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 妇产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1-绪论: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妇女一生七个阶段:体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过程。⑴.胎儿期(fetalperiod):从卵子受精至出生共266日。胚胎六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8至10周性腺组织出现卵巢结构。⑵.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出生后4周内,由于脱离母体后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有生理性阴道出血)⑶.儿童期(childhood):新生儿期以后至12岁左右,此期生殖器为幼稚型,后期子宫、输卵管、卵巢逐渐由腹腔降至盆腔。⑷.青春期(adolescenceorpuberty):WHO规定10-19岁,以初次月经来潮为标志、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性征发育、第二性出现、生长加速(growthspurt)、月经来潮(menarche)。⑸.性成熟期(sexualmaturity):卵巢功能成熟并有周期性激素分泌及排卵的时期称性成熟期,卵巢生殖机能与内分泌机能最旺盛的时期,从18岁开始,历时30年。此期妇女生育功能最旺盛。⑹.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transitionperiod):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始于40岁以后,历经1-2年到10年不等,特点: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目减少,发育不全。最突出的表现为月经量减少.可有绝经综合征: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等血管舒缩障碍和精神神经症状。⑺.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period):绝经后的生命时期,60岁后称老年期(senility)2、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月经(menstruation)的定义: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月经初潮(menarche):第一次月经来潮,1314岁左右(1116岁)。-2-月经周期:两次月经来潮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因人而异月经期:月经持续的天数,一般为27日,多数为35日。月经量:平均3050ml,超过80ml为病理状态。经量一般在经期第23天最多。月经血的特征:暗红色,不凝固。主要成分: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期的症状:一般无特殊症状。可有轻度不适,一般不影响工作。痛经3、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⑴.卵巢的功能:1.排卵—生殖功能2.分泌性激素——内分泌功能.卵巢合成及分泌的性激素均为甾体激素,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⑵.卵巢周期(ovariancycle):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包括以下3期。a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始基卵泡(primordialfollicle)构成:初级卵母细泡+梭形或扁平细胞窦前卵泡(preantralfollicle)构成:发育中的卵细胞、颗粒细胞、卵泡外膜(生长卵泡)是初级卵泡发育完全的阶段。出现三种特异性受体:FSH、E、A窦状卵泡(antalfollicle):形态变化。形成卵泡腔和卵泡液;产生LH受体;雌激素(E)增加排卵前卵泡(reovulatoryfollicle)成熟月经周期中,生长卵泡体积显著增大,直径可达15~20mm。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射冠透明带卵细胞b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排卵:卵细胞及其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3-排卵原理:a出现LH/FSH峰。b卵泡液内酶的作用c卵泡液内前列腺素F2a与组胺的作用排卵的时间: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C黄体期: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为14日。4.卵巢性激素的分类及来源,周期性变化a.雌激素(estrogen,E)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排卵后:黄体细胞随卵巢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一卵巢周期中有2次分泌高峰;b.孕激素(progesteron,P)排卵后:黄体细胞。排卵时开始产生只在排卵后7—8天形成1次分泌高峰;c.雄激素(androgen,A)门细胞5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子宫:层增厚、收缩力强、血运增加;子宫内膜:增殖;宫颈:口松弛,粘液增加、稀薄,拉丝度长;输卵管:发育、收缩振幅加强;卵巢:进卵泡发育;阴道及外阴:上皮增生、角化、阴唇丰满;乳腺:管增生、其他第二性征发育;下丘脑、垂体:正、负反馈作用;代谢:进水、钠潴留,参与脂代谢;骨骼:进骨钙的沉积,维持骨代谢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子宫:肌肉松弛;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宫颈:颈口闭,粘液变少、稠,拉丝度减少;输卵管:抑制收缩振幅;阴道:上皮脱落加快;乳房:促进腺泡发育;下丘脑、垂体:主要为负反馈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升高体温作用;代谢:促进水、钠的排泄3.雄激素的作用女性的雄激素主要为睾酮和雄烯二酮(1)为雌激素的拮抗物;(2)促进外生殖器及第二性征的发育;(3)影响机体代谢功能4.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生殖器官发育、乳房发育。拮抗作用:子宫内膜生长、子宫收缩、输卵管的蠕动、宫颈粘液的变化、阴道上皮的变化,水、钠的代谢6、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axis(HPOA):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来调节卵巢功能。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4-下丘脑-垂体又有反馈调节作用,三者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7、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可分为几期⑴.增殖期:(proliferativephase)⑵.分泌期(secretoryphase)⑶.