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安徽大学赴合肥市团队实践访谈报告
安徽大学赴合肥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访谈报告摘要:1、本次实践活动以“弘扬十八大精神、勤奋学习、深入实践、奉献社会,共创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为宗旨,以“关于合肥市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校园交通电力安全教育实施度的调研”为主题2、对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合肥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公司工程师的访谈记录整理及整合。3、分析总结关键词:中国梦交通建设电力建设基础设施自7月2日起,安徽大学赴合肥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调研合肥市交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校校园安全教育实施程度。团队一行先后走访了合肥市政府部门及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公司,并对其工作进行了深度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合肥市基础设施现状。访谈时间:2013年7月3日访谈地点: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公司合肥市供电公司一.针对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访谈1.合肥地铁线路规划中建设中经过农用地怎么处理?是否有考虑避免破坏哪些地点?未来沿地铁线附近地域有怎样的规划,这些规划会有哪些影响?2.地铁建设过程中如何保障安全建设的?建设过程中是否遇见技术方面的难题?是怎么解决的?3.合肥市交通高峰期一般哪些线路容易发生堵塞?采取了哪些措施缓解交通堵塞问题?效果怎么样?4.十二五期间,合肥水运将对航道,港口等进行怎样的投资建设,实现怎样的目标?这会对合肥产生哪些影响?5.环巢湖旅游大道的完工,对于俩市之间的产业集中带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在大道建设过程中生态治理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访谈记录:问题1:合肥市交通局工作人员: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是合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共设置了15个轨道交通枢纽,全长181.1公里。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征地的情况,途径农用地时需要征收,我们会与合肥市其他部门一起协调解决,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来履行赔偿职责和义务,让受到影响的农民得到妥善的安置和赔偿。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过程中,有关的各个部门,例如环保部门、规划局、以及市政部门等等相关的部门将一起协调妥善协商。对于文物古迹等等需要保护的地点,将会进行专门的评估工作,进行保护。合肥市现已开建地铁1号线和2号线,构成十字形主要架构。合肥地铁1号线中滨湖新区锦绣大道站地铁一号线地铁一号线(含)至云谷路站(不含),完成四站四区间土建工程,全长4.404公里。车站设计为地下负一层侧式站。1号线是一条南北方向的骨干线,北起新蚌埠路与汤池路交叉口北侧,终点在滨湖新区规划的广西路与遵义路交叉路口东侧,全线长28.7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置车站23座,其中五座换乘枢纽,项目总投资184亿元(含预留工程)。该线路覆盖主要客流走廊,联接合肥新站地区、老城区、新合肥站枢纽地区、滨湖新区北部次中心、滨湖新区启动区、滨湖新区CBD,为主城区与滨湖新区提供快速联系,预计在2016年底开通运营。2号线是一条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联系老城区、高新区、科学城,引导和促进高新区和科学城的发展。西起长江西路与长宁大道交叉口东侧,终点在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全线长30.06公里,共设置车站24座,全为地下线,其中有五座换乘枢纽,项目总投资145.31亿元。2号线项目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报批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地铁1号线和2号线路径众多商业中心等等。针对途径的商业中心将有可能建设商业中心的地铁入口,便于地铁站点周围的商业发展。建成后将大大推动合肥市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二:合肥市交通局工作人员:据我们了解,合肥市现行的挖掘地铁的都实行明挖修建的方式保证地铁修建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目前合肥市轨道交通公开对外招标,由承建单位进行建设和维护工作,因而在建设中遇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联系相关的建设部门。问题三:合肥市交通局工作人员:据相关了解,合肥市交通拥堵属于非流量饱和阶段的区域性局部拥堵类型,城市整体交通流量尚未达到饱和状态,常见的拥堵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潮汐型交通拥堵。这在全国各大城市均有显现,主要发生在交通高峰时段,带有明显的时段特征。在城市中心城区与外围环线间各主干道路或桥梁流量尤为明显。如市一环路和进入城区的几条东西、南北向主干道。(二)假日型交通拥堵。一般来说,在以双休日等公共假日内,城市交通总量相对减少,但在城市的某些重点区域路段内仍会出现交通时段拥堵现象,如中秋、国庆节日期间,老城区商业集中区和通向城市外围的高架桥与高速公路出入口。去年和今年五一、国庆等假日期间,十八岗高速出入口出现了出城和返程流量集中而造成的交通拥堵。(三)季节型交通拥堵。从全年情况看,城市内的交通流量在每年春节后至8月份之间的总量要小于8月份之后至春节前的交通流量,特别是在10月份至次年1月份的交通总量增长相对较快。(四)节点型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城市的某一重点区域内,主要由吸引交通流量汇集的城市设施或综合体造成,如淮河路步行街、省立医院周边的庐江路,万达广场周边的芜湖路,城隍庙大市场周边的淮河路,周谷堆农贸市场周边的屯溪路,安徽大市场周边的铜陵路等。(五)突发型交通拥堵。主要由于道路施工、交通事故、恶劣天气和其他突发事件,原有路网格局和通行条件发生突然改变,形成交通节点或使原有流向发生改变,一般遇到大雨、雾霾、冰雪天气均会出现拥堵。如我市一环快速路沿线,由于道路通行能力较强,对市民交通出行具有极大心理诱导,导致流量趋于饱和,一旦发生事故车辆很快积压,形成拥堵。如今年中秋节前的北一环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短时间内造成整个北区并很快蔓延到全市,造成大面积交通拥堵。(六)区域型交通拥堵。合肥市一环路及老城区,城市布局、路网结构等原因,流量分布不均,交通流量集中于城市某个区域或部分主要道路,导致部分区域交通拥堵严重,而其他区域内交通流量相对较小。(七)秩序型交通拥堵。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较为淡薄,加之停车泊位、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三小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较为普遍,机动车乱停放现象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如徽州大道及老市政府广场周边。