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宜昌海汇码头桩基方案(2014121)
宜昌港主城港区古老背作业区海汇综合码头二期工程桩基施工专项方案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宜昌海汇二期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2013年1月-2-目录一、桩基施工概况........................................-3-二、自然条件............................................-3-(一)、工程地理位置.................................-3-(二)、气象.........................................-3-(三)、地质环境概况.................................-4-(四)、场区岩土层结构特征...........................-8-三、施工方案...........................................-10-(一)、筑岛回填....................................-11-(二)、桩基施工....................................-11-四、工期安排...........................................-25-五、设备组织...........................................-25-六、施工组织机构.......................................-25-七、质量保证措施.......................................-26-八、安全、文明施工.....................................-28-(一)安全施工措施..................................-28-(二)文明施工......................................-28-九、环保措施...........................................-29-(一)、环境保护的承诺..............................-29-(二)、具体措施....................................-29--3-桩基施工专项方案一、桩基施工概况宜昌港主城港区古老背作业区海汇综合码头二期工程码头结构为高桩梁板式,码头平台长度500m,宽度为30m,共67榀排架,本次施工范围为28-67排架。码头平台排架A-D排架基础采用Φ1000芯柱嵌岩钢管桩,E-G排架基础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每榀排架设7根直桩,桩顶设计标高47.0m。码头上部结构由横梁、前边梁、后边梁、轨道梁、纵梁、面板、钢系缆平台和钢靠船构件等组成。二、自然条件(一)、工程地理位置拟建场区位于宜昌市猇亭区马家溪长江中游左岸,码头北距长江宜昌公路大桥3.60km,距宜昌市中心城区约24km,下游至武汉约280km,场地东南侧毗邻临江路和先锋路,背靠湖北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厂区;规划二期码头起点坐标:X=3380125.661、Y=539059.372,终点坐标:X=3380635.186、Y=538962.758,沿岸线长520m,隶属猇亭区长江居委会管辖范围。(二)、气象宜昌市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处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汇地带,区内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湿、秋迟、冬暖的气候特点。根据气象资料,宜昌城区一带年降水量多在828~1363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64.1mm,日最大降水量为166.6mm(1980年8月1日);1、2月和12月为枯季,约占年降水量的10%,5~9-4-月为多雨季节,降雨占年降水量的60~70%,3、4、10、11月为平水期;最大积雪深度15cm,无霜期一般为270天以上,日照率为38%,属全国太阳能第四、五等;多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低气温-9.8℃(199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1.4℃(1968年8月9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1.6m/s,基本风压为250Pa。(三)、地质环境概况(1)地形地貌拟建码头位于宜昌市虓亭区,场地东靠湖北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厂区,西临长江,南连先锋路;拟建场地沿南北向地势较平缓,地面标高约50.00~51.00m,沿东西向起伏较大,呈东高西低之势,地面高程约27.2~51.2m,填方坡高达10余米,坡角多在20~50°之间,西侧长江河床底高程约27.00~32.00m,地貌单位属河漫滩及长江一级阶地。(2)地层岩性场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和白垩系基岩两部分组成;上部第四系地层分为人工填土(Q4ml)、冲洪积粉质粘土及卵石(Q4al+pl),最大厚度约35.0m左右;以下为一套河湖相沉积的白垩系红色碎屑岩层,总厚度约500m,码头区分布岩层为白垩系上统红花套组(K2h)砾岩及粉砂岩,一般砾岩为灰、灰红色,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夹薄层状和透镜状砂岩、含砾砂岩,揭露最大厚度约13.0m;粉砂岩则成鲜红、砖红色,夹泥岩薄层,泥质胶结为主,次为钙质胶结,层状构造,钻孔揭露最大厚度达29.8m(ZK8孔);其岩层产状为倾向南东110°~-5-120°,倾角5°~10°。(3)地质构造与地震①区域地质构造宜昌地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坪鄂中褶断区的西部边缘。区域性断裂构造主要有:香溪镇南~五峰渔洋关以南十公里的北北西走向的仙女山断裂(带)、秭归九畹溪~龙马溪断裂、宜都红花套~秭归天阳坪的北西西走向的天阳坪断裂、黄陵断穹北部的北西~北西西走向的雾渡河断裂,以及秭归龙会观~保康县城北西面的北北东~北东向的新华断裂,远安断裂等。拟建码头区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东(110°~120°),倾角5°~10°,倾角平缓,地层中无断层或断裂带通过。②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位于拟建码头区西北面得新华断裂、西南面得仙女山断裂和九湾溪断裂、南面得天阳坪断裂以及北东面得雾渡河断裂和东面的远安断裂,在挽近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活动,这些活动性断裂的长度由30~120公里不等,垂直滑动速度为0.05~0.11mm/y;它们在挽近期的构造活动,无论是其强度或升降幅度,均具继承性的特点,码头区处于上述几条断裂所构成的地块中,与以上断裂相距40~100km。