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山外校高一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实验教学案学科:高中语文章节: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师:授课班级:《师说》教学案(共三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师、传、道”等文言实词;学习“之、于、其”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梳理归纳本文的通假字“受、不”、古今异义词“学者、所以、众人、小学、从而、不必、古文”等;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文言句式。能力目标:预习导学,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展示评价。情感目标: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学习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学习难点: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师说》二、课前预习检测1、了解作者:韩愈,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故世人称他为,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运动,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崐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2、能解题意:“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字退之、哲学家、“韩昌黎”、“韩文公”、古文、唐宋八大家、议论文、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李蟠)《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的说法,其中“六艺”指、、、《乐》、《易》、《春秋》等六种儒家经典著作,“传”是。3、读准字音: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读()无长()无少官盛则近谀()苌()弘老聃()郯()子之徒其可怪也欤()李氏子蟠()六艺经传()贻()三、出示学习目标:1、能流畅朗读第一段,读准字音、句读;2、理解第一段的内容;3、掌握第一段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四、第一次“先学后教”——诵读课文1、自学指导:诵读课文第一两遍,第一遍时注意将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写在文章中。第二遍时遇到长句、难度大的句子多读几遍,力求流畅。2、先学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山外校高一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实验教学案学科:高中语文章节: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师:授课班级:3、后教(提示句读)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五、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课文第一段1、自学指导:请结合注释,阅读课文第一段,力争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翻译。比一比,谁翻译的又快又好!2、先学3、后教(检测)指名学生译讲课文,引导学生纠正译讲中的错误,落实文言知识点。关键实词:活用字: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明的人、愚蠢的人)古今异义词: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③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师:名词,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惑而不从师,犹且从师而问焉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例如:吾师道也作“从师”讲,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意动用法,作“以……为师”讲,如:吾从而师之关键虚词:“之”作助词,有五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之”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之”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特殊句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比”)4、后教生给出以上练习答案,引导学生纠正其中的错误,遇到学生不能纠正之处,教师再教。5、熟读第一段思考: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从师?答:。②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答:。3、本段将“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答:。中山外校高一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实验教学案学科:高中语文章节: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师:授课班级:七、当堂训练(一)、填空1、韩愈,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故世人称他为,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运动,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之首。唐宋八大家──2、“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3、《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的说法,其中“六艺”指、、、《乐》、《易》、《春秋》等六种儒家经典著作,“传”是。(二)、解释下列画线的字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其出人也远矣()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三)、画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说明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今义:③今之众人。古义:今义:(四)、解释句子中“师”字的意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2、吾师道也()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吾从而师之()(五)、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古之学者()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蚓无爪牙之利()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6、吾欲之南海()7、择师而教之()8、君将哀而生之乎()9、郯子之徒()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六)翻译下列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中山外校高一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实验教学案学科:高中语文章节: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师:授课班级: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师说》二、出示目标:1、诵读课文2、3段,做到字音准确、声音响亮、句读清晰;2、掌握、2、3段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重要的文言句式。理解全段的意思,能翻译重点句子。3、探究第2、3段的思路和写法。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诵读课文自学指导:提醒工具书的使用和在文中写出读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四、第二次先学后教——课文理解1、自学指导: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查阅工具书;2、先学:学生理解全段内容。3、后教:指名学生译讲课文,引导学生纠正译讲中的错误,落实文言知识点。关键实词:活用字:则耻师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小学而大遗(“小”“大”均为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小、大的方面)古今异义词: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师”作名词作“老师”讲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动词作“学习、效法”讲例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例如:或师焉,或不焉、关键虚词:“其”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句)其可怪也欤?(感叹句)五、第三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的思路和写法1、第三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是怎样做的?答:。③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答:。六、当堂训练:(10分钟)中山外校高一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实验教学案学科:高中语文章节: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师:授课班级:师说(第二课时)当堂训练班级:姓名:练习评价:一、解释下列画线的字1、惑矣()2、彼童子之师()2、或师焉()4、或不焉()5、曰师曰弟子云者()6、彼与彼年相若也()7、官盛则近谀()8、君子不齿()二、画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说明1、句读之不知古:今:2、小学而大遗古:今:三、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则耻师焉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小学而大遗四、解释句子中“师”字的意义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3、不耻相师()4、或师焉,或不焉()五、指出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4、余嘉其能行古道()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中山外校高一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实验教学案学科:高中语文章节: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师:授课班级:第三课时一、板书课题:《师说》二、出示目标:1、诵读课文4、5段,做到字音准确、声音响亮、句读清晰;2、掌握4、5段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重要的文言句式。理解全段的意思,能翻译重点句子。3、探究第4、5段的思路和写法。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诵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读。注意:苌()弘老聃()郯()子之徒其可怪也欤()李氏子蟠()六艺经传()贻()四、第二次先学后教——课文理解1、自学指导: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查阅工具书;2、先学:学生理解全段内容。3、后教:指名学生译讲课文,引导学生纠正译讲中的错误,落实文言知识点。重点实词:活用字:孔子师郯子(以……为师)古今异义词: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重点虚词:“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不拘于时(被)学于余(向)特殊句式:不拘于时(被动句)学于余(状语后置句)五、第三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的思路和写法。(小组合作探究)1、第四段中作者引用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答:。2、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答:。3、作为一篇论说文,本文是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答:。4、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的局限,否认“”的简单的授业,明确提出教师的作用:“”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认为“”三是用“”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学是可以相长的。中山外校高一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实验教学案学科:高中语文章节: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师:授课班级:师说(第三课时)当堂训练班级:姓名:练习评价:一、给下列子加线的字注音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读()无长()无少官盛则近谀()苌()弘老聃()郯()子之徒其可怪也欤()李氏子蟠()六艺经传()贻()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三、翻译下列句子:
本文标题:师说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7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