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6届普通高中高三摸底考试【解析版课件教案】
第1页共12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6届普通高中高三摸底考试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6届普通高中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解析版课件教案)龙猫2016年1月26日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于婧怡8、谢怡然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古以来,文学的社会价值一直都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价值。纵观整个中西文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文学的社会价值一直都居于文学价值体系的重要位置,只是不同年代所承担的具体的社会责任有所不同。在中国,从先秦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宋代理学家的“文以载道”观,不仅强调了文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更是让其肩负起了兴国大业之重任。近代梁启超、鲁迅等人也都强调过文学的社会价值。在西方,以柏拉图谈文学的教育作用始,直至19世纪硕果累累、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文学,文学的社会价值在实践和理论中均备受推崇。美国的“废奴文学”即是典型代表,用文学的形式主张废除血腥、残暴的奴隶制,伸张人道主义和自由平等,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开展。在当下,新的社会问题、时代主题,又为文学的社会价值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精神活动,能够重塑人的价值观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形象生动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也能够多层次地把握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维度,这样既能以史为鉴,又能充分认清当前社会基本问题;文学的认识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它并非枯燥地为我们呈现当下的社会面貌,而是通过审美化的语言和艺术化的形象来展现时代风貌;文学能够带给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人能够将此转化为实践的动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化他人,从而更好地改造大众的精神世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也将会焕然一新。但近年来文学社会价值的地位却有所下降。随着大众传媒业的发展,以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介为载体的娱乐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文学的读者变少了,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文学渐趋小众化;文学创作本身在适应商业化、娱乐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忽视社会价值的现象。有些作家陷入盲目虚构和大玩文字游戏的怪圈,他们的文学创作完全脱离了时代和社会;有些作家则一味迎合市场需求,机械地生产出毫无道德内涵,仅是满足感官享受的媚俗作品;还有些作家为了快速适应商业化的运作模式,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效益。文学社会价值的时代意义和尴尬处境都决定了重申的必要性,那么应当如何重申呢?第2页共12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6届普通高中高三摸底考试其一,要关注时代主题并对其进行提炼和升华。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更替的,当代文学理应直面当下的各种社会问题。但也要避免把文学变为简单的、机械的“时代传声筒”,或仅仅只是对社会问题进行浅尝辄止式的报告和记录。恩斯特·布洛赫曾说:“不脱离时代而写作,并不等于按生活本身写作。”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书写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的社会面貌,故事中人物所展现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是具有永恒价值。即便放在当下,它的精神内涵也会继续砥砺人心、鼓舞大众。其二,积极推动文学的大众化。优秀文学是整个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并非只是少数人的独角戏。关注时代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学贴近人民生活,推动了文学的大众化。还要进一步将时代主题融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中去,扩大文学的受众群,让文学走入群众中去,表达人民心声,引起广泛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学教育、鼓舞、引导人的社会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文学的大众化并不是否认个性化。每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呈现方式必然不尽相同,风格的多样化是保持文学世界焕发多彩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其三,始终坚守文学独特的审美品性。关注时代主题和推动文学的大众化并不是让文学走向彻底的世俗化,甚至媚俗化。毕竟文学具有高于生活和不同于其他娱乐活动的审美品格,因此,坚守文学固有的审美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文学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中迷失方向。文学走向审美层次的情感表达、道德批判、人性净化等意义都能穿越时空界限,拥有永恒的价值,这也是文学社会价值和意义能够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原因。(选自《重申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文学社会价值的一项是A.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思考社会生活内容的重要性。学习时要思考,思考时要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迷惘和懈怠。(A项表述内容为学习方法。)B.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言之有物,要充分关注社会生活,并且反映人民的疾苦和统治者的残暴。C.巴尔扎克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人间喜剧》,塑造了吝啬鬼葛朗台这样的文学形象,把法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现状纳于笔下,成为不朽的社会画卷。D.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塑造了汤姆叔叔这个黑人形象,以他的人生遭遇来批判黑奴制度,这本书竟然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学有很多价值,如审美价值、民族价值、情感价值,但它的社会价值始终是十分重要的,不同时期的文学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尽相同。