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财税金融审计-广州开发区--档案信息网欢迎您!
1财政国资【概述】2004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05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1.7%,超收1035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53590万元增长13.9%。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与市的各项体制结算收入2365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含结转使用支出7188万元)7223万元,财政总收入91936万元。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567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6261万元;减去需结转下年度使用支出6185万元,净结余76万元。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是年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财政体制调整,受广州市停止执行对黄埔区共享收入增量分成10%优惠政策的影响,留区收入减少6500多万元;税务部门查补和一次性税收留区收入3000多万元;教育、科技、林业等支出符合有关法定要求。区财政部门面对上级财政政策调整等,与税务部门实行横向联系,共享涉税信息资源;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督促执收执罚部门抓好非税收入;争取到市转移支付资金比年初预算增加2600多万元。面临的主要问题:面临还债高峰,债务负担较重,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问责有待进一步加强。【优化支出】2004年,区财政局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压缩一般性支出,保证人员工资、政权运转,相对集中资金保障重点工作开展。全年社会保障投入284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19.1%;确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其中投入教育20936万元,比年初安排增加1429万元;公检法司投入15317万元;筹措资金偿还原农金会欠款10206万元,调剂1300万元偿还历年基建工程欠款;安排220万元支持街道文化站建成为省级达标;投入210万元支持社区居委会用房建设;安排150万元创建全国卫生城区,通过省有关部门的考核验收。【财政改革】2004年,区财政局改革部门预算,按需要细分公用支出项目并调整标准。首次运用“二上二下”的方法编制2005年部门预算,并明确将固定资产投资、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林业、水利等5个重点项目支出和区教育系统、区公安分局、区卫生局等8家单位的部门预算提交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提出《黄埔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制定多项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试行集中支付,进展顺利。【财政监督】2004年,区财政局成立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健全评审制度。全年办理工程预结算评审130宗,送审10888万元,核减1811万元,核减率16.6%。全年按《政府采购法》采购6077万元,节约资金632万元,节约率9.4%。把原镇村及移交给黄埔区的广州石油化工总厂中小学等19家单位纳入区会计结算中心管理。赋予结算中心履行国库集中支付职能,2发挥财政监督作用。【国资管理】2004年,黄埔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一是完善制度,规范公有企业经营运作。制定《黄埔区公有企业资金封闭运行方案》,明确区属公有企业资金实行收支分户管理、封闭运行。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资金支付的层级管理审核监督制度,对企业实行收支分户管理,监控企业资金流向,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推进区公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工作,完成粮食、环卫、建设系统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裕公司等9家单位的改制工作;分别向广州市客轮公司和广州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移交长洲渡车船和黄埔有线电视网络;完成对供销系统和黄埔建筑设计院、长洲水电安装公司等12家企业的资产核准。三是把好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核定各类资产转让价格、核实企业对外的债权债务数额过程中,为区挽回损失648万元,增加收益814万元。【会计管理】2004年,区财政局开展文明办证窗口活动,印发4000多份宣传资料,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申办、变更及档案调动等业务1118项914个;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会计人员4120人次。在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方面,首次成功申请到市拨付外商投资环境建设补助资金200万元,用于埔北路道路建设;做好解释说服工作,敦促87家外商投资企业补交“场地使用费”。5月,组织本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考务工作,在黄埔区港湾中学设考点,16个试室,481人报考;11月,组织下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970人报名,其中:初级578人、中级392人。【队伍建设】2004年,区财政局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与财政改革和发展事业结合起来,围绕“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目标,突出“上下联动,营造浓郁的氛围;开诚布公,找准存在问题;狠下功夫,确保整改成效”三个重点,把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等各项工作与开展“远学任长霞、近学冯尚益”、“争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等活动结合起来,全面完善并出台各种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35项。促进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及财政管理水平,得到区行风评议团的“满意”评价,无记名投票结果为29票满意,1票基本满意,满意率96.7%。通过竞争上岗,提拔使用10名干部,充实中层干部队伍。2004年被评为“区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财政系统信息工作一等奖”、“2004年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意见优秀承办单位”。