通过长期的调研和智能交通系统分析,我们总结出合肥市以下几个容易引发交通堵塞的路口,有铜陵路(巢湖路-淝河路)路段(由北向南方向)、东二环淝河路交口(由东向西方向)、徽州大道(芜湖路-南一环)路段南北双向、芜湖路(宣城路-孝肃桥)路段、望江路(宿松路口至第三人民医院)路段瑶海大队芜湖路巢湖路交口;蜀山大队长江西路高架桥(青阳路-合作化路)路段、金寨路高架桥南一环出口、新站大队瑶海家具批发大世界周边(东二环、北二环与振东大道交口)(受合裕路、长江东路封闭施工影响)、安徽大市场周边(铜陵北路、站前路与临泉路交口)、新亚汽车站周边(北一环、凤阳路、站西路交口);经开大队早晚高峰时段金寨路与芙蓉路口、金寨路繁华大道路口。合肥市的交通问题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交警部门也采取了诸多的措施来避免交通拥堵的产生,例如:(一)道路交通涉及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层面,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规划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从宏观上、硬件上解决道路通行中存在的需求问题,使没有路但需要路的地方有路,使不能满足需求的路满足通行需求,使存在交通隐患和功能错位的路得到完善。管理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的手段。一方面能弥补规划和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一种信息的收集,通过管理力的施加,检验规划和建设是否合理。因此,公安交管部门不仅要积极参与道路规划、建设环节,而且要不断地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将交通管理需求体现并贯穿并影响到规划和建设环节中。(二)着力解决道路功能设计和建设中的缺陷,不断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每一名交通民警都在做交通问题的诊疗师和解决交通问题的土专家,通过日常巡逻管理、查纠违法、处理事故等工作,善于发现、总结和分析道路功能设计和建设中的缺陷、隐患,在该自身做的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应通过合适的渠道反馈到规划、建设部门进行补救治理。当前,我市要进一步完善交通组织优化工作的三项制度和七项措施,即业务调度会制度、信息汇总报送制度、与政府其他部门联动协作制度;采集基础信息并找准问题症结,形成微观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概要,完善微观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区域性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区域性优化方案的仿真及效果评估和分层采取交通组织优化措施。(三)合肥市正在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道路交通智能化的高水平建设与日常工作的有效应用,将成为现代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实现途径。合肥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良好开端,总体规划、分布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智能化指挥控制平台为基础,逐步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适合于合肥市道路交通特点的、具有高效快捷的交通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改善合肥现有路网上的交通运行状况,提高道路的有效利用和道路通行能力,减少道路的交通拥阻程度、交通事故,并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率。(四)不断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规范交通出行者通行行为。交通执法是公安交管部门的首要职责。在现阶段出行者交通意识普遍不强的情况下,必须坚持严管措施,不断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力度,强制入轨。通过坚持不懈的整治活动,逐步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以良好的交通秩序保障道路通行效率与安全。(五)合理布建城市停车场,调节平衡静态交通环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啊,可以分三个层面推进停车系统化建设,缓解停车矛盾。一是对道路临时停车点进行系统化布局,兼顾动静态交通需求,减少相互干扰。二是加强公共、专用停车场管理,协同规划、城管等部门全面清理挪用、占用停车场行为,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专用停车场对外有偿服务。三是建立停车信息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有效对接,逐步完善全市停车诱导服务系统,提升停车场利用效率。(六)强化交通信息诱导和应急控制,提升交通管控水平。继续强化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工作,加强对交通警情、交通事故等数据的分析研究,以情报信息主导和支撑警务。建立以交通控制中心为主的交通信息实时发布平台,形成交通广播、电视、网络和电子诱导屏多位一体的信息发布系统,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改革和完善勤务模式,提高路面疏堵管控和应急处置效率,探索由站点、巡线和定时、定岗向网格化、区域化以及错时布警、以巡为主的路面勤务管理模式转变,科学摆布警力,推动建立网格化、动态化、等级化和扁平化的现代警务机制。我们市政部门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采取以上叙述的诸多方式,合肥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现在除了上下班高峰期少部分路段存在拥堵现象以外,合肥市的交通基本上畅通无阻。问题四:合肥市交通局工作人员答:合肥市开始规划滨湖新城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打造水陆空交通枢纽地位。新的时期面对新的一些挑战和问题,合肥市正大力推进相应设施的建设,集中开发巢湖一带水域。合肥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也是安徽省九大内河港口之一,位于省会合肥南淝河畔,是皖中地区最大的水路货运集散地,年吞吐量为500多万吨,航道等级为三、四级,可常年通航千吨级船舶。达武汉、宜昌、重庆等港,下至苏、浙、皖、沪等省(市)的腹地港口,并且通过江海联运由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等港进行进、出口中转至合肥或宁波、厦门、广州等东南沿海各大港口及世界各地。合肥港现有合肥新港、大兴集港、肥东撮镇港、肥西县上派港四个港口作业区。全裕线合巢段(合肥--巢湖)航道已创建成省级文明航道。据我的了解呢,合肥港综合码头建成后,将结束合肥港长期以来没有集装箱码头的历史,合肥地区的集装箱货物可从水上直接运抵上海,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合肥港将投资近亿元建设集装箱码头,这是合肥市在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这一历史时期,省、市交通部门作出的又一重要战略。合肥港建设集装箱码头计划各建设一个1000吨级泊位,集装箱运量为201
本文标题:安徽大学赴合肥市团队实践访谈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5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