B.文学创作是精神活动,文学作品中要体现时代主题,反映社会焦点,这样才能重塑人的价值观念,改善人的社会生活。(B项无中生有,应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近年来文学社会价值的地位有所下降的原因是文学读者少了,有的文学创作本身背离了社会生活内容,有些作家愿意写媚俗作品。D.文学的社会价值是每个时代对文学的要求,但现阶段我国的文学作品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要求,因而全面深刻反映社会的作品很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第3页共12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6届普通高中高三摸底考试A.当代文学一方面要体现充满正能量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文学手法,通过塑造文学形象来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B.优秀文学往往是能够体现某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作品,而且是通过作家个性化创作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劳动成果。C.文学绝对不能媚俗化,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娱乐活动的审美品格,进入审美层次后,它就会拥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D.文学是作为一种审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尽管它需要突出时代主题,需要作家深入体验社会生活,但审美一直是最基本的价值。(D项表述错误,根据文意,文学的社会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发迹史翻译:李林婧8、郭佩君16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后代】,世为州郡冠族【大族】。父光,少雄武【英雄威武】,有将帅才略【才干谋略】。频有战功【立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对他很好】。轨性质直【秉性正直】,起家【发家、发迹,即初入仕时】事【事奉】辅【辅佐】城公。及【等到】武帝即位,累迁【多次升迁】内史下大夫,遂处腹心之任【处于心腹的地位】。军国之政,皆参预【参与决策】焉。从【随从】平【平定】并、邺,以功【因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进爵位】郯国公。中兴史1翻译:黄奕均8、张明洪秋16及【当】陈(南陈)将吴明彻入寇【入侵】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入侵】与(陈军)战不利,乃退保【退守】州城。明彻遂堰【堵截,堰塞】清水以【用来】灌之,列【排列】船舰于城下,以图【图谋、打算】攻取(城池)。诏【朝廷命令】以【任用】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率领军队】赴【前去】救。轨潜【暗中派人,派人潜伏】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木桩】,以铁锁贯【连结,贯穿】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欲密【偷偷,秘密地】决其堰【决堤,泄洪】以毙【困毙,溺毙】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率先逃跑】,得免【才免于一死,得以幸免】。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连同】器械辎重(zīzhòng)【辎重,古代军事中的用语,表示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并就【一并就擒】俘获。陈之锐卒【精锐部队】,于是歼焉【歼灭殆尽】。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轨性【性情】严重【严肃庄重】,善谋略【擅长计谋】,兼有【加上(……的战功)】吕梁之捷,威振【震慑】敌境,陈人甚惮之。中兴史2+别传翻译:蔡嘉洛8、杨家欢16宣帝之征【征讨】吐谷(yù)浑也,武帝令【命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一起跟从,协同带队】,军中进趣【通“取”,进止攻取】,皆委【委托】轨等。时宫尹郑译、王端并【一并】得幸于宣帝【受宣帝宠幸】。宣帝军中颇有失德【失德的事情,失礼的事情】,译等皆预【参与】焉。军还【军队凯旋】,轨等言之于武帝。武帝大怒【大为光火】,乃挞【tà,鞭打】宣帝,除【免去官职】译等名,仍加捶楚【痛打】,宣帝遂大衔【非常怨恨】之。及宣帝即位,追【弥补,挽回。《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郑译等复为近【重新恢复】侍。轨自知必及于祸【知道自己必有灾祸】,谓所亲【亲近的人,所字结构注意】曰:“吾昔在先朝,实申【重申,重复。“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社稷至计【这句话第4页共12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6届普通高中高三摸底考试意译为,实在是为了国家的大计】。今日之事,断【判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与敌国相邻】,欲为身计【要想为自己打算】,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损辱】。况荷【hè,原意是背负,这里译为“蒙受”】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以死报效】,岂以获罪于嗣主【获罪于宣帝。嗣主,继承王位的主公】,便欲背德【背叛】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决不作其他打算】。冀【希望,希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忠心】。”大象元年,帝使【派】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极力进谏劝阻】,帝不纳,遂诛之。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被戮,天下知与不知皆伤惜【悲伤惋惜】。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B.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加点词语是副词或连词做标记断句,其他看主谓。)D.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轨的父亲王光年少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对他很好。B.王轨善于谋略,在吕梁之战时,他暗施妙计,横截河流,断绝陈朝军船的退路,最终全歼敌军,大获全胜。(“全歼敌军”错误,原文是“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C.出征吐谷浑时,武帝把军队的进止攻取都交给了王轨等人,而出于国家社稷的考虑,王轨回来后还向武帝奏报了宣帝在军中失德的事情。D.宣帝出于个人仇怨而执意杀害王轨,即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也没有用处,天下人都替王轨悲伤惋惜。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5分)答案:(1)王轨性情严肃庄重,擅长计谋,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严重”、“善
本文标题: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6届普通高中高三摸底考试【解析版课件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5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