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减水率一、依据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共八类混凝土外加剂。三、仪器设备:1、混凝土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48转/分HJW—3060型2、混凝土振动台50Hz振幅0.5mmJ02—31—4型3、恒温恒湿全自动设备温度表±0.1℃湿度表±1%HWB—6型4、坍落度筒上、下筒内径为100mm、200mm,高300mm5、压力试验机0~2000kN精确度5kNNYL-2000型6、天平0~20kg精确度1gSA130型7、容量筒5L(内径与内高186±2mm,筒壁厚3mm)四、材料要求:1、水泥:基准水泥2、砂:符合GB/T14684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二区中砂,含泥量小于1%。3、石子:符合GB/T14685要求粒径为5~20mm(圆孔筛)的碎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10mm占40%,10~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争议,以碎石结果为准。24、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五、取样规定:生产厂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掺量大于等于1%(含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t,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50t,不足100t或50t的可按一个批量计算,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每一编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每一批取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试验,另一份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关进行复验或仲裁。六、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促凝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和矿物外加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七、相关定义:1、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般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重量5%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2、基准混凝土:按GB8076-2008规定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33、受检混凝土:按GB8076-2008规定配制的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八、配合比: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相同。(采用碎石,试配量一般按45升计算)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砼配合比材料水泥砂石(mm)水外加剂5~1010~20基准配合比(kg)每方砼各材料用量360745445670使Ta=210±10mm一般205kg左右//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受检配合比每方砼各材料用量360745445670使Ta=210±10mm随减水率而变360B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推荐掺量B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15B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外的砼配合比材料水泥砂石(mm)水外加剂5~1010~20基准配合比(kg)每方砼各材料用量330745445670使Ta=80±10mm一般205kg左右//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受检配合比每方砼各材料用量330745445670使Ta=80±10mm随减水率而变330B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推荐掺量B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15B九、试配并检查砼拌和物,使其坍落度达到规定要求。1、试配准备:1.1、各种材料提前24h移入试验室,材料及试验室环境温度保持在20±3℃。41.2、根据委托检验单认真填写配合比原始记录,并记录试验室环境温度和湿度,看其是否满足要求。1.3、确定试配用拌合物数量:具体数量要根据试验项目及搅拌机的额定搅拌量等因素确定。1.4、试配材料的称量:1.4.1、用电子天平称取试配料,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均为±0.5%。1.4.2、称量步骤:1.4.2.1、接通电源,观察电子天平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打开电子天平开关,观察其状态是否正常。1.4.2.2、把盛料器放在电子天平上,然后清零。1.4.2.3、依据(3)中D计算出的试配用量,依次称出石、砂、水泥量,精确至1g,1.4.2.4、用盛水容器称出水的质量,精确至1g。2、拌合步骤:2.1、接通电源,启动仪器,检查其运行情况,关闭电源,填写仪器使用记录。2.2、用湿布湿润砼搅拌机筒壁及叶轮,接通电源。2.3、把称好的砂、石、水泥按先后顺序加入搅拌机内,启动搅拌机,把干料搅拌均匀,然后加水搅拌2~3分钟,并记录加水时的时间。3、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如不能满足要求,可通过改变用水量来调整,其他材料用量不变。3.1检查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按要求填写原始记录。53.2湿润坍落度筒、底板及其它用具,且保证它们上面无明水,底板放在坚实的平面上,并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装料时坍落度筒保持固定不动。3.3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沿螺旋的方向由外向中心插捣25次,每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要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须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3.4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在5~10s内垂直平稳的提起坍落度筒。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且须在150s内完成。3.5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度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此差值即为该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坏现象,须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3.6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表达约至5mm。4、基准混凝土坍落度按上述步骤测量,测量受检混凝土坍落度时,分两层装入坍落度筒内,每层插捣15次。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mm。十、检测原理:6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十一、结果计算:减水率按下式计算,应精确到0.1%:WR=(W0-W1)/W0×100式中:WR--------------减水率,%.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W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WR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1%。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7(二)、泌水率比一、依据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共八类混凝土外加剂。三、仪器设备:1、混凝土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48转/分HJW—3060型2、混凝土振动台50Hz振幅0.5mmJ02—31—4型3、恒温恒湿全自动设备温度表±0.1℃湿度表±1%HWB—6型4、坍落度筒上、下筒内径为100mm、200mm,高300mm5、压力试验机0~2000kN精确度5kNNYL-2000型6、天平0~20kg精确度1gSA130型7、容量筒5L(内径与内高186±2mm,筒壁厚3mm)四、材料要求:1、水泥:基准水泥2、砂:符合GB/T14684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二区中砂,含泥量小于1%。3、石子:符合GB/T14685要求粒径为5~20mm(圆孔筛)的碎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10mm占40%,10~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争议,以碎石结果为准。84、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五、取样规定:生产厂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掺量大于等于1%(含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t,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50t,不足100t或50t的可按一个批量计算,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每一编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每一批取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试验,另一份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关进行复验或仲裁。六、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促凝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和矿物外加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七、相关定义:1、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般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重量5%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2、基准混凝土:按GB8076-2008规定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93、受检混凝土:按GB8076-2008规定配制的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八、配合比: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相同。(采用碎石,试配量一般按45升计算)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砼配合比材料水泥砂石(mm)水外加剂5~1010~20基准配合比(kg)每方砼各材料用量360745445670使Ta=210±10mm一般205kg左右//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受检配合比每方砼各材料用量360745445670使Ta=210±10mm随减水率而变360B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推荐掺量B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15B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外的砼配合比材料水泥砂石(mm)水外加剂5~1010~20基准配合比(kg)每方砼各材料用量330745445670使Ta=80±10mm一般205kg左右//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受检配合比每方砼各材料用量330745445670使Ta=80±10mm随减水率而变330B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推荐掺量B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15B九、试配并检查砼拌和物,使其坍落度达到规定要求。1、试配准备:1.1、各种材料提前24h移入试验室,材料及试验室环境温度保持在20±3℃。101.2、根据委托检验单认真填写配合比原始记录,并记录试验室环境温度和湿度,看其是否满足要求。1.3、确定试配用拌合物数量:具体数量要根据试验项目及搅拌机的额定搅拌量等因素确定。1.4、试配材料的称量:A、用电子天平称取试配料,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均为±0.5%。B、称量步骤:a、接通电源,观察电子天平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打开电子天平开关,观察其状态是否正常。b、把盛料器放在电子天平上,然后清零。c、依据(3)中D计算出的试配用量,依次称出石、砂、水泥量,精确至1g,d、用盛水容器称出水的质量,精确至1g。2、拌合步骤:2
本文标题:外加剂检验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0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