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完成了文化人类学作业刘英钟doc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民俗学理论开课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学科专业民俗学学号2015210047姓名刘英钟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任课教师文化人类学交稿日期2016年3月1日成绩评阅日期评阅教师签名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文化人类学读书报告一、人类学与《乡土中国》的对比学习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美国学者霍尔姆斯首先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概念。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人类学的奠基者:拉菲托《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作为一名刚入门人类学的学生,本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解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和演绎过程,分别对之概要梳理,意在增进认识。学了人类学之后,我是这样认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的一门学科。它和民俗学不一样,民俗学研究的是人的生活,而人类学则更多关注人的文化的整体性。最近我读了一本费老的《乡土中国》,感触很深刻。该书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在此书中,费老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乡土中国》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一个概念。是一个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比如下面会讲到的讲人情,攀关系,这些社会现象。我也觉得研究一个事物时候,不仅要从它的起源,而且从它的概念去研究也是蛮重要的。首先,我先做专题式理解,然后去分析。我不知道我这样去写对不对,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老师指正。《乡土中国》主要讲了以下几个专题:乡土特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在这几个专题中,家族和文化人类学相关很密切,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在人类学里面家族就像一个部落一样,拥有宗教信仰,政治,文化,教育功能。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用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生儿育女,也就是延续生命。在传统的社会里,家族就是由父系血缘亲属关系结合而成的社会群体。这种群体就是以家庭为基础的,通常拥有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家族的职能主要有这几点:第一,提供消费与生产。第二,生儿育女。第三,维持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第四,家族不仅有提供社会生产的基础,而且还有一定的社会义务。在家族里面最重要的是亲属称谓了,在传统的社会里,称谓的重要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只用空话来抹杀这一如此广泛的流行制度的意义”石应平《中国民俗概论》“父亲、子女、兄弟、姐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亲属称谓是反映人们的亲属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亲属,是指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亲属的分类有直系血亲,旁系血亲,直系姻亲,旁系姻亲。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研究亲属称、称谓的方法:一种是类分法,一种是叙述法。类分法的特点:不标明亲属是父系的或母系的,不标明亲属是直系的或者旁系的,不标明亲属的排行顺序。叙述法: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分明,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分明,标明辈分以及长幼顺序。在《乡土中国》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在结构原则上是讲究伦理,还有差序格局,也就是有等级的。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还有就是讲究辈分。这里的辈分就是称呼,这时乡土社会的传统,不能乱套的。其次,从人类学角度来说,家就是一个氏族,如果再大一点就会部落。为什么亲属称谓在乡土社会里面这么重要呢。原因有这几点:第一、谓关系制度可以找到自己的家族的起源。摩尔根在研究易洛魁中发现的亲属制度和美洲的印第安人的亲属制度一样,他能确定美洲印第安人就来源于易洛魁。第二、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了家庭形式。家庭形式有五种:1、血缘家庭,主要特点就是乱婚,嫡系与旁系。二、伙婚家庭,主要特点是若干嫡系的姐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或者若干的嫡系的和旁系的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妻子婚配。三、偶婚制家庭,主要特点是一对配偶结婚而建立的家庭,但是只有彼此同意同居时候婚姻才生效。四、父权家庭,主要特点一夫多妻。五、专偶制家庭,主要特点一夫一妻。我觉得中国的传统社会的家庭模式比较符合专偶制家庭,不过有些少数民族还是有一夫多妻。除了家族和人类学密切相关以外还有一点也和人类学相关,那就是礼治秩序。礼治秩序讲究的是传统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仁,克己复礼为仁。比如这段话: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大概意思就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教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愿意按照先生的话去做.由此看来儒家文化重视信仰。在乡土社会中,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比如成年礼,还有结婚礼仪等,都表明了农民的信仰问题,只有这样去做,才能符合传统,吉祥平安。儒家思想已经触及到农民的内心世界,但农民的内心世界还有其他的丰富内涵。在民间有一种叫叫魂的仪式,如果人死之后得把他的魂魄叫回来,如果叫不回来说明人已经死了。这一种说教在民间,不管是农民还是官府,都会为这种仪式所恐慌。又比如:孩子成年后,需要戴玉佩,以及修发髻,人们会觉得这孩子有修养,有礼节。这种意识,在人类学上称作集体意识。