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1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A.文艺复兴B.郑和下西洋C.新航路开辟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原因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B.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这段话体现了大久保利通主张:①民富则国强②政府扶持经济发展③以工业立国④引进西方科学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B.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C.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5.下列图表中,最能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6.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B.英国都是战胜国C.美国都从中获利D.日本都是战败国7.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相似之处有①大国强权政治明显②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④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8.1924年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琳娜要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她在国外工作的父亲。她在写信人的地址栏中应该写的国名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9.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是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B.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0.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德意志)四国在1750年到1900年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2二、组合列举题(每空1分,共10分)11.宣言是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1)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了《》,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3)二战期间,为共同对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了《》。1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1)他创作了“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他是;(2)1938年,在慕尼黑会议上,英法“饮鸩止渴”,将一种政策推向顶峰。该政策是;(3)194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决定二战之后组建联合国。该会议是。13.指出在下列时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大事。(1)194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5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6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9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1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1)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改正:【】(2)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创作了《格尔尼卡》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改正:【】(3)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成立了联合国,这是人类第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性组织。改正:【】(4)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改正: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15题10分,16题10分,共20分)15.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材料二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三3(1)材料一所指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是通过什么途径?(1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试举一具体事例。(2分)(3)材料三中,美国经济实力一度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以上,请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3分)(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2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庆典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苏联的卫国战争互相配合,两国军民并肩作战,共同谱写了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壮丽凯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中苏军民并肩作战共同反击法西斯侵略的具体表现(不少于两点)。(2分)材料二:根据材料二各举一战例说明中国和苏联如何沉重打击了日本和德国法西斯侵略者。(4分)4答题不超过此线(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了深厚的友谊,如今中俄关系正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请你为推动中俄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两点建议。(2分)五、分析与探究(12分)17、改革创新,谋求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就这一专题开展相关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苏俄纠错】材料一(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1)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1分)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1分)创新之处在哪里?(2分)【美国出路】材料二(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l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西方经济的崩溃”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2分)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学史明智】(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国家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至少两点)(2分)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初中2016届初三第四次月考5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ACADDCBB二、组合列举题(每空1分,共10分)11.(1)《人权宣言》(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联合国家宣言》12.(1)德莱塞(2)绥靖政策(3)雅尔塔会议13、印巴分治;古巴革命;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14、【×】(1)把东亚改为远东【√】(2)【×】(3)联合国改为国际联盟【×】(4)马歇尔计划改为杜鲁门主义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1分,15题10分,16题11分)15.(1)蒸汽时代;(1分)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1分)(2)殖民掠夺;(1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只需答出1个)。(3)原因: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或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力开拓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革新生产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3分)(4)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文明间应增进对话,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才能有效降低战争风险,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福祉等。(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16.(1)中国军民从1937-1945年英勇抗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有力地支持苏德战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2分)(2)中国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2分);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彻底粉碎了德军的侵略计划(2分)。(3)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或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2分);中俄双方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中俄双方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努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2分)五、分析与探究(12分)17.(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1分)新经济政策;(1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2分)罗斯福新政;(2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3)政策调整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分)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等等。(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标题:安徽省宿州市宿城一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6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