【区财局基本情况】2004年初,区财局内设6个科室1个中心(办公室、预算科、监督检查科、国资管理科、会计管理科、采购管理科、区会计结算中心)。7月,成立黄埔区财政投资评审3中心,为科级自收自支单位,设事业编制5名。10月,增设国库科但不增加人员编制;区会计结算中心加挂区国库支付中心的牌子,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下设审核科、资金科、会计一科、会计二科。年末,区财局在职27人,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20人、大专3人、中专及以下2人;有职称的:中级10人、初级8人。区会计结算中心在职40人,其中:本科21人、大专16人、中专2人、高中1人;有职称的:中级7人、初级22人。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职4人,有职称的:中级3人、初级1人。【区财政局领导名录】局长:郑卓文(2003.6~)副局长:卞玉兰(2000.5~)麦耀东(2003.12~)结算中心主任:陈国清(2003.10~)(邓国锋)国家税务【概述】2004年,黄埔区国家税务局组织税收收入15.7亿元,比上年(下同)增收32642万元,增长26.13%,完成广州市国税局年度任务的116.81%。其中:中央收入11.3亿元,增收27623万元,增长32.18%;省级收入7970万元,增收2732万元,增长52.16%;市库收入3.6亿元,增收2287万元,增长6.75%;形成地方财力25688万元,减收1744万元,下降6.36%(剔除分成比例下调及免抵调收入不在国税收入反映这些因素,实为增长22.54%)。另外,涉外税收收入84995万元,增长11.33%,占该局税收总收入的53.91%。6月初,该局新办公大楼基建项目及二次装修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6月14日,迁入办公。【征收管理】·实施属地管理·5月,区国税局按照“便于管理、利于监控、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实施属地管理新征管模式。各管理分局按属地分设,内部采取分类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方式,管理员管事与管户结合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创新协作机制,在分局管理组内部按管户类别设主办人(A角色)、协办人(B角色),工作考核及绩效管理实施责任“捆绑”,解决管理缺位问题,执行管理员制,加强内部监督与促进,增强廉政意识。各管理分局管辖范围:第一管理分局:负责经管鱼珠街、长洲街两个街道办事处行政辖区内的所有纳税人(涉外企业除外)。具体包括黄埔大道、港前路、荔香路、大沙西路,蟹山西路、鱼茅路,中山大4道,广东装饰家居广场、亿恒市场,鱼珠街、鱼珠码头、鱼珠市场、蔬菜公司、石岗村、茅岗路(茅岗路沿路)片区,茅岗村委(坑田、城门、坑头、村委、井爱、元贝)、珠冶(珠冶、本田厂、广汽、大沙镇工业区),长洲岛(长洲、深井、坪岗、岗咀、梅园、红梅)。第二管理分局:负责经管大沙街、黄埔街两个街道办事处行政辖区内的所有纳税人(涉外企业除外)。具体包括广新路、中山大道、广深路、新溪村、公园西路,港湾路,丰乐路、怡丰围,下沙村、怡园小区,大沙购物城,珠江村、荔园小区、荔香路东侧、海员路、大沙西,大沙东、盛景大厦、黄埔商业城,一村、二村、三村、五村,镇东路、三多路、大沙北路、泰景小区、体育路、乙烯路、姬堂村,横沙村、横沙商业城、沙边街片区,港湾北路、港湾西四街、大沙东农副产品市场远洋,港前路、机关村、东苑、悦涛雅苑、怡港花园、乐苑、银丰。第三管理分局:负责经管文冲街、红山街、穗东街三个街道办事处行政辖区内的所有纳税人(涉外企业除外)。具体包括文冲、开元、石化东、石化南、石化北、海安,广深路南、广江路,广冶商业街、双沙工业区、耀华西街、华坑路,文船东、文船北、文船西、航专、火电、广冶菠船、远航钢、黄埔电厂,庙头、南基、夏园、南石市、开发区秀丽小区。第四管理分局:负责经管全区所有涉外企业。第五管理分局:负责经管荔联街、南岗街两个街道办事处行政辖区内(不含笔岗村)的所有纳税人(涉外企业除外)。具体包括南岗、沧联村、二海四海生活区、沙步、省电力一局、四航局、海地、南岗头、南岗圩、云埔工业区东诚片及南岗片、东兴粮油市场。·推行个体商业户电脑定额管理·黄埔区国税征收是全市国税系统的试点单位,1月起,该局对区内个体商业户全部采用电脑定额管理系统确定“双定额”。准备工作充分,试点工作取得好的成效:一是对商业个体户实行“双定”管理,逐步平衡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为地方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的良好税收环境;二是规范个体双定户的税收管理,减少人为因素,促进廉政。电脑定额管理试点成功后,在市国税系统内全面实施。·实施纳税评估制度·纳税评估是税务部门依据掌握的经济、技术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资料核查、实地查验等方法,细致的分析评估纳税户生产经营情况和纳税申报真实性,发现涉税疑点,纠正纳税差错,并按照税法规定做出纳税调整处理的过程。纳税评估办法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稽核管理、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评估、企业所得税亏损企业评估、涉外企业审核评税。2004年,区国税局重点稽核以运输发票抵扣税款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及所有零负申报的一般纳税人,其中问题企业涉及运输发票金额280余万元;专项稽核5检查废旧物资经营企业、农产品收购企业,在重点稽核农产品收购企业中,发现不按规定开具收购发票金额658.79万元,进项税额转出补缴税款85.64万元。同时,该局评估137家亏损企业所得税,调减63家企业亏损额166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4万元,合计调整金额210万元。此外,继续对涉外企业审核评税,全年审核评税77家涉外企业,补缴税款233万,调减部分企业亏损额397万元,另将有关企业按要求移送稽查部门进行反避税审计。·以查促管、扎实征管基础、统筹专项工作·8月中旬,该局制定实施《推进以查促管、扎实征管基础、统筹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一是根据稽查局反馈的案件查处问题及改进建议,优化管理工作流程、制度和办法,解决内部管理缺位,建立稽查与征管部门互促、互动的良性机制。二是对2731户纳税人逐户巡查巡管,及时掌握各类纳税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行业规律,及时更新与完善征管基础数据资料。三是日常征管与统筹协调各类专项工作同时开展,提高工作质效。通过上下联动,以查促管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及时修补征管漏洞。截至2004年12月底止,巡查纳税人2056户,占75%,其中发现存在问题的纳税人384户,占已巡查19%。该局及时对问题企业作出处理,及时修补征管漏洞;二是实现税源调查日常化、常规化,各管理分局及其管理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和税源变动情况,根据纳税人经营情况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监控措施;三是净化征管数据。以查促管工作开展4个多月,已发现征管软件内245户纳税人的基本资料数据与实际税登资料不一致,项目包括银行账号、财务负责人、办税员、联系电话等信息,该局已上述纳税人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敦促办理变更手续,同时及时维护更新与完善相关征管基础数据。·落实出口退税新机制·是年起,国家再次
本文标题:财税金融审计-广州开发区--档案信息网欢迎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