人类学早期有关集体心态的研究,比如列维—布留尔等人,忽略了许多不同层次的差异,他们只是从个体身上寻找集团中其他人的共同信仰。在人类学上,人们的信仰主要表现在宗教上。农民社会对民间信仰和宗教的感觉是一样的真诚,但是宗教师和农民信众的关怀是不一样的。韦伯认为,乡民试图具体应用宗教去解决生活问题的倾向实在是非常现实,缺乏宗教专家追求的伦理合理化和高层次的意义。乡土社会的农民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接受新的观念和仪式。所以,在乡土社会长久的保留传统仪式,而大的社会宗教体系在乡土社会生存空间很小。比如祠堂祭祀活动仪式,即使现在社会结构变迁,但是它还是存在乡土社会。特纳的仪式阈限、交融理论就说明了仪式可以达成的一切信奉者之间的平等和情感交融的反结构状态,社会的紧张状态于是可以消除。最后一点就是乡土本色了,在一章里面主要讲的是乡土社会的生产,农民的生产主要是小农经济,一种稻作文化。在《乡土中国》里面有一段话:“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来说有下面这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乡土社会确实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乡土乡土,根本离不开土,土地是农民的生命。土地在哪里,农民就会在哪里生根。这种小农经济在中国拥有雄厚的基础,那为什么不给我们的经济带来经济效益。可以用人类学上“内卷化”理论来理解这个现象,人类学家吉尔茨研究印尼爪哇稻作经济时发现,即在那里具有生态的稳定性、内向性、人口快速增长、高密度耕作的情形下,边际报酬收缩的现象称为“内卷化”。中国解放后的情况实际上是解放前6个世纪中同样的状况的缩影,农业产品的扩展足以赶上人口的急剧增长。其实这种小农经济虽然没给社会带来多大的效益,但是它本身有自己的经济规律。历史上的苏联的解体农庄和中国的人民公社的农业变革之所以失败,其中原因就是政府缺乏对农民文化的了解。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饥荒、繁重的赋税等首先危机的是农民的生存。无论是秦末的陈胜,还是明末的李自成,还是太平天国运动,许多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纲领都有追求社会公正的本义。公平公正是农民文化的精髓,在习近平主席的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特别强调公平公正。在现在工业化、商业化、都市化的冲击下,小农经济会不会存在呢还是发生变革呢?在经济全球化、市场、文化冲击下的农业社会,无数青年从乡村往大城市流动,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地方文化的根基。农业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的无力或者有力的社会回应如何在全球化中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全国人民要思考的问题,而不是移植或者替代。农业只要政府在了解农民文化的情形下推行新的政策,农民将会获得效益,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稳定。在中国百年余来的现代社会进程中,农民一直都属在社会的最底层。比如:农民工在大城市里受到他人的排挤,农民在城里人的眼里是一个很土的符号等现象。农民文化一直被看做是落后的、迷信的、愚昧的,不卫生的。许多农民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主流文化,而觉得自己的农民文化是很自卑的。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文化,通过种种的途径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逃离乡村社区,许许多多都包含这种意识。这背后,蕴藏着许许多多生存资源的人类学故事。最后,用费老《乡土中国》的一段话来总结。“乡土社会是传统的社会,是依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生活就得了。”这是《乡土中国》的一段话,也就是说农民文化是传统文化,,一种文化没有对与错之分。人类学家是站在现代化的角度,还是站在乡土社会的角度,或者是保持中立。摆在哪个位置,对于人类学家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二、夏建中《文化人类学》派别知识梳理1、古典进化论学派主要人物:(1)、E.B.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给文化和宗教下定义人,第个主张采用统计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原始文化》、《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法的应用》进化论观点: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一样,是通过不断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继相承的。宗教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一切对于神灵的信仰;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产生:万物有灵(全部宗教史的基础)。婚姻家庭理论:“回避”习俗与居住模式:从妻居到从夫居;命名制度:亲从子称;继嗣制度;产翁制:由母系向父系转变;婚俗:抢婚和外婚制。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法(分类比较)、残存法(残留的风俗习惯)、统计法(2)摩尔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对易洛魁部落联盟的研究,首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人类学,首创用亲属称谓来研究家族制度。《古代社会》、《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原始社会分期理论:根据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确定: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氏族制度的发现: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是一次发展的几个阶段,最终形成民族。家庭史的研究:首次从亲属称谓制度来研究家庭和家族制度;家庭发展:“血缘”家庭,伙婚制家庭(普纳路亚),偶婚制家庭,父权制/母权制家庭,专偶制家庭。2、传播论学派主要人物:(1)、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理论德国格雷布内尔《非洲文化的起源》《民族学方法论》1、第一次阐述了“文化圈”理论2、世界文化的历史是若干文化圈及其组合在世界范围内迁徙的历史3、提出鉴别“文化亲缘关系”的两条原则:“形式标准”:事物的形式相似、“量的标准”:相似事物量的增加4、凡是不同地域出现的事物都是由于传播造成的(2)、施密特的“文化圈进化论”德国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民族学文化历史方法》1、补充鉴别“文化亲缘关系”的三条标准:
本文标题:完成了文化人类学作业刘英钟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7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