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国文学史(2-2)思考题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1、现实主外国文学史(2-2)思考题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1、社会历史背景(重点是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人的异化加剧,对现实怀疑、不满与冷静求实成为普遍的社会心态;2、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背景细胞学说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以及孔德的实证哲、能量转化学说、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成果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有催化作用;黑格尔的辩学等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也有催化作用。2、19世纪中期法、英、俄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法国: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精神。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较早,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都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斯丹达尔: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代表作《红与黑》。巴尔扎克:文学上的拿破仑,把小说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的高度。代表作《人间喜剧》《高老头》梅里美:《高龙巴》《嘉尔曼》。福楼拜:《萨朗波》《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英国: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善于描写“小人物”命运,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教明显。女性文学异军突起,出现英国女作家群,她们是简·奥斯丁、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宁夫人和乔治·艾略特。三四十年代的宪章派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学。狄更斯:作品题材广泛,批判深刻,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揭露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但改良主义思想突出,幻想通过道德感化来改革社会。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萨克雷:《名利场》勃朗特三姐妹:夏洛特《简·爱》、艾米丽《呼啸山庄》、安妮《艾格尼斯·格雷》俄国: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悲怆的情调,独特的形象系列,如多余人、新人、小人物、“忏悔贵族”,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重心理分析。果戈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钦差大臣》《死魂灵》。屠格涅夫:《父与子》体现俄国文学从塑造“多余人”形象到“新人”形象的转变。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虚幻的现实主义”来反映畸形社会和现实的本质。代表作《罪与罚》。3、联系具体作品分析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1、19世纪现实主义不仅以人道主义为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同时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4、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思想内容特征1、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理性主义立场出发,比较深刻地分析社会现象、比较尖锐地批判社会罪恶,同情人民的不幸,提倡社会改良。(二)艺术特征1、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2、重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力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作品有“外倾”与“内倾”两种倾向;4、以叙事文学为主,文学样式、表现手法走向成熟,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充分发展、繁荣。(一)思想特征1.叙写人情风俗史,文学追求历史性价值巴尔扎克:做法国历史的秘书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外省风俗”司汤达《红与黑》:“1830年纪事”。狄更斯:再现英国的“艰难时世”哈代:复活了古老的威塞克斯王国托尔斯泰:写人民的历史2.坚持人道主义与改良主义人道主义是作家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和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用人道主义观点来看待一切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作品反映出强烈的批判精神,谴责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境遇,要求革除社会弊端,改善人民生活。要求文学“在人民中间唤醒几世纪来埋没在污泥和尘芥里面的人类尊严”。(别林斯基:《给果戈理的一封信》)3.描写普通人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命运反对浪漫主义逃避现实、偏爱用历史题材或异域情调来寄托主观理想的做法,主张文学抛弃专写伟大人物和伟大事迹、追求曲折离奇的俗套,有意识地描写社会下层人物和日常生活习俗。狄更斯为了“追求无情的真实”,描绘了英国底层的悲惨生活,“这样做是一件很需要的、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自然派”作家正式提出了写“小人物”的口号。二)艺术特征1.强调客观性、真实性;2.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心灵辩证法;4.以小说为主要体裁。4、以《红与黑》为例,分析司汤达小说创作的特点。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2、心理描写手法3、情节模式:“政治+爱情”4、“意大利性格”:“意大利情结”5、结构模式:人物传记的结构模式杂糅“心理结构”方式。5、结合作品,分析《人间喜剧》的创作主题、艺术成就。《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①塑造了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典型形象可以说,欧洲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能象巴尔扎克笔下那样宏大充实。2400多个人物活跃在《人间喜剧》中,生动而具体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达60多个。②强调典型环境的描写巴尔扎克认为:人的性格是环境陶冶的,环境是人物思想的物质表现。因此,《人间喜剧》中的环境描写往往经过精心选择,再现时代和社会风貌,同时为人物性格提供客观依据。③勾勒精确细节。