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孔雀东南飞,反面分析
孔雀东南飞反面分析论点:《孔雀东南飞》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后人对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这样的:焦刘夫妇勤劳勇敢、坚贞不屈,焦母刻薄顽固,刘兄蛮横,但我通过对这篇文章的仔细品读,从文章的某些章节描写中得到一些不同的结论,在这里与同学老师分享,其中难免有不妥甚至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谅解,如果大家能就此进行讨论就更好了。我的主要分析的人物是故事的女主人公刘兰芝,人们对她往往是正面的评价,比如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等,但我看到的刘兰芝却是虚伪和懒惰,而且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也是另外的东西,听到这里各位同学可能要问了,“你凭什么这样说?!理由在哪里?”,下面我就把我的分析一一给大家阐述下:论据与论证:1、“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翻译:“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分析:这段话背后的含义是说我在你们家非常勤劳,每日辛苦劳作,但婆婆却还是故意为难我挑剔,给我脸色看,你们家的媳妇太难当了,由此阐述了她离开的原因,不是怕吃苦,而是婆婆太刻薄故意挑她的不是。那么接下来我们在后面的描述中看看刘兰芝是不是如她所说地“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般地辛苦操劳,“君家妇”又是那么“难为”呢?!2、“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翻译:“我有一件绣花的短袄,绣着光彩美丽的花纹。还有一床红罗做的双层斗形的小帐,四角都垂挂着香囊。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个,都是用碧绿的丝线捆扎紧。里面的东西都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分析:这段话中写了刘兰芝的所有物,可以看出刘兰芝在焦家的生活还是有点过的好的,大大小小的箱子都有六七十个,用的蚊帐都那样好。说明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3、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翻译:她穿上昔日绣花的裌裙,梳妆打扮时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当。脚下她穿着丝鞋,头上的玳瑁簪闪闪发光。腰间束着流光的白绸带,耳边挂着明月珠装饰的耳珰。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嘴唇涂红像含着朱丹一样。她轻轻地小步行走,艳丽美妙真是举世无双。分析:这段更是表现了她的着装和神态以及她的一定的样子,就算说是从刘家带来的,那么手的细节又是看出了她之前的话只是一面之词,因为真的按照之前说的“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那么手上一定是有很多老茧,又怎么会是“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呢?就算说是夸张手法两三年的每天织布又怎么会没有老茧呢?所以说焦母说的是有可能是对的,这可以看出刘兰芝的虚伪和懒惰。4、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54。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翻译:她退下堂来又去向小姑告别,眼泪滚滚落下像一连串的珠子。“我这个新媳妇初嫁过来时,小姑刚学走路始会扶床。今天我被驱赶回娘家,小姑的个子已和我相当。希望你尽心地侍奉我的公婆,好好地扶助他们精心奉养。每当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时千万不要把我忘。”她走出家门上车离去,眼泪落下百多行。分析:从这段可以看出刘兰芝与小姑之间关系一定很好,因为小姑在她来时才会”走路始会扶床”,要与小孩关系好,那么就要陪他玩或给他吃的或带他,这三者都需要大量时间,那么刘兰芝就不可能“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而且“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这里又表现出在每当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时刘兰芝也参加了说明不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又是一处在给焦仲卿的信里面撒的慌。5.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69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70。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71,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72。自可断来信73,徐徐更谓之74。”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80何不量81!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82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83体,其往欲何云84?”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87,渠会88永无缘。登即89相许和,便可作婚姻。“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翻译:回家才过了十多日,县令便派遣了一个媒人来提亲。说县太爷有个排行第三的公子,身材美好举世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别人强。兰芝含着眼泪回答说:“兰芝当初返家时,府吏一再嘱咐我,发誓永远不分离。今天如果违背了他的情义,这门婚事就大不吉利。你就可以去回绝媒人,以后再慢慢商议。”“在太守家里,有这样一个美好的郎君,既然想要同你家结亲,所以才派遣我来到贵府做媒人。”兰芝的哥哥听到后,心中不痛快十分烦恼,向其妹兰芝开口说道:“做出决定为什么不多想一想!先嫁是嫁给一个小府吏,后嫁却能嫁给太守的贵公子。命运好坏差别就像天和地,改嫁之后足够让你享尽荣华富贵。你不嫁这样好的公子郎君,往后你打算怎么办?”兰芝抬起头来回答说:“道理确实像哥哥所说的一样,离开了家出嫁侍奉丈夫,中途又回到哥哥家里,怎么安排都要顺着哥哥的心意,我哪里能够自作主张?虽然同府吏有过誓约,但同他相会永远没有机缘。立即就答应了吧,就可以结为婚姻。”兰芝的母亲回绝了媒人:“女儿早先已有誓言不再嫁,我这个做母亲的怎敢再多说?”分析:从这段写了刘兰芝在县令派媒人来时回绝了,而在后来太守派县令来说媒时,刘母帮她回绝了,可是经过刘兄一说,刘兰芝立马改变了。可是我们仔细一读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回绝县令时刘兰芝说的是“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和“徐徐更谓之”这两句话,可是今日不“违”那明日就可以“违”,“徐徐更谓之”说的是以后再慢慢商议说明刘兰芝还是没有拒绝的只是希望有更好的可以选择,所以说以后再慢慢商议,说明刘兰芝已经早已有了背叛焦仲卿之意,而在后来更是让这种思想暴露无疑,只是她哥向刘兰芝抱怨了一下并且担心她的往后生活,并没有说什么“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的意思,刘兰芝又是怎么读出那样的意思呢?而且古代是“父母命不可违”的既然刘母都同意了,那么刘兰芝完全可以搬出刘母的话来压制刘兄,好的,让我们看一下是怎么拒绝太守的,是刘母出面说的,这次并没有问刘兰芝的意见,这使得刘兰芝必须有一定的借口来答应这场婚事,正巧刘兄说了这一小段话,刘兰芝马上用她的话来曲解刘兄的话,让人以为她是被刘兄逼迫的,然后答应了这场婚事。。。。。。只能说是刘兰芝大大的狡猾。好的,其实我认为这段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从之前的第二点结合一下,我们会发现,刘兰芝是有点向往物质更加好,劳动更加少的生活的,而焦仲卿不能给他这样的生活,于是她虚伪地给焦仲卿写了一封信加剧自己与焦母之间的矛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物质更加好,劳动更加少的生活)接下来大家可能要问了,“那刘兰芝为什么要自杀?”我分析这是她来自自己心中因为焦仲卿来见她说:“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一句话唤醒聊刘兰芝内心的良性,面对良性的拷问,在纠结与痛苦之中刘兰芝自杀了。总结一下,刘兰芝是一个虚伪和懒惰的人,但是她的良心未泯,焦仲卿的话唤醒了她。而这篇孔雀东南飞真正要表达的是人的良心对人的拷问,这就是我的观点。
本文标题:孔雀东南飞,反面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5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