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一种指标体系。城市效率包括四方面:经济效益、空间容纳效率、城市运行效率和城市管理效率。七、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①结合地铁修建商业、娱乐、地铁换乘等多功能地下综合体;②结合地下过街通道——商场型;③结合站前广场下地下商场—车库型;④结合城市中心区下综合型商业设施;⑤历史名城的地面保护;⑥高层建筑的地下室;⑦人防工程的改建。八、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阶段、年限?总任务: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40HAV2两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详细规划阶段,五个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年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为3-5年)。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1)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包括:以对城市重要规划建设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点,规定规划区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确定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分层等关系;对地块之间的地下空间连接做出指导性控制。九、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土地使用的配置;(2)城市空间的组合;(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十一、地下空间灾害的类型(1)自然灾害:(2)人为灾害:(3)战争灾害(4)次生灾害第2章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基础理论(5分)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1、气象资料;2、城市环境资料;3、城市勘察资料(地质资料);4、城市测量资料(地形);5、城市土地利用资料;6、城市交通资料;7、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利用资料;8、城市人防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9、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哪些?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情况,勘察地质状况和分析发展条件;2、研究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进行空间布局,综合确定平面和竖向规划;4、提出各专业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和控制要求;5、安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6、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第3章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与形态(重点10分)一、城市总体布局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1)网格状:(2)环形放射状2、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1)组团状(2)带状(线状);(3)星状(指状)(4)环状(5)卫星状(6)多中心二、地下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功能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动力;结构是城市地下空间的主体;形态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的特征。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结构和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标志。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之间相互促进:①功能变化往往是结构变化的先导,城市地下空间常因功能上的变化而最终导致结构上的变化;②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又要求有新的功能与之相配合。三、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1、疏导与对应原则:2、集聚原则33、等高线原则4、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1、正面效应1)社会效益。2)经济效益。3)环境效益。4)防灾效益。2、负面效应(1)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地下水文条件的影响和对地表土质的影响。(2)对已有建筑和管线的影响。(3)对地下历史遗产与考古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五、地下内部空间地下空间内部空间可分为实体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类。实体空间特点:空间范围较明确,各空间之间有比较明确的界限,私密性较强。心理空间特征:空间范围不太明确,私密性较小,处于实体空间内,因此又叫“空间里的空间”。地下建筑心理空间作用:(1)为使用者提供相对独立的环境;(2)心理空间能改变人的观感,解除人们在地下空间内常有的压抑感心理障碍。构成地下建筑心理空间的方法:1.改变地面的标高;2.改变顶棚的高度;3.借助家具与设备分隔、围合;4.改变照明方法和灯具种类;5.借助绿化与水体;6.借用各种隔断。