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学习心得WTO中国对欧盟X射线安检设备征反倾销税违规.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建筑工程公司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二)、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三)、主要工程量二、施工准备计划(一)、施工交底(二)、技术准备(三)、编制施工方案(四)、旧管线摸查三、施工区和施工阶段的划分(一)、区域划分(二)、总体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四、施工组织机构(一)、施工组织机构(二)、施工力量的安排五、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一)、综合机械化施工方案(二)、排水管道土方开挖及管道基础施工(三)、施工难点方案及技术措施(四)、路基填筑及碾压施工(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六)、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七)、侧石、平石及人行道施工六、施工进度计划(一)、编制依据(二)编制原则(三)、工期保证措施(四)、工期奖罚措施七、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一)、质量管理、保证(二)、本工程质量总目标(三)、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四)、安全保证措施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一)、文明施工(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三)、环境保护措施九、雨季、夜间施工措施(一)、雨季施工措施(二)、夜间施工措施及安排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1.项目概况(1、工程地址:XXXXXXX(2、建设规模:XXXXXXX(K9+600~K12+237.8140段)起点接K6+200-K9+600段终点,迄于....,本段长2.638Km。路基全宽---m,道路横断面划分为:4m(人行道)+0.25m(路缘带)+3*3.5m(车行道)+0.5m(中间双黄线)+3*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4m(人行道)。道路等级采用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V=40km/h,路基宽度30m。具体情况为:4m(人行道)+0.25m(侧向宽度)+3*3.5m(车行道)+0.5m(中间双黄线)+3*3.5m(车行道)+0.25m(侧向宽度)+4m(人行道)。2、路基设计2.路基施工要点(1).挖方路基挖方边坡率根据边坡岩土的地质情况确定:本段挖方路段上覆为普通土,页岩,当挖方高度小于或等于8米时,第一级边坡采用1:0.5的边坡坡率,当挖方高度等于10米时,二级边坡采用1:0.75的边坡坡率、当挖方高度大于或等于12米时、三级边坡采用1:0.75或1:1的边坡坡率,两台阶之间碎落台宽度为1.5米。(2).填方路基填方路段,填方高度小于8米,设计采用1:1.5的边坡率,填方高度大于8米,设计采用1:1.75或1:2的边坡率,两台阶之间碎落台宽度为1.5米。(3)特殊困难路段路基本段困难地段为K10+320-K11+360段,在施工过程中,先清淤再回填,分层压实,确保路基的稳定性。(4)路基填筑1、设计范围内填方路基,施工前应清除草皮、树根、淤泥、垃圾、杂填土和耕植土等。2、路基回填采用土石分层回填,分层碾压,禁止采用淤泥、腐质土、垃圾及建筑废料等填筑路基。该部分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3.土基的压实度及填料粒径要求见下表:注:①、列表数值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方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②、粗粒土(填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压实度厚度的2/3。③、人行道采用轻型击实标准,路床≥90%。4、路基碾压时应分层处理,每层虚铺厚度不应大于35cm,碾压之前应将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左右。5、土基回弹模量应>40Mpa。6、路基开挖前,应掌握地下管线标高及走向情况,管线位置要求人工开挖,确保管线安全。施工过程中对不能断流的管道采取临时排水措施,保证排水有出路。(5)、路面1、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路面设计系根据交通量及车辆组成与道路的功能,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方案的技术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施工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道路路面按重型交通进行设计,土基回弹模量E040MPa,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为25.1(0.01mm),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及垫层构成,总厚度为72cm,具体为:5cm中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掺3‰聚丙烯腈纤维)撒热熔沥青粘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热熔沥青透层40cmC2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参5%水泥)20cm级配碎石基层人行道路面结构从上到下分别为:25*25*5透水彩砖+2cm1:3水泥砂浆找平+10cmC20砼+10cm碎石垫层,总厚度27cm。(二)、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挖方路基:(1)、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也不得乱挖、超挖。(2)、严禁在坡面上挖洞取土。(3)、挖除土石方应及时排除,不可堆积于坡面上,以免增加负荷后造成新的地质病害。(4)、施工中,为确保边坡岩体不被大面积破坏,确保边坡稳定。(5)、施工时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应通知建设和设计单位,三方协商解决。(6)、施工应严格执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7)、路面工程中各分项、分部及单项工程均采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及时验收。上道工序、分部工程未按有关验收合格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或相关分部工程。2、填方路基(1)、填筑地表低洼处,应清除树根草皮或淤泥腐植土,并排干地表积水,再行填筑。(2)、路基填筑时,应随时对路基压实进行检测,并定期观测路基沉陷,根据观测值来调整施工填筑方法和采取应对措施。(3)、当采用土石混填填筑路堤时,应将石块大面向下,小面向上分开摆平放稳,缝隙内填以土或石屑,层厚不得超过35cm。3、路面施工(1、沥青路面(1)、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施工不得在气温低于100C,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2)、沥青路面宜连续施工,避免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3)、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4)、沥青面层施工时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在最高温度低于150C时期到来之前半个月及雨季前结束。(5)、筑好的沥青路面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清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已经铺筑好的沥青路面上制作水泥砂浆,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水泥水泥应采用32.5或4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水泥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规定,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进行检验。