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教案设计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地理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①预习本节课本内容,了解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特点比较及其天气=1打开链接,完成课前预习学案②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打开链接,观看4-9页③了解台风形成的原因打开链接,观看1-3页④利用网络搜索与本课相关的资料【百度搜索】常见天气系统二、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1.掌握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形成,气流的运动特点及天气特点。2.总结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读图、识图、析图及绘图能力(如气旋、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的判断)。2.用我国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2.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用所学内容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概括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两种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形成及天气,并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干旱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学习本部分内容,要从不同角度对各天气系统进行对比,并用图示和列表对比形结合的方法做进一步解释,对于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列举实例来增加感性认识。依据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有关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内容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教学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本课时有关教学材料作为2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四、教学方法“以学定法”、“以人为本”,以此为出发点,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①创设情境法②多媒体教学法③读图分析比较法④合作探究法;根据本节知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讨论归纳法、练习指导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回顾旧知】引入新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常见的天气系统,请同学们画出其简易天气图,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其他学生在当堂限时作业纸上完成。教师订正,导出本节课将要进行的内容——气旋与反气旋及其天气。(二)自主学习—效果展示让学生将课前预习学案完成的情况找一代表效果展示,检验其自主学习的效果,并找出问题,进行下面的教学。(三)合作探究【探究一】阅读课本内容,找出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的区别,完成下列内容。(一)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以及气流状况,并说明天气状况。①低压(北半球)——气旋②高压(北半球)——反气旋天气:天气:首先强调气旋或反气旋、低压或高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然后通过动画演示或版图结合列表的方式掌握。【百度文库】观察4-9页,完成上述内容。高101010001005低1010100010053【探究二】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的特点【百度文库】观看视频,完成上表。【方法点拨】对气旋反气旋的判断,可用“左右手定则”。【百度文库】观察10页,给学生演示并讲述“左右手定则”的应用。【典例】北半球中纬地区有一闭合气压系统,其风向为顺时针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系统气压状况为低气压②该系统中心气流以下沉为主③该系统东部吹偏北风④该系统气流状况为气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通过学生气旋、反气旋的风向的绘制图,总结出不同方位所受的风向不同,总结规律,通过上述例题加深学生的理解。【探究三】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1、反气旋不易形成锋面①画出高压脊;②高压脊线上气流以为主,不易形成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水平气流北半球南半球垂直气流天气举例台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秋高气爽天气42、气旋易形成锋面——锋面气旋①画出低压槽;②低压槽线上气流以为主,易形成锋面。3、锋面气旋如右图所示:①此天气系统为(南或北)半球的。②分析ABC三地风的风向:。③分析DE两地天气状况:。并分析C未来的天气过程。。4、画出南半球锋面气旋的锋面。【点拨】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画出高压脊、低压槽,并讲解锋面气旋的特点,并完成上述学案上的3与4题。归纳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的异同。(四)当堂检测【百度文库】=1打开链接,完成课堂检测中的题目。(五)课后延伸【百度文库】打开链接,完成题目2、3、9、10、11题。六、教学反思这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学5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再加上互联网搜索的帮助,更增加了课堂的生动和高效,有利于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本文标题: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8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