作者把细节的真实作为作品成功的前提,因此对小说每个细节描写都极为认真。1、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如《农民》、《古物陈列室》、《苏城舞会》、《高老头》、《弃妇》、《幻灭》;2、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如《高布赛克》、《欧也妮·葛朗台》、《赛查·皮罗多盛衰记》、《纽沁根银行》;3、金钱社会的人性异化史(人被金钱异化的历史悲剧):如《夏蓓上校》、《幻灭》、《邦斯舅舅》、《欧也妮·葛朗台》、《驴皮记》;以上是巴尔扎克的三大主题。6、试析《高老头》的金钱主题。喜剧小说《高老头》以1819年和1920年初为时代背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基本平行而又间或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地勾画出波旁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面貌。小说对这一时期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做了精致而深入的描写,但其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塑造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如:鲍赛昂夫人:在资产阶级暴发户金钱的逼攻下走向灭亡的贵族典型。拉斯蒂涅:被资产阶级金钱意识所腐化的青年典型。伏脱冷:一方面是恶的化身,引诱青年堕落,另一方面又是作家的“传声筒”。高老头:“父爱的基督”,因为没有钱被女儿抛弃,体现了金钱在社会中的人际关系。7、结合《包法利夫人》论述福楼拜的创作风格。福楼拜作品艺术风格1、追求真实性;2、追求客观态度;左拉:“以《包法利夫人》为典型的自然主义小说的首要特征,便是准确地复制生活,排除任何故事性成分。作品的结构仅在于选择场景以及某种和谐的展开秩序……”他深深藏匿自己,像木偶戏演员那样小心翼翼地遮掩着自己手中的提线,尽可能不让观众觉察出他的声音3、追求艺术美。在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整体创作构思中,“客观”和“无动于衷”是其创作的基本态度,“美”是他写作的最终目的:“艺术的目的,首先是美。”日常生活的平庸失败和沉滞是它的主题和内容,词语、句子和风格则依托用来构筑艺术的“美”。“形式和思想就像身体和灵魂;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思想越是美好,词句就越是铿锵,思想的准确会造成语言的准确。”“没有美好的形式就没有美好的思想,反之亦然”;“思想要找到最适合于它的形式,这就是创造出杰作的奥秘”。开启了倡导客观、冷静、具有科学精神的现实主义新风格包法利主义:不切实际,想入非非。是平庸卑污的现实和渴望理想爱情、超越实际可能的幻想相冲突的产物。它和爱玛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学上的专有名词。8、简析狄更斯的创作发展道路。狄更斯创作的三度跨越式发展:一、以流浪汉小说为开端(30—40年代初)从散见报端的零星札记到小说的飞跃,年轻人的理想成分和浪漫色彩明显。如《匹克威克外传》、《奥列佛·退斯特》、《老古玩店》,已显露出对社会批判的锋芒,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同情小人物及遭受苦难的儿童,采用轻松、幽默、诙谐的讽刺手法,态度温和,塑造理想化善良仁慈的资产者形象。二、以赴美考察失望为契机(40年代)对现实的批判进一步深化,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消失,着力描写小人物的温情和道德感化力量。基本放弃流浪汉小说体裁。如《董贝父子》,揭露了利润至上的罪恶,表达了用“苦难教育”和“温情感化”的方式改造资产者的思想。三、创作高峰(50、60年代)作品呈现出冷峻色调,喜剧性和乐观主义氛围削弱,严肃而深沉的思考占据上风,艺术成熟。如《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等9、结合作品(如《双城记》),谈谈狄更斯的创作特点。首先,狄更斯在人物塑造上主要不是从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人物性格,而是从人物的外部描写入手,善于抓住人物的某些特征,采用夸张的手法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其次,狄更斯善于运用诙谐、幽默的艺术手法。通过这些手法,使处于深重苦难的人们冲淡对生活的怀疑与绝望,抚慰心灵上的哀伤与创痛,从笑声中得到宽慰。但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笑声中发现愚蠢和荒唐,激发对虚伪、邪恶事物的憎恶,以达到教育人民、抨击社会弊端的目的。再次,是创作风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既有现实主义的针砭时弊又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使完成风格趋于怪诞,以求讽刺的效果。10、结合作品(如《死魂灵》),试析果戈里的创作特征。艺术特色1人物形象高度典型化与个性化:一是小处落墨,一针见血;二是强化一点,入木三分;三是由表及里,形神毕肖;四是以境写人,鞭辟入里。2独特的讽刺艺术——用鲜明的对比造成讽刺、用细节描写和夸张造成讽刺、“含泪的微笑”的讽刺风格;3使用抒情与议论插笔。11、结合《罪与罚》,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特点。1大力描写城市贫民生活,并且大量描写下层被欺凌被侮辱的各种畸形人物;2、独特的思想小说;3、独特的心理描写:在心灵两极(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斗争中揭示心灵的无穷奥秘(双重人格、潜意识)。拉斯科尔尼科夫(Раскольников)俄文原意是“分裂”,作家特意为男主人公取这个名字,指明其具有分裂的性格(或称“双重人格”),善与恶以奇特的方式统一在他身上。一方面,他的本性中更多的是善的一面,他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并且乐于助人,毫不考虑自己;另一方面,他心中的恶也颇为活跃,他那“非凡的人”的理论本身就是对普通大众的蔑视,而认为“非凡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可以杀人流血,更是极不人道的观念,这种理论最终导致了他在行动上的杀人作恶。4、复调小说。12为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现代派作家誉为鼻祖?不确定陀氏被人们称为现代心理小说家,他的心理描写主要表现人的潜意识层中的东西,即人的本能冲动、隐秘的恶和病态的思想。其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当中的多数都不是正常人,他们是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是酒鬼,疯子,白痴,杀人犯,色性狂,宗教偏执狂等等,特殊的心理状态要求作家用特殊的方法来表现。这就导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愈来愈倾向于描写人物的深层心理,描写人物心理的非正常状态,直觉、幻觉、预感、激烈的内心冲突、梦境等,大段的此类描写构成了“意识流”。陀氏潜意识的描写,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心理分析。一是描写双重人格的负面,也即表现正派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各种原始欲望,展示其恶的本相。二是描写人的意识活动中突然涌现出的无意识层的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常常是人物事先没有想到的,一旦出现,人物的意志便失去了控制,不知不觉地按下意识的思维活动行为,成为不自觉的罪犯。如《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两个梦:13、人物形象分析:于连、拉斯蒂涅、拉斯涅蒂在《高老头》中是
本文标题:外国文学史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1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