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主题:妊娠高血压定义:指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分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以及慢性高血压(前三种在孕妇无高血压病史的基础上发生)。【病因】不清,学说比较多。【高危因素与发病机制】高危:孕妇年龄≥40岁、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阳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糖尿病、初次产检BMI≥35kg/m2,子痫前期家族史。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妊娠、妊娠间隔时间≥10年、以及孕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等。机制:不明。【病生】对产妇的影响:根本:全身小血管痉挛——小动脉痉挛导致官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内皮细胞损伤,蛋白等渗漏——全身各个器官组织因缺血和缺氧而受到损害。脑:•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脑水肿,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昏迷、视物模糊失明、感觉迟钝、头疼肾:•肾小球扩张20%,内皮细胞肿胀——血浆蛋白自肾小球漏出——蛋白尿•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量下降——血尿酸、肌酐浓度升高——少尿和肾功衰竭肝:肝功能异常,各种转氨酶升高;门静脉周围坏死;肝包膜下血肿形成,肝破裂;血管、心脏:血管痉挛、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和射血阻力增加,低排高阻;心室功能处于高动力状态,内皮活化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进入细胞间质。最终:心肌缺血、间质水肿、心肌点状出血或坏死严重致心衰内分泌及代谢:2对胎儿的影响: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胎盘血管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胎盘功能下降——FGR、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及分类】(1)妊娠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妊娠20周后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一)。产后方可确诊,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2)子痫前期:1)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2)重度: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一个表现:1.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2.蛋白尿≥2.0g/24h或随机蛋白尿≥(++);3.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或其它脑神经症状;4.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等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症状;5.肝脏功能异常:ALT或AST水平升高;6.肾脏功能异常:少尿(24h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或血肌酐106μmol/L;7.低蛋白血症伴胸/腹水;8.心力衰竭、肺水肿;9.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呈持续性下降并低于100×109/L;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或血LDH升高;10.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3)子痫:在子痫前期的孕妇抽搐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20周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前无蛋白尿,20周后出现蛋白尿≥0.3g/24h或随机尿蛋白≥(+);或妊娠20周前有蛋白尿,20周后尿蛋白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9/L。【诊断】1.病史:注意询问高血压史,生产史,围绕妊娠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仔细询问病史;2.确诊高血压:3.尿蛋白:高危孕妇每次产前检查均应检查尿常规。可疑子痫前期者行24h尿蛋白定量检查。蛋白尿:≥0.3g/24h或随机尿蛋白≥300mg/L或(+);4.辅助检查:子痫前期除常规检查外还应行眼底检查、凝血功能、电解质、脏器超声、血气、心脏彩超及心功能,胎儿超声及脐、子宫血流,必要时头颅CT及MRI。【治疗】治疗目的: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产期病率及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治疗基本原则: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的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1)妊娠期高血压:休息、镇静、监测母胎情况,酌情降压治疗(2)子痫前期:镇静、解痉,有指征的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3)子痫:控制抽搐,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降压治疗为主,注意子痫前期的发生。(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同时兼顾慢性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治疗。
本文标题:妊娠高血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3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