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
2012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教技处编制第1页信息技术会考必修部分知识要点一、信息技术基础(书本第一章和第七章内容)【知识点】(一)、信息、信息的载体及信息的特征1、能够判断哪些是信息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通常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判断信息的方法:(1)消息(2)载体且载体中有实际的内容意义(必须先有载体,再有内容意义)2、信息的4大特征,并能够进行判断(1)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了解该信息的载体是什么?)(2)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3)信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4)信息具有时效性。*(5)信息具有价值性。*(6)信息具有真伪性。(二)、二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局限于正整数能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①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但是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0,1,2,3,4,5,6,7,8,9,A,B,C,D,E,F)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③进位制的标识二进制B如:(110)2110B十进制D如:(110)10110D十六进制H如:(110)16110H2、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算机转换)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如(1101)2=1×23+1×22+0×21+1×20=8+4+0+1=13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如173D=(10101101)B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2012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教技处编制第2页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3、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及相互转换:位(bit):每个二进制数字就是一个位。它是存储空间的最小计量单位。如:二进制数字1101就需要占4个位。字节(B):每8个位构成一个字节。它是存储空间的基本计量单位。如1B=8b千字节(KB):1KB=1024B兆字节(MB):1MB=1024KBGB:1GB=1024MBTB:1TB=1024GB4、n位二进制表示多少个编码?如1位二进制可以有两种,0、12位二进制可以有00、01、10、11这四种3位二进制有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八种即每一位上的数字都有两种取法0、1n位二进制可以有2n种编码(三)、ASCII码和汉字编码1、ASCII编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码,该编码使用7位二进制数,由128(27)个代码组成,存储设备在存储ASCII码时,占用一个字节的右7位,最左位用“0”填充,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A:65a:97大小写相差:32ASCII码在计算机中存储时只占1个字节,即存储一个(英文)字符需要1个字节2、汉字编码①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常见的汉字编码有GB2312、GBK、GB18030,其中最常用的编码是GB2312,用2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②输入码是利用汉字的音、形或其他相关特征对指定汉字集编制的代码,包括: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等。③交换码用于各种数字系统之间的汉字信息的通信交换,又称区位码。在计算机中,用第一个字节标记区码,第二个字节标记位码。④处理码是计算机内部用于信息处理的汉字代码,也称汉字机内码。⑤汉字输出显示和打印的字形有两种表现方式:点阵方式和矢量方式,对字形的编码称为字形码。⑥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英文字符)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3、声音、图像与视频等的信息编码原理①位图所占空间除了它的像素点的个数之外,还与它的颜色种类的多少有关,表示颜色种类越多,色彩越逼真,储存的空间越大。图像存储空间的计算公式为:存储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个像素所需位数/8(单位:字节)。②、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越好,但是它的数据量也越大。声音存储空间的计算公式为:存储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8(单位:2012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教技处编制第3页字节)③、视频是由连续的图像帧组成,常见的有PAL、NTSC、SECAM等三种视频播放制式。(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语言的形成(第一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第二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第三次信息革命)1、信息革命电报、电话的发明(第四次信息革命)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次信息革命)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第六次信息革命)2、信息化社会: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信息、材料、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于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3、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4、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的发展趋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应用、人工智能继续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的一种趋势,出现了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数字地球和智能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一些新技术。(五)、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要理解有些行为是侵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授权的软件信息的安全:包括: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抵赖等五类安全服务。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有:个人密码保护、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系统等。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病毒的特征: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和爆发性防止黑客(Hacker)[人]入侵的做法,安装并启用防火墙(六)、网络道德规范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一方面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另一方面要文明上网,做到生活学习两不误。