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为书记。A.书记处董必武B.中央局毛泽东C.书记处李大钊D.中央局陈独秀2.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中,恰当的一项是()。A.发文字号,是制发机关按顺序编列的公文代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B.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C.附件是补充说明正文的依据材料,通常与主件分开装订D.印发日期是指公文的生效日期,一般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3.以下不属于公文的发文办理的环节是()。A.审核B.用印C.拟办D.签发4.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的思想。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5.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A.同一性和斗争性B.运动性和静止性C.时间性和空间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参考答案:1.D[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3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2.A[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由发文机关、事由和公文种类组成,这是公文的常用标题,在公务活动中,拟订公文标题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不同的处理: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由事由和公文种类组成;省略了事由,由发文机关和公文种类组成;只写公文种类。附件是公文的附属部分,起补充说明或参考印证的作用,附件应放在公文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与正文一起装订。成文时间是公文生效的时间,印发时间是为了反映公文的生成时效,一般略晚于领导签发的时间,应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3.C[解析]发文处理主要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收文处理的一般程序为:签收、登记、拟办、批办、传阅、承办等。4.B[解析]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可见王守仁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5.A[解析]属于哲学知识,矛盾即对立关系,矛盾对立双方存在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基本关系就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客体指()。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C.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D.客观存在的所有事物的总和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A.哲学的基本问题B.区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基本问题C.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D.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下列有关剩余价值的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剩余价值不是从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在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B.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产生的那部分剩余价值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4.下列有关新民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为:无产阶段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毛泽东指出,要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C.新民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段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D.新民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5.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阐明了()是中国革命三个基本问题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根据地建设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D.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参考答案:1.B【解析】辩证唯物主义是以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为客体的。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2.C【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3.B【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4.B【解析】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5.C【解析】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系统地阐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1.在()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它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报告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的基本任务,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A.党的十一届三全会B.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2.()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灵魂,也是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主线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建设小康社会C.科学发展观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实质和关键就是要求()。A.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B.对商品经济进行重新认识,明确在中国到底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C.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吸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教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A.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B.所有制问题和分配问题C.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5.党的十六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C.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增效D.坚持和完善社会义民主制度,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参考答案:1.C【解析】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正式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2.A【解析】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也是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主线。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3.A【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4.C【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一直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5.B【解析】十六大报告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今后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1.下列有需求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消费者的偏好B.奢侈品的需求较富有弹性,而低档商品的需求较缺乏弹性C.替代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对本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D.互补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购买本商品的数量就越少2.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是国际贸易的三个基本理论。其中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A.大卫·李嘉图B.亚当·斯密C.休漠D.梅奥3.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为对象的宏观核算。A.资金实物流量B.国民收入C.社会再生产D.国内生产总值4.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其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B.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金融的全球化C.其内容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还包括流通、金融、科技和文化领域D.其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5.下列对行政执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行政执行是实现决策目标的活动B.行政执行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控制C.行政执行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团体D.行政执行活动本质上是对未来行政管理活动作出的一种反应参考答案:1.A【解析】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和消费者数量等。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商品的自身价格。?2.B【解析】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地域分工说,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3.C【解析】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对象的宏观核算。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4.A【解析】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所以A项说“其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不正确。5.D【解析】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的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的目标的过程。D项“行政执行活动本质上是对未来行政管理活动作出的一种反应”不正确1.决策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A.发现问题,确定目标B.调查预测,拟订方案C.评估优选,确定方案D.实施方案,修正完善2.在字体字号的选用上,公文的正文一般用()。A.三号仿宋体字B.四号宋体字C.小四号楷体字D.五号黑体字3.()用以说明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和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A.尾语B.版记C.附注D.附件4.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是在()。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5.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经济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下列属于西部地区的是()。A.山西、云南B.青海、江西C.内蒙古、广西D.四川、湖北参考答案:1.C【解析】行政决策由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评估优选、实施完善等一系列彼此衔接的环节构成。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评估优选、确定方案。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2.A【解析】公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正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导语、正文主体与结语,在主送机关下一行书写,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3.C【解析】附注是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如需解释的名词术语,或者是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4.B【解析】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的封建社会中的基本政治制度。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5.C【解析】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1.一经颁布,其他人都丧失申请权,行政主体也不得再行颁发,这类许可证被称之为()。A.永久性许可证B.排他性许可证C.独立性许可证D.无条件放弃的许可证2.光彩夺目的金刚石的化学成分与下列的()一样。A.铅B.石墨C.玻璃D.琥珀3.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空间释放出大量高速运行的(),它们可能对短波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造成严重的影响。A.带电粒子流B.热气流C.电磁场D.陨石4.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国家科委组织实施了()。A.星火计划B.火炬计划C.丰收计划D.燎原
本文标题:常识判断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8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