(2)、碎石压碎值碎石压碎值应符合下表要求。表5-1水泥稳定碎石石料压碎值要求(3)、水泥稳定碎石颗粒组成水泥稳定碎石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要求。表5-2水泥稳定碎石颗粒组成范围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4)、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保水状态下7d抗压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及设计要求。表5-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7d抗压强度要求(MPa)基层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控制行车,不使出现车槽。如有损坏应浇筑混凝土板前用相同的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3、路面垫层(1)、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2)、原老路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面层用挖机击碎后方作路面结构层填筑。*(三)、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单位备注1路基土石方m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施工准备计划为了确保本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我方一旦中标,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施工前期的各项工作,为确保工程快速、顺利进入实施性施工(一、施工交底我公司中标后,将立即由项目经理召集各部门负责人进行高级管理层的施工动员及交底;其次由各部门用半天时间对其管辖范围内中级管理人员进行施工动员及交底;再次由中级管理人员对各施工作业队工长、组长、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及交底。动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二、技术准备由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协助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和现场签证工作,以便为编制施工组织提供依据。(一)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1、学习和熟悉设计图纸以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2、检查图纸的尺寸、标高。对图纸不明确或疑问处,提请设计单位解析。3、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测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进行施工现场勘查,查看现场的地形、环境、水电、地面和地下构筑物的现状与图纸是否有出入。4、参加由监理单位主持的图纸会审。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5、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此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了解物质供应情况,调查工程所需各种物资来源单位的供应能力、规格、质量价格信誉等情况,落实供应单位。(二)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测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1、收集气象资料,掌握气温情况、季节风情况、雨季及冬季的期限,制定雨季施工措施,充分考虑雨季的影响,合理组织施工。2、组织人员进行技术经济条件调查,了解工地可能利用的场地。3、调查水源、电源情况:调查施工水源、电源的供应能力及驳接点线路距离,确保施工期间用水、用电的供应。4、调查现场的交通情况,掌握各交叉路口的交通转向及车流量,确定材料、机械运输路线,编制交通维持方案。(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指导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方案。(三、施工现场准备(一)现有道路的保护1、进场后,立即勘查现场,着手对工地施工区域地点和场内临时道路修筑。2、事先与有关方面协商道路的使用,并签订使用、维护、保洁协议。3、进场后立即对施工范围进行边界测量,避免与地方产生边界纠纷,提前做好施工区内的排水工作,防止淤塞当地的排涝、灌溉沟渠。4、进场后对场内现有道路进行必要的维护,以满足机械的行使要求。5、对于尚无现成道路地段,须修筑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机械及材料进场需要。(二)场地控制网的测设1、提请业主组织设计人员、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单位进行移交测量点。2、在测量放线以前,做好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校核红线桩与水准点、导线点,制定测量放线方案等工作。如发现红线桩与水准点、导线点有问题时,提请建设单位处理。3、以交付、复测合格的导线点为基础,进行全面控制导线布设。4、以交付、复测合格的水准点为基础,布设一条三等水准附合线路。(三)现场障碍物的拆除及保护对于施工范围的障碍物,如架空电线、埋地电缆、自来水管等,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并由有关单位进行拆除或迁移,对于明确不迁移的管线,制定保护施工方案;对于场内的树木,需报请园林绿化部门,获得批准后才进行迁移或砍伐,同时制定保护施工方案保护业主明确不迁移的树木。(四)临时设施的准备报请规划、市政、公路、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施工现场所需的临时设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图进行临时设施、安全设施的布置。按市政园林管理部门有关要求对施工用地进行围蔽,并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标牌,标明施工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等。(五)建立精干的施工队伍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确定技术工、普通工的比例,根据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及施工部署,坚持合理、精干的原则确定施工队组,制定工程的劳动力需用计划。(六)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在工程项目经理的统一调配下,根据工程进度、劳动力曲线图,组织各工种分批有序进场,安排各职工的生活,同时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七)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详细的各项工作交底,特别是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图纸确定的有关部位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交底按照管理系统逐级进行。教育各级干部工人树立明确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意识,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制度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本文标题:学习心得WTO中国对欧盟X射线安检设备征反倾销税违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7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