七、地下建筑室内设计特点与主要内容室内设计特点:处理好技术要求、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三者的关系。技术要求:保证正常使用环境满足地下建筑功能需要;生理环境:人生活、工作必需的条件,包括各种舒适条件、卫生指标;心理环境:影响情绪变化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室内设计主要内容:(1)空间处理:(2)室内陈设(3)室内装修(4)室内物理因素处理第5章城市下沉广场与地下街(5分)5.1城市下沉广场设计一、城市广场(citysquare)由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带围合而成的开场空间,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公共活动广场和交通集散广场两大类。二、地下空间与下沉式广场的结合形式1、入口2、中庭3、与高层建筑底部的结合三、下沉广场的类型按下沉深度分类1、半下沉型以人的视平线为参照物,即平视可以看到部分广场内的景物及人文活动的下沉广场称之为半下沉型广场。这类广场可视和可达性比较好,下沉坡度不大,尺度较小,适合于小型的下沉式广场,如街道广场和4小区内部广场。2、全下沉型以人的视平线为参照物�即平视不可以看到广场内的景物及人文活动的下沉广场称之为全下沉型广场。这类广场往往结合地下空间,尺度比较大,适合于大型的下沉式广场,如城市中心广场、站前广场。5.2城市地下街设计(5分)一、地下街定义、内容和作用城市地下街(地下综合体)是建设在城市地表以下,为人们提供交通、公共活动、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具备配套一体化综合设施的地下空间建筑。地下街的内容:①必须有步行道或车行道;②有多种供人们使用的设施;③具有改变交通流向的功能。地下街的作用:把地面街设在地下,解决繁华地带的交通拥挤和建筑空间不足的问题。随功能变化,地下街演变为城市地下综合体、地下城。二、地下街的分类地下街的分类:商业街、文化娱乐街、步行街、展览街、工厂街。地下街按规模分类(建筑面积、商店数量):小型、中型、大型。地下街按地面街道形式分:道路交叉口型、中心广场型、复合型。三、地下街主要组成(1)地下步行道系统,(2)地下营业系统(3)地下机动车运行、存放系统,常配置地下停车场、快速路,不宜设在同一层。(4)地下街的内部设备系统(5)辅助用房四、地下街规划设计1、地下街组合原则:(1)建筑功能紧凑、分区明确;(2)结构经济合理;(3)管线及层数空间组合2、地下街结构型式:①直墙拱顶②矩形框架③梁板式结构3、地下街平面组合方式:(1)步道式组合;(2)厅式组合;(3)混合式组合。4、地下街竖向组合设计:(1)单一功能;(2)二种功能;(3)多种功能。5、地下街出入口:作用:交通、防火疏散,是地面景观的一部分,影响到地下的效果出入口处理方式:棚架式、平卧开敞式、附属建筑式地下街下沉式广场的功能及作用:是地下城市的门厅,是地面与地下空间的过渡,地下空间建筑的人流集散、休闲娱乐与观赏。第7章城市地下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7.1城市地下铁道(重点10分)一、地下铁道定义与优点1、定义地下铁道(metro)是指在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筑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快速列车运送大量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故称地下铁道,简称地铁。2、地铁的优点5①运量大;②对地面无太大影响(噪音小、无振动、不妨害城市景观);③全立交,不存在人车混流现象,没有复杂的交通组织问题;④容易保证运送的安全性、高速性和定时性,省时(地面的30%~50%);⑤节约地面空间;⑥极大地降低交通事故,大气环境得到改善等优越性;⑦对于人为的灾害(战争等)及自然灾害(地展、火灾等)具有一定的设防能力。二、地铁建设的必需性1.城市人口:建设地铁的必要前提条件: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地铁建设的宏观前提。2.交通流量分析城市交通干道是否存在单向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现状、近期预测)是判断是否需建地铁的“分水岭”。3.城市地面、上部空间开发动态交通的可能性我国许多城市可通过调整城市路网、用地结构,妥善解决城市交通矛盾,建设地铁缺乏必要性。地铁建设在能获得足够经济可行性外,均不应予以支持。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应达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三、地铁线路网的形式1.单线式2.单环式3.放射式4.蛛网式:5.棋盘式四、地铁车站位置选择原则能在一定范围内吸引足够的客流量进入地铁,保持合理站距提高运行速度,地铁换乘站方便地面公交车站换乘。人口密集市中心区站距较小,以使大量客流进入地铁。五、地铁线路设计的一般技术1、线路设计:在地铁路网规划中,对每一条线路进行的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工作,统称为线路设计,又称作选线。2、地铁线路按运营中的作用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正线:列车载客高速运行的线路;辅助线:为保证正线运营而配置的非载客状态下低速行驶的线路;车场线:列车非运营的场区作业线路。3、线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技术参数:①最小曲线半径:列车以“平衡速度”通过曲线时保证安全、稳定运行的圆曲线半径最低限值。②缓和曲线:地铁线路中直线与圆曲线相交处的曲线。目的是为满足曲率过渡、轨距加宽和超高过渡。缓和曲线的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到连接圆曲线半径(R)。我国铁路采用三次抛物线型的缓和曲线方程。缓和曲线长度:按超高顺坡率计算、按限制超高时变率保证乘客舒适度计算、从限制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时变率保证乘客舒适计算。4、
本文标题:山东建筑大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20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7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