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干部理论考试复习思考题
1干部理论考试复习题答题要点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主要体现在: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丰富内容。党的十七大把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形成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创造,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所形成的2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初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观点,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1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关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运用科学社会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而形成的、真正科学和现实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发展和理论上的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了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了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坚持了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了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了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坚持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方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我们说中国特3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真正获得了生机和活力。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指出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又准确把握时代新变化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一系列新的思想成果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各项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6.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4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7.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8.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0.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一,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立于不
本文标题:干部理论考试复习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9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