月经期妊娠生理妊娠(pregnancy)是胚胎(embryo)和胎)儿(fetus)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即从成熟卵受精到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排除的过程。受精卵着床的四个条件:(1)透明带消失;(2)囊胚(胚泡)内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3)囊胚(胚泡)和子宫内膜必须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4)孕妇体内必须有足够量的孕酮胎儿循环系统的特点:解剖学特点:①脐静脉一条(生后闭锁为肝圆韧带、静脉韧带)②脐动脉两条(生后闭锁为腹下韧带)③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及主动脉弓之间,(生后闭锁为动脉韧带)④卵圆孔开放生后6个月完全闭锁血循环特点:A:一支直接来自胎盘的血液(含氧量较高)进入胎儿体内分为3支:1、入肝2、一支与门静脉汇合入肝3、一支经静脉导管直接入下腔静脉B:心房间隔–卵圆孔开放;主、肺动脉之间—动脉导管开放;脐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静脉导管开放。上述解剖特点决定—胎儿体内无纯动脉血,均为动、静脉混合血C:血流由脐静脉→胎儿循环→脐动脉:其血流优先保障胎儿心、脑、肝及上肢血供。注入肺及身体下半部的血液,含氧量及营养较少。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5-1、脐静脉闭锁成为脐至肝的肝圆韧带2、脐动脉大部分闭锁成为脐外侧襞,仅近侧段保留成为膀胱上动脉;3、肝的静脉导管闭锁成为静脉韧带4、动脉导管因平滑肌收缩而呈关闭状态,出生后2~3个月完全闭锁,成为动脉韧带;5、约出生后半年卵圆孔完全关闭。胎儿血循环:胎盘→脐静脉(含氧丰富)→胎儿循环→脐动脉→胎盘胎盘的功能:代谢功能: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胎盘屏障;合成功能:激素(雌激素,孕激素,HCG,HPL),酶(缩宫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免疫功能:合体滋养细胞表面有一层类纤维蛋白物质沉积,构成免疫屏障.。羊水的作用1.保护母体:减少胎动时的不适感;临产时,扩张宫口;破膜后羊水可冲洗阴道,预防感染;防止胎体粘连2.保护胎儿:保持羊膜腔内恒温、压;保持胎儿水平衡;避免胎儿损伤及脐带受压3.产前诊断妊娠诊断早期妊娠的诊断:早期妊娠:1~13周中期妊娠:14~27周晚期妊娠:28周及以后症状:停经、早孕反应、尿频体征:子宫增大Hegar’ssign乳晕着色辅检:pregnancytest10日血hcg5超声检查:最早在孕4~5周可见妊娠囊;孕5周可见胎芽,孕8周可见原始心管搏动;孕8周后测量胎儿头臀长度能准确地估计孕周其他检查:宫颈粘液、BBT、孕激素试验二、中、晚期妊娠的诊断[病史与体征]子宫增大不同妊娠周数的宫底高度及子宫长度胎动若胎动≥30次/12小时或≥4次/小时为正常;若连续2日胎动≤3次/小时则-6-为异常。胎儿心音正常胎心率在110~160bpm,<110bpm或>160bpm表示胎心率异常[辅助检查]超声检查、胎儿心电图一、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姿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胎产式(fetallie)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胎先露(fetalpresentation)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胎方位(fetalposition)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各种胎先露均以一个特定部位作为指示点。枕先露以枕骨(O)、面先露以颏骨(M)、臀先露以骶骨(S)、肩先露以肩胛骨(Sc)为指示点。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而有不同的胎位。如:胎儿的枕骨位于母体骨盆左前方的为枕左前位。产科并发症第一节流产1.流产定义(abortion):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临床表现:停经、阴道流血、腹痛。早期流产(EarlyAbortion):12周前终止者,临床表现先阴道流血后腹痛晚期流产(LateAbortion):12~28周终止者,临床表现先腹痛后阴道流血自然流产(SpontaneousAbortion)人工流产(ArtificialAbortion)2.流产病因:a.胚胎染色体异常(数目or结构)b.母体因素(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免疫、子宫、创伤、不良习惯)c.环境因素(辐射、铅、砷、苯、甲醛)3.流产的诊断:a.病史:停经史、早孕反应、腹痛、阴道流血、妊娠产物排出b.妇查:宫口情况、宫体大小、附件-7-c.辅查:B超、妊娠试验(hCG)、血孕酮4.流产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和处理按照流产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临床类型a.先兆流产(threatenedabortion)症状:停经后少量阴道流血,后伴轻微下腹痛或腰背痛。妇检:宫颈口未开,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妊娠产物未排出。处理:卧床休息,禁忌性生活黄体功能不全:黄体酮针等甲低:小剂量甲状腺片血止B超是胚胎存活继续妊娠临床症状加重,B超示胚胎发育不良终止妊娠b.难免流产(inevitableabortion)症状: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可伴阴道流液。妇检:宫口扩张,妊娠物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相符或略小。处理:尽早使胚胎、胎盘组织完全排出c不全流产(incompleteabortion)症状:子宫出血持续不止。妇检:宫口扩张宫颈口持续性血液流出,部分胚胎组织排出体外,部分组织残留宫内宫颈口子宫小于停经周数。处理:一经确诊,尽快清宫d.完全流产(completeabortion)症状: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妇检:宫口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处理:不需特殊处理5.特殊类型流产,诊断和处理a.稽留流产(missedabortion),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已死亡尚未自然排出。典型症状:正常早孕,先兆流产有或无,子宫不增大反缩小,宫颈口未开,质地不软。处理:刮宫术,术前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小于12孕周,清宫术:轻柔操作,谨防子宫穿孔。子宫大于12孕周,引产:催产素引产。b.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早期流产。原因:黄体功能不足、甲低、染色体异常晚期流产原因:宫颈内口松弛、子宫肌瘤处理:查明原因,若能纠正者应于妊娠前治疗;原因不明,补充黄体酮或HCG;保胎至妊娠-8-10周或超过以往流产的月份;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宫口松弛,于妊娠14-18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c.流产合并感染(septic
本文标题:妇产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3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