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特殊句式的用法;2、了解“说”这一文体的相关知识;简要了解古文运动的相关情况;3、读懂文意,学习正反对比等写作手法;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难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两个文言虚词“之”“其”,以及特殊句式的用法;课时安排:3—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导入。二、背景知识介绍(一)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现河北省昌黎),故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韩愈主要的学术主张:1、弘扬儒家正统学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2、向古人学习——以周、秦、两汉之散文为圭臬,用先秦、两汉古文的笔法写作,不求骈俪;3、反对因袭模拟,强调有个人风格——唯陈言之务去,必出于己而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二)唐宋八大家2人物字别号谥号相关文学理论主要著作韩愈退之韩昌黎韩文公韩吏部文1、发扬儒家学说,提倡古文运动,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之誉2、散文以“载道”为主,气魄雄浑,语言精练《昌黎先生集》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子厚柳柳州柳河东无谥号“文者以明道”,应“词正而理备”,“文畅而意美”,“有益于世”,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美的倾向《柳河东集》欧阳修永叔六一居士醉翁文忠提倡“平实自然”的文风,排斥险怪艰涩的“太学体”时文《欧阳文忠公集》苏轼子瞻东坡居士文忠反复强调“辞达”:“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焉。”即重视文章表达思想内容的本身作用《东坡集》《东坡乐府》苏洵明允老泉无谥号深受《国策》《史记》的影响,长于议论,为文古劲简直,有先秦之风《嘉祐集》苏辙子由颍滨遗老文定强调养气,“文者气之所形”《栾城集》王安石介甫半山临川先生文强调“以适用为本”、“有补于世”。文章多为教政令、经世应用、辨事说理之作《临川先生文集》曾巩子固南丰先生文定主张先道后文。为文雍容含蓄,平正古雅,长于议论,委曲周详,绝少抒情《元丰类稿》(三)古文运动唐代以前,在文学上无所谓古文。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由于韩愈的努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3响。后来又得到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古文的业绩更著,影响更大。从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间,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谓“古文运动”。这实质上是一次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弘扬“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韩愈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坛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三、解题——“说”1、“说”: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一种。2、“师”:从师的道理四、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断句等五、分段讲解【教学设想:先逐句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再分析文段的结构、内容、表达的思想等】(一)第一自然段逐句讲解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什么时期:先秦、两汉学者: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今:有学问的人之:助词,放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语气助词,句中停顿,判断句的标志所以:固定结构。用来……的。受:通假字,通“授”,传授、教授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①【孰能无惑】:名词,疑惑;4惑②【惑而不从师】:动词,有疑惑;惑③【其为惑也】:名词,疑难的问题;其:代词,那些之:代词,知识与道理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①【生乎吾前】:介词,在、于乎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比其:代词,他固:副词,本来、确实从:跟从而:连词,表承接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之:代词,他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学习夫:句首语气助词庸:岂,难道乎:句末语气词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师:名词,老师所存:名词性结构,译为“……的地方”之:助词,放于偏正结构中间5研读文段解决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从师?从师的标准时什么?;2、本段(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如何展开论述的?(有几个层次)层次:第一层: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二)第二自然段逐句讲解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师:从师,道:风尚】传:流传;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尤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出:超出;尤且:尚且;众人:普通人,一般人;下:低于、不及(名词作动词);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圣①【圣人,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名词,圣明的人;圣②【是故圣益圣(后一个)】:形容词,圣明愚①【愚益愚(前一个)】:名词,愚昧的人;愚②【愚益愚(后一个)】:形容词,愚笨、愚昧益:更加,越发所以:……的原因;其:语气词,表揣测语气出于此:由于这个原因。此,指“从师而问”和“耻学于师”的两种态度6之:助词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于:对于;身:自己;则:连词,这里表转折;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师:从师(向老师学习);惑:糊涂;其:代词,指书;句读:句,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读,同“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泛指文字诵读。之①【择师而教之/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童子之②【童子之师】:助词,“的”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或:有的;师:动词,从师(向老师学习);不:通假字,通“否”;小学:小的学习了。小,小的方面,这里指句读。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师:动词,学习族:类群:成群地之:代词,这些、这类;76、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相若:相似、相近道:道德学问师道:从师的风尚足:程度副词,足以、很复:恢复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不齿:不屑一顾,极度鄙视;乃:竟然;其:语气词,表反问;研读文段(1)第二段主要内容: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层次(如何展开论证的):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第二层:对比论证,从三方面入手,剖析“师道不传”的症结【对比一:今昔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二:父子对比——为子择师与其自身耻师;对比三:贵贱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三)第三自然段逐句讲解1、圣人无常师。常:固定师:名词,老师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徒):这类8师:意动用法,以……为师3、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不必:不一定于:介词,“比”术业:学问和技艺攻:学习、研究研读文段,理清文段层次: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第二层:用历史事例论证。举出孔子询冠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实力;以及《论语》中的名句;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四)第四自然段(交代写作缘由,激励后学者)讲解几个关键字词、相关文学常识字词:之、于文学常识:六艺六艺(六经)內容又名《诗》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十五国风、大雅、小雅、颂,共三百零五篇,统称三百篇。诗三百、三百篇《书》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上古之史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散文之祖。尚书《礼》记录古代礼仪,共十七篇仪礼士礼《乐》只剩名目,实体已无从查考无《易》初为卜筮之书,后来将八卦补充阐释,乃成为哲学之书。周易《春秋》孔子所作的一部鲁国历史,采用了编年体Tips:“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9李蟠“能行古道”的表现是什么?【韩愈为什么赞扬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六、整体把握课文,学习其论证手法和语言艺术(一)论证艺术论证结构:总——分论证手法:正面论证、反面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例证(二)语言艺术(1)整句散句相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相关例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本文标题:师说逐句讲解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7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