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1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我们这里的教研活动较多,经常有机会出去听课。课听的多了,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发现城里孩子的发言积极性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孩子。现在,农村中学生年龄越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低。许多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似乎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课堂沉默的学生被“边缘化”。课堂上活跃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宠爱,对话交流的机会多,知识掌握得好,反过来促使这些学生更加喜爱发言,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而那些课堂沉默的学生,越是不发言,越是成绩落后;越是成绩落后,也就越是不发言,形成恶性循环;不久,发言乃至班级事务与他们似乎无关,他们已经成为班集体的“边缘人”。课堂沉默的学生成长受限。课堂沉默的学生因为不发言,不参与,久而久之,对学习环境产生漠视的态度,习惯一旦形成,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学生语言能力退化,语言习惯恶化,思维能力下降,朗读水平下滑,不擅交际,个性无法得到张扬,丧失勇敢表达自我的勇气;这些将严重限制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找到正确的补救或发展措施,让阳光普照所有的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我曾采取以下措施:(1)树立学生的发言意识。课堂上经常告诉他们要做学习的主人,大胆表现自己,积极举手发言才是优秀的学生。并且明确规定,在我的课上,积极发言的学生不管答对答错都可以自己坐下。为了更好地提醒激励,我还自编了一条口诀:“不要怕说错,就怕你不说”。对于发言积极地学生,总是及时表扬。(2)利用公开课的契机,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学校一旦有公开课,我总是要任课教师在我班上,每次上完,我都会及时表扬那些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既强化了那些学生发言的行为,又激发其他学生发言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写写关于课堂发言的小作文,让他们谈谈对发言的认识并进行正确引导,强化学生的发言习惯。(3)利用家访机会,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要求班主任每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普遍家访。利用这个机会,对于那些发言不够积极地学生,在家访时跟他们的父母一起,做好学生积极发言的工作。并且要他们的父母平时多鼓励孩子,要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表现、增强自信。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发言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相对城里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通过两个多月的“国培”学习,通过教授的指导,通过同行们切磋,这个困扰我的问题慢慢地解开了。在关注学生的思想的同时,更重的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上课也就积极发言了。提高农村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就必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就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学中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2一、创设新的教学情景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就拿语文来说吧。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纯语言文字方面的内容,有研究地理的文章,有探讨天文的课文,有介绍人物的传记,有数理化计算机方面的科普知识,有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的内容,有故事、小说、散文、戏曲、电影等表现形式。其中,相当一些内容学生无法用直观去感受。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讲解教材,难免落入机械重复的俗套,学生会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然而,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置身于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景之中,就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请五个同学分别扮演两个骗子、老大臣、官员和皇帝,让他们走进19世纪的丹麦宫廷,再现课本内容,亲自体会课文里人物的心理。把老大臣、官员和皇帝自欺欺人的丑陋嘴脸就“暴露”在课堂上了。中学语文教学,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组织学生讨论,很少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用课本剧教学《皇帝的新衣》,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的高低,与教学的刺激强度有关,强刺激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弱刺激的控制效应比较差,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东西,能够给学生以强刺激,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表演《皇帝的新衣》,能够给学生比较强的刺激,有助于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二、师生变换身份让学生变听课为讲课,转换角色,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对课文内容简单介绍、作补充说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动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秋天》这课时,我只讲析了第一节,后两节请两个学生当“小老师”完成。虽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讲解出现了个别知识性错误,但是教师的纠正给他们,乃至全班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学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在台上说,学生在讲台下听,或者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让学生当“小老师”讲,别出心裁,会使学生为之一振。学生羡慕老师,尊重老师,渴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老师。让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他们为自己能够和老师一样进行教学,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强化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没有当上“小老师”的学生,羡慕那些小老师,会产生一种争取当小老师的欲望,这种欲望,刺激他们关注课堂,从而提高他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三、引进竞赛机制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生理、年龄等特点决定了他们争强好胜、不甘人后、喜欢参加竞赛活动的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常常能够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到极致。3教《古代诗歌五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在布置预习时,我让学生去搜集古诗词中有“风”“花”“雪”“月”等字的诗句。在课堂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三组,各派成员轮流说出这些诗句、作者、出处和诗句的意思,最后评出优胜组,对优胜者给予掌声鼓励。学生为了获得优胜奖,把小学学过的诗都回忆了一遍,甚至未学过的也能搜集到一些,比预期效果还要好。这样做,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无须赞扬,只要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就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快乐。四、要重视做人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是教提高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手段。在生活中,知识的运用,他们会感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作用,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着提高。新的语文教材,编写得较好,体现了这一要求。每一篇课文,学生都能从中学到做人的准则,而这些准则,都是他们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归纳出来的。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他们做人要勇敢、坚强;《羚羊木雕》蕴含着友情珍贵的哲理;《散步》告诉他们爱幼、尊老是一种美德;《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让他们不要贪慕虚荣等。更可贵的是,许多学生还能联系到自己平时的缺点,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如《皇帝的新装》含有“玩物丧志”的道理,有一个学生立刻想到了自己沉迷于游戏的危害,并告诫其他同学不要像那皇帝被衣服弄昏了头一样,到头来自己被游戏机玩弄。在大胆地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很重要。首先作为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写到“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教师,要把学生的一切放在首位,不仅仅是成绩,也包括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发展。并从工作中获得生活的乐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回馈于学生。其次在教育教学手段方面,教师要努力地提高自我,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我们都知道常用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可以有以下几种:第一、直观教学,形象教学。教师要尽量运用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直观感染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求知欲。第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习惯,养成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第三、让学生所学知识充分的联系实际,打破他们“读书无用”的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知识的可用性。第四、尽可能多的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活动,在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习积极性。4并且在课外活动中很容易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朋友”关系,课外活动的环境和氛围更容易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五、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习环境,可以从点带面,注重榜样的感染力量。再次更细致、更密切地关注“留守学生”。第一、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生活情况,从根本上关心他们。第二、经常和学生谈心,关注他们内心的发展变化,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包容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感到父母般的温暖。你的一点爱心,一次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都有可能在他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和产生学习的希望。总之,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又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言行。翁庆军2013年1月
本文标题: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1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