第四纪以上,区域内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和不均匀性上升的“掀斜性”(西部快,东部慢)与部分断裂的活动,区内地震活动较活跃,但均以弱震为主;自1959年在三峡和宜昌地区范围建立地震台网观测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震级为5.1级(1979年5月22日秭归龙会观地震,与新华断裂活动有关),震-6-源深度8~16km,震中烈度Ⅴ~Ⅶ度,历史上在宜昌地区境内,未发生过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区内地壳稳定性较好。根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50年超越概率10%),湖北省宜昌城区及附近县市均处于Ⅵ度地震烈度区内,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分区,湖北宜昌市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基本地震加速度a=0.05g,特征周期T=0.35s。(4)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内第四系地层主要有人工堆积的填土和冲洪积粘性土、卵石土等松散类土层组成。人工填土回填时间短,一般小于5年,分部不连续,厚度变化大,力学性能差,压缩性高,尚未完成自重压密作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尤其是岸坡地带的卵石填土层易产生坍塌滑移,在地面堆载情况下河自重压密作用下均有可能产生地面沉降变形,因而,不宜直接选作建构筑物或大荷载设施基础的持力层。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和砾卵石,层位较稳定,力学性质较好,压缩性低~中等,可作为一般建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中~密实的卵石可作为重要建构筑物或大荷载设施的基础持力层。基岩厚度大而稳定,力学性质高,压缩性低或基本不具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好,是选作各类建(构)物桩基础的最佳基础持力层。(5)水文地质条件①地表水拟建码头西侧为长江,是该区的主要地表水体,长江(宜昌段)多-7-年平均流量14300m3/s,史载最大洪峰流量110000m3/s(1870年),实测1954年洪水位为51.60m,实测最低水位36.17m(1987年);勘察期间长江水流速在1.16~1.89m/s,测得长江水位标高一般约为36.50m。随着三峡大坝的兴建,其防洪能力将大坝下游的防洪标准由之前的10年一遇提到百年一遇。②地下水根据场内地层含水介质的性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等特性,码头区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上层滞水机孔隙潜水与承压水。A、上层滞水埋藏于松散的填土层中,分布范围有限且不连续,埋深情况不等,无统一水面,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的渗入,受地形、地貌及降水量的控制。B、孔隙潜水与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场区内的卵石层中,潜水面与长江水位联系密切,透水性与联通性较好,地下水位受江水位的涨跌而升降,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一般丰水期随着长江水头的上涨,地下水具较强的承压性,而平、枯水季节,长江水下跌,地下水主要以孔隙潜水类型赋存于卵石层中;勘察期间(4月份),正值平、枯水季节,测得长江水位标高约36.50m左右。(6)物理地址作用码头区除沿线岸坡外,总体地形较平坦,地貌较简单,未见地面开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地质环境良好;不良物理地质作用-8-主要表现为临江填土边坡的局部坍塌和填方区地面在自重作用下的沉降变形。(四)、场区岩土层结构特征场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冲洪积粉质粘土及卵石(Q4al+pl)土层及白垩系上统红花套组(K2h)砾岩及粉砂岩组成,根据成因类型、时代、物质组份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6大层2个亚层:即第1层素填土,第2层杂填土,第3层粉质粘土,第4-1层稍密卵石,第4-2层中密卵石,第5层中风化砾岩,第6-1层强风化粉砂岩,第6-2层中风化粉砂岩,分述如下:第1层素填土(Q4ml),见于ZK22、ZK23、ZK25~29、ZK43、ZK46、ZK49、ZK50、ZK52、ZK53、ZK55、ZK56、ZK58~65等孔中,灰~灰黄色,主要由人工堆填的卵石、漂石、砾石、砂粒及少量粘性土等组成,回填时间小于5年,结构松散,欠固结,土干,高压缩性土;现场重型动力触探(N63.5)实测击数4~7击,揭露厚度0.7~18.1m。第2层杂填土(Q4ml),见于ZK44、ZK45、ZK47、ZK48、ZK51、ZK53、ZK55、ZK56、ZK58~65等孔中,灰褐、灰黄色,成分为软~可塑状粘性土、卵砾石,建筑砖块、混凝土块、煤渣、灰渣、淤泥土及植物根系等,属人工无序堆填,未经碾压,物质成分繁杂,极不均一,密实度差,孔隙率大,结构松散,土稍湿,具高压缩性;现场重型动力触探(N63.5)实测击数4~5击,揭露厚度1.8~11.2m。第3层粉质粘土(Q4al+pl),灰黄、灰褐色,见少量红色铁染和褐红色铁锰质氧化物,下部夹深灰色粉土与粉砂薄层或透镜体,土质偏软,-9-自上而下粉粒含量逐渐增加,塑性较差,底部见有少量砾、卵石等;土稍湿,多呈可塑状态,稍具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粘性较好,刀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现场标准贯入(N)实测击数为8~12击,揭露厚度3.3~9.7m。第4-1层稍密卵石(Q4al+pl),场内分布较广泛,灰黄、灰色,卵石含量为55~60%,直径一般20~150mm,夹有漂石,成份为灰岩、石英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及硅质岩等,颗粒以亚圆形为主,磨圆度均好,呈中、微风化状,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级配较差,充填物为粉土、砂、砾石等,全充填,无胶结现象;该层土稍湿或湿,总体呈稍密状态;现场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实测击数5~7击,揭露厚度0.5~11.3m。第4-2层中密卵石(Q4al+pl),场内分布较为广泛,灰黄、灰色,卵石含量为60~70%
本文标题:宜昌海汇码头桩基方案(201412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9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