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A1111姓名:李仕峰学号:28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摘要:文化为人类提供了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接触,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历史。外来文化的进入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社会的变迁影响着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与社会现状决定着我们怎样看待外来文化,时代的发展决定着我们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取向关键词:文化交流传统走向近代中西合璧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龙去脉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一、古代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古代文化与外域文化交流的状貌(1)秦汉宏阔的文化精神秦以前是中国本土文化起源与发展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文化在相互激荡中繁荣,本土文化初步形成。从汉代开始,便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秦汉帝国的盛大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由统治精神状况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基调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秦汉时代,中国文化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汉武帝时期导致丝绸之路开辟的张骞通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和技术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在这一时期佛教也开始传入中国,中国文化因此增添了灿烂的色调和光彩。但是秦汉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阻碍了文化朝多元化发展,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两千多年乃至今天的文化主流。(2)隋唐“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唐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艺术、马球运动等等,如同“八面来风”。首都长安则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隋唐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称为卓越范例。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的差异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所谓“有容乃大”,正是唐文化超轶前朝的特有气派,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深厚根基。梁启超指出:“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学的系统传入,对中国哲学以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了巨大的启迪作用。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的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这是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范例。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大量的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一“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强劲生命力。唐代的艺术也因吸收佛教文化而更为瑰丽辉煌,诚如鲁迅所言:“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佛教绘画传人中国后,隋唐画匠迅速地从佛画的绚丽色彩与宗教题材中汲取营养,大大提高了民族绘画的技巧与表现力。(吴道子)魏晋六朝——隋唐的雕塑壁画,也在吸收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力加创新,取得辉煌成就。中国著名的云冈、敦煌等石窟艺术,都有印度艺术的影响。汉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兴隆昌盛的黄金时期。这一盛况的出现,重要原因之一,乃是由于大规模的文化输入使中国文化系统处于一种“坐集千古之智”、“人耕我获”的佳境。唐人的宏大气魄和勇于探求的精神,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3)宋元宏大气势的中外文化交流与唐型文化的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相比,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在两宋中文化趋向成熟、精密化的背景下,古代科技在宋代亦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沈括“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且创见迭出。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记》一书作序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元朝建立了版图空前强大的帝国,在这广袤的文化场中,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宏大的气势展开。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造成“回回遍天下”(《明史·西域传》)的态势,回回民族渐趋形成。元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有利的气候和土壤。亚欧大陆的沟通,亦为东方和西方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的描绘,使东方的中国成了西方人心目中遥远的梦,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渡重洋,开辟新航道,都是在全力追寻这样一个遥远的梦。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开放,使大批中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内地。其中不少科技人才带来了异邦的先进科技,元代天文家郭守敬在发展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基础上充分吸取阿拉伯天文成果,制定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授时历》。与外域文化输入中国的同时,由于蒙古人的西征,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以阿拉伯为中介,传入欧洲。中国印刷术也经由蒙古统治下的波斯以及突厥统治下的埃及传入欧洲。世界文化的总体面貌因此而更为辉煌灿烂。(4)明清西学东渐及其中断明清时期,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缓慢而又重大的变化,某些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在封建制度母体内出现,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阶段。梁启超指出:“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便是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的第二次即开端于该时期。中外文化16世纪至20世纪的这次大融会,既不同于两汉时期对落后于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的吸收,也不同于魏晋唐宋时期对与本土文化水平不相上下的南亚次大陆文化的借鉴,这一次中国人面对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文化。东西文化的强烈反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的震撼,其程度大大超过以往。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学术传教”的方针,叩开封闭的“远东的伟大帝国”的大门,以介绍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扩大其影响。传教士来华,固然意在传教,却带来了范围远比宗教广泛的欧洲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成为当时“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欧氏几何、世界舆图)明代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文化界的先进人士,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徐光启在著述中多次谈到,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多所未闻”,并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加以“会通”(《农政全书》),他们对外域学术的开明态度以及溢于言表的爱国精神,反映了中国早期启蒙学者宽阔的襟怀。初入关的满洲贵族统治集体,对于西方科学技术成就并无民族和国籍的褊见。康熙帝更是引进西学的杰出人物,他通过南怀仁致信西方耶稣会士:“凡擅长天文学、光学、静力学、动力学等物质科学之耶稣会士,中国无不欢迎。”到了18世纪,由于封建生产方式趋于没落,统治集团中锐意进取、乐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神亦随之衰减,如乾隆帝给英国的敕书中声称天朝“无所不有”。拒绝外来文化的自我封闭心理,使“西学东渐”的进程在雍正以后戛然中止,大清帝国只能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中维系生存。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系统迅即发生解体,此后欧洲近代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具有强制的性质,其规模与速度都大大超过明清之际。2、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文化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滋补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另一方面,在与外民族文化系统的交流中,也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强盛、浓厚的中国文化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文化格局,而且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1)东亚文化圈公元8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受容,将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汉字)、思想意识(儒教、佛教)、社会组织(律令制度)、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上联成一气,形成一个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上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圈。(2)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中国文化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并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技术成果。马克思精辟地论述道:“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3)哲学意识西方启蒙思想借鉴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冲破中世纪教会思想禁锢的锐利武器。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莱布尼茨是第一个认识到中国文化对于西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家。它比较中西文化说:“欧洲文化之特长乃数学的、思辨的科学……但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在法国伏尔泰的心目中,中国儒教乃是“理性宗教”的楷模。狄德罗《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的介绍,也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起草的1793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第六条说:“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事的权利,其原则是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明清两代,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唤来工业革命,工业先进的西方决不肯放过中国如此巨大的一个商品倾销地、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为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和战争的西方”向“坚持农业和官僚政治的中国”发起全面挑战。这些挑战包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就引起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危机。西方文化即资本主义文化,它在中国人面前表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格。当这种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时,就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弱点和弊端,这就迫使传统文化不能不向西方文化学习,于是,中国文化就开始摆脱以往的隔绝状态而走向世界了。1、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现代的曲折历程:(1)林则徐、魏源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并成为其附庸,这就迫使中国人不能不关心资本主义世界的事物了。林则徐主持编译了《四洲志》,打开中国人的眼界,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起点,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概括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从中西文化的最初撞击中,破天荒地发现了在至高至善至美的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不足,而一向被认为粗鄙的“夷人”却有某些“长技”,传统文化的不足正需要用“夷技”来弥补和纠正。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会,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2)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60年代颇具规模的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展开。这个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洋务派企图用西方科技思想来纠正和弥补儒家文化的不足,这
本文标题: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1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