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2012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教技处编制第4页【知识点】一、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方法信息资源具有多样性,信息获取方法也具有多样性,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和因特网已成为当前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要求学会如何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实际运用中应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选择与之相应的信息获取方法。二、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1.网站的访问与浏览使用浏览器(IE)浏览万维网(WordWideWeb),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URL),访问相应网站来获取所需信息,通过超链接在不同页面间跳转。注:要浏览万维网必须遵守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输协议2.保存网页内容浏览网页时,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将网页中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甚至整个网页的内容保存下来。要求知道保存网页、网页上的图片的方法和步骤。访问网站的步骤:①、启动IE浏览器②、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http://可省略)③、按回车键或单击“转到”按钮保存网页的步骤:①、启动IE浏览器,浏览需要保存的网页②、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③、选择保存的位置和设定被保存文件的文件名的类型保存类型: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网上资源检索收藏夹使用浏览网页保存网络资源主题目录检索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来源与获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信息获取方法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评价的主要方法评价的主要方式评价的主要内容2012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教技处编制第5页其中:网页,全部(*.htm;*.html):可以保存网页中包括文字、图像、背景和超链接在内的整个网页的几乎所有的信息。若网页中有图像等,则会建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的名称为“网页名称.files”。Web档案,单个文件(*.mht):可以保存网页中的全部信息,但保存时只有一个mht格式的文件。网页,仅html:只能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超链接。文本文件(*.txt):只能保存网页中的纯文字信息3.收藏夹的使用让浏览器记住多个网站的地址,以便下次浏览,可将网址保存在“收藏夹”中,收藏夹中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整理。Windows系统中,默认的收藏夹的文件夹名称为“Favorites”。三、网上资源检索1、常用方法:搜索引擎、主题目录、元搜索引擎(不作要求)。2、搜索引擎一般包括两大核心技术:自动网页搜索技术和全文搜索技术。常用搜索引擎有Google、百度等。3、主题目录:它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各种信息按分类目录的方式组织起来,类目之间按照层次逐级细分排列,最底层由指向特定万维网网站或网页的超链接组成。四、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评价的主要方式:统计评价、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个人推荐。评价的主要内容:信息质量、范围、易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评价的基本方法:通常采用CARS列表法,即可信度(credibility)、准确度(accuracy)、合理性(reasonable)和相关支持(support)第三章信息的加工知识框架2012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教技处编制第6页一、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特征、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1、基本功能:计算,信息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完成的。2、基本特征:速度快、准确性高、存储容量大。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分析问题——寻找解题途径和方法——用计算机处理。二、字符识别与文字处理1、语音识别与OCR文字识别:将汉字输入到计算机里一般有人工键入和自动输入两种方法,自动输入又分为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和汉字识别技术的输入。OCR(光学字符识别):要对各种书籍或杂志上的文字进行编辑可通过扫描仪将其以图片格式保存在计算机中,利用OCR软件进行文字识别,转变为文本格式。如:使用OCR软件对扫描文件进行文字识别时,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对识别出的文字进行修改后保存文本文件②单击工具栏上的“识别”按钮,进行文字识别③在OCR工具软件中打开图像文件④在原始图像上,选取待识别的区域(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2、文档的编辑:常用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Word(微软)、WPS(金山公司)3、拼写和语法检查、批注、修订查找与替换自动更正:自动修正一般的打字错误,或用一些字符组合来输入某些符号拼写和语法检查:能分析文稿,并根据一套语法规则,指明可能的错误。信息的加工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现代信息加工处理文字、图表的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智能处理设计算法、体验编程文字、图表的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算法设计、编程体验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沿革网上数据管理数据库系统及其简单应用智能处理2012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教技处编制第7页批注:对选中的字、词、句或段落等,发表看法或提供建议。修订:修改文稿,但可以显示文稿修订前后的差异,对每一处修订可以接受或拒绝。三、表处理(主要以操作为主)1、公式、函数计算2、排序、筛选3、图表创建4、图表的综合运用四、图像处理(详细见选修部分)1、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或面积)的像素数,像素是描述图像的最小单位,数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颜色值由二进制位(bit)表示。位图是一种位映射的图像,用若干位来定义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颜色和亮度;矢量图
本文标题: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2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