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货币供给第一节货币供给及其特性•货币供给通常是指一定时点上经济活动中货币的存量。•货币供给量包括存款量和现金发行量,它是银行体系信贷收支的结果。一、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实际货币供给就是指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二、货币供给的特性•金属货币的供给是个外生变量,在流通中,金属货币的数量始终保持与货币需要量相一致,具有自动调节作用。•他的内生性在于取决于商品流通对货币流通的需求,货币流通要适应商品流通需要。•信用货币的供给不完全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中的通货和银行准备金具有较强的内生性,政府只能影响它。凯恩斯认为:中央银行只要控制负债规模就能控制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量。信用货币可通过政府政策灵活调节利率来适应对经济发展需要。弗里德曼认为:基础货币供给由政府决定,法定存款准备率由政府规定,超额准备率取决于商业银行,流通中现金由社会公众决定,政府不能控制。第二节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是指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根据基础货币的定义,可用公式表示为:B=C+R•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基础货币,无论是流通中的现金,还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实际上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商业银行的存款或超额准备金是扩张信用的基础。•货币乘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变化量与基础货币变化量关系的系数,即:BMmCRCDC+R=基础货币C+D=货币供给量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不能够创造货币。•狭义货币的乘数公式:trrec1cmtd1(四)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与货币乘数的关系分析•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向变动关系ttr=RD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ddr=RD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向变动关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e=D超额法定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向变动关系通货比率•通货比率与货币乘数呈反向变动关系Cc=D定期存款的比率•定期比率与货币乘数m1呈反向变动关系•定期比率与货币乘数m2呈同向变动关系Tt=DM1=C+DB=C+R•m1=M1/B=(C+D)/(C+R)•R=E+Rd+Rt=E+Ed+Dt*rt•m1=(C+D)/(C+E+Rd+Dt*rt)(C+D)/DC/D+1•m1==(C+E+Rd+Dt*rt)/D(C/D+E/D+Rd/D+Dt/D)*rt广义货币的乘数公式:trrectc1mtd2•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1.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d、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t变动。这两个变量与货币乘数成反比变化2.超额准备金e变动。同上3.通货比率c。同上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t。在m1式同上,在m2式成正比变化第三节:货币供给决定因素•一、中央银行可操纵因素–1、基础货币•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及对银行贷款,增减准备金R与通货C。后者更受制于社会经济各主体对现金需求。–2、法定活期存款准备率rd与定期存款准备率rt•可完全控制,但威力大,弹性小。•二、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决定因素–超额准备率e的变动受商业银行意愿影响,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而不是中央银行,它只能起外部的影响作用。•三、工商企业消费公众的影响–1社会公众手持现金对活期存款比率c•收入财富的变化•市场利率高低•银行业的稳定•通货膨胀•2、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t–取决于公众对资产的选择•收入增加,t趋于上升,反之反是。•利率期限结构变动的影响,因为定期存款利息收入高而流动性差。•四、政府的决定因素–1、增税•影响经济活动,提高税收会使投资减少,贷款需求减少。–2、增发政府债券•社会公众用现金和活期存款购买债券,与用储蓄、定期存款购买增加的m1货币供给量影响是不同的。–3、改变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将购入的债券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会将已经减少的准备金增加。第四节内生与外生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量是外生变量,其涵义是货币供给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完全操纵的。•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其涵义是货币供给的变动是货币当局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内部的多种因素。一、外生的货币供给理论(一)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给模型:CDRD)CD1(RDHM•强力货币H=C+R,而H是由中央银行所决定的。•M由H、D/R、D/C三个因素决定的。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三部门共同行为决定。•但H的变动会影响准备金与通货变化,从而改变社会货币供给总量。•因而中央银行变动H就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力,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决定。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中的货币供给决定因素•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外生变量•商业银行存款与准备金之比——与货币供给量同向变动–银行体系可以决定这一比例–受制于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政策–经济运行状况也是影响此比例因素•商业银行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持有的通货之比——与货币供给量同向变动–首先取决于非银行公众–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以影响银行准备金和通货(二)卡甘的货币供给模型DRMCDRMCHM卡甘也同样认为,强力货币受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卡甘模型中货币的供给决定因素•高能货币——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外生变量•准备金比率——与货币供给量反向变动•通货比率——与货币供给量反向变动•美国货币供给变动的原因–在长期中货币供给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强力货币的增长–货币供给的短期波动主要因为通货比率的变动–准备金比率的变动主要因为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三)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为:k)gt1(rk1m乔顿模型中的货币乘数决定因素•通货比率(k):通货与活期存款之比——与货币乘数反向变动•准备金比率(r):准备金与全部存款之比——与货币乘数反向变动•政府存款比率(g):政府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与货币乘数反向变动•定期存款比率(t):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与货币乘数反向变动–与弗里德曼-施瓦茨、卡甘模型的区别•区分了狭义与广义货币,采用狭义货币定义•区分了受制于不同准备金率的不同类型的存款二、货币供给的内生理论–(一)新剑桥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不完全赞成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论•认为中央银行很难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设法规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如银行承兑的商业票据–很多非银行机构不受中央银行控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具有不对称性–其增加货币供能力大于其减少货币供给能力(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内生货币供给论–货币当局无法对信贷供应实行完全控制,货币供给量已成为一个内变量–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由金融机构活动决定的信贷及其创造的存款货币,是货币供给的发源地•通过金融创新可以相对地扩大货币供给量•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手段,通过扩大信用规模推动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货币供给新论——货币供给的“新观点”–(一)旧论的观点•将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中介严格区分开来•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够创造货币的金融机构,只有活期存款是支付工具。–(二)新论的观点–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供给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受制于人们的对贷款和活期存款的需求•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取决于贷款和投资机会以及银行新增贷款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对比–应用资产选择和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的决策行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均具有信用创造能力•非银行金融中介的某些负债同样具有支付功能,•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存在削弱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运用资产选择理论分析货币政策•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不再是货币当局可直接控制的外生变量–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控制手段应该改变•主张相机抉择政策,强调利率工具的重要性•将非银行机构的信用活动纳入金融监管范围之内–主张以更广义的货币定义作为理解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并以此来阐述复杂的货币供给决定机制第五节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Ms=Md–若货币供给的内生变量•利率可以作为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指示器•利率是货币均衡的自动调节杠杆–若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完全由货币当局决定,无利率弹性•货币需求仅影响利率,而不能通过利率机制对货币供给影响利率Mr0OMdMsMd'Ms'均衡利率下的货币需求利率Mr0MdMs货币供给外生下的货币需求二、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P269•如果货币供给全部转化为现实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则货币供求、总供求均衡•如果货币供给不能全部转化为现实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则货币供求失衡、总需求不足•三、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古典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学派的观点•货币供给的增加只能增加名义产出量,而不能影响实际产出水平–马克思的货币是“第一推动力”的观点•货币资本观:购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新)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