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广西桂林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试题
桂林中学高三10月月考文综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题中。每小题4分,共140分。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回答1~3题。1.图中曲线中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2.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层厚度B.地势高低C.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3.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A.云量增加B.气候变暖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时可达10000平方千米左右,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处有11.5米;湖面最小时仅为2700平方千米,湖面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为1米左右。回答4~5题。4.影响洞里萨湖水位、深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位置B.降水C.气温D.地形5.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深度在4米左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到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其中通航的最佳时间是A.1~6月B.全年C.11月~次年4月D.5~10月读2011年10月10日14时等压线图,回答6-8题。6.乙地气压值为______百帕A.1006B.1008C.1010D.10047.此时,①地的风向是A.正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8.此时,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右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颗粒大小不同。读图回答9-11题9.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石块的流速至少是A.100㎝/sB.200㎝/sC.300㎝/sD.400㎝/s10.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A.黏土、粗砂、砾石、细砂B.黏土、细砂、粗砂、砾石C.细砂、砾石、黏土、粗砂D.砾石、粗砂、细砂、黏土11.在河流入海口,由于流速减小,泥沙发生沉积形成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12.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有在春天祭日、秋月祭月的礼制。据此判断,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13.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A.正确B.错误C.片面D.表面14.“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15.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导致“两税法”实施的主因16.《“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A.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B.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C.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D.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17.长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后农业发达,一向是粮食输出区;但明末以来,却需仰赖外地输入粮食。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改种经济作物,造成粮食不足B.战乱频仍,农业生产遭到破坏C.水利失修,造成粮食生产减少D.新作物传入,饮食习惯渐改变.18.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新唐书》记载:“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上述言论中关于“婿”、“半子”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ks5uA.吐蕃B.突厥C.回纥D.南诏19.《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20.据《辽史•刑法志》载:契丹族原来只有习惯法,随着其控制区域的扩大,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诏大臣定制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A.保持契丹的民族风格B.实行蕃汉分治政策C.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21.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2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想要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B.抑制权臣,加强皇权C.设厂卫,加强监督D.改革官制,增设内阁23.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的根源是ks5uA.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B.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骚扰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D.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24.到2012年底,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完成。参加这次全国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次重要实践,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A.阶级性B.广泛性C.真实性D.全民性25.人大代表,不仅要能“代”,还要善于“表”,就是要参与人大各项决定的表决,充分表达选民的意愿,呼声。这说明人大代表: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B.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C.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26.“人民群众最讲实际。你干好事,他就鼓掌;你干得不好,他就有意见。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眼睛向下,多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①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要把民主执政作为执政的基本方式③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党的执政方式决定的④要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7.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定、决议的制定,到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从重要人事任命,到重大工程建设,到民生政策的出台,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心血和智慧。这表明,人民政协A.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国家机关B.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C.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D.具有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28.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目前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认识到执政党面临的危险有利于中国共产党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②正确履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等职能③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9.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又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这主要说明了A.加快经济发展仍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唯一途径B.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30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行使自治权的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1.人民网2012年2月29日消息国家宗教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为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提供政策指导。这表明A.我国切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宗教活动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D.我国现阶段宗教已消除了其消极作用32.当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我国宗教在社会发展中都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宗教在我国能起到积极作用,是因为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②我国的宗教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③我国宗教组织已经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④广大信教群众拥护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3.201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周年。“十年磨一剑”,十年来,上合组织经久不衰,经历了磨合期和考验期,如今逐渐进入成熟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各国间不存在利益分歧B.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C.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D.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趋势34.在历次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协调国家间利益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5.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开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从政治常识角度看,中国这样做的原因是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③中国要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④海外的先进技术有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60分)36.(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材料二西南地区地形图(1)震中位于我国和两大地形区之间。(4分)(2)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并且一直在不断升高,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B所在地区的升高对周边地区气候及河流等产生的影响。(6分)(3)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8分)(4)说出①②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6分)(5)试列举青藏高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分析这些资源丰富的原因(至少三种)(12分)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后视为一种制度。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摘自柳宗
本文标题:广西桂林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8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