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项选择题第一章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C)。A.抽象性B.严谨性C.客观性2.下列不属于生活数学特征的是(D)。A.经验符号B.非形式化C.实践活动D.逻辑和推理3.“算法化”是以(A)为价值取向的。应用广泛性A.功利B.数学素养C.数学家D.逻辑思维4.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A)。A.大众化B‘公理化C.逻辑化D.算法化5.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C)。A.大众化B.形式化C.算法化D,公理化6.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特征的是(A)。A.精确性B.发展性C.过程性D,实践性7.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内涵的是(B)。A.数学思想B.解题能力C.数学交流D.数学价值8.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度”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B)阶段。A.映象式阶段B.动作式阶段C.符号式阶段D.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渡9.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再认识包含要形成“儿童数学观”、“现实数学观”以及(D)。A,科学数学观B.抽象数学观C.形式数学观D.生活数学观10.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呈现具有(B)的特征。A.系统性B.直观性C.精确性D.完整性11.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的一种逻辑方法称之为(D)。A.分析B.综合C.观察D.比较12.从一种判断作出另一种判断的思维过程称之为(D)。A.分析B.综合C.判断D.推理第二章1.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与(D)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A、目标B、内容C、学具D环境2.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具有“学术中心的课程开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以及(A)等等的特征。A、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B多元化的学习评价C、多样化的课程内容D、发展性的课程目标3.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C)。A、基础性B、普及性C、科学性D、发展性4.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为“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D)等。A、学生的需要观B、国家的需要观C生活的需要观D、儿童的发展观5.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C)A、注重问题解决B注重数学应用C、注重逻辑推理D、注重数学交流6.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包括“一般性目标”和(D)。A、知识性目标B、过程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总体目标7.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C)。A、运算规则B、数的概念C、图形分解的思路D、不同量之间的关系8.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目标加强了过程性目标与(D)。A、知识性目标B、体验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总体性目标9.数学的学科的目标不包括(D)。A、运算能力B、解决问题的能力C、数学交流D、欣赏数学之美10.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表现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A)。A情感与态度B、运算与技能C、数学交流D、自信心3章1.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D情感与态度)等四个纬度。2.下列不属于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而概括出的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D数学思考)。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知识的领域切入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D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领域。4.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的是(B学术性原则)。5.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的是(A.统一性原则)。6.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C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等这样三个特性。7.下列不属于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有(B.概率知识)。8.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内容分为数与代数、(c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或综合运用等四个领域。9.模仿例题式的配套练习包括“完全模仿式配套”和(c综合拓展式配套)。10.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选择上表现出(A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的特点。4章1、从方法论层面予以区别,认知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A发现学习)两类。2、不属于知识学习某一阶段的是(C问题阶段)。3、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A策略性知识)等三类互相渗透与互相支持的不同的知识。4、从数学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认知”、“操作”与(D策略)三类.5、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C学会解题阶段).6、从问题解决的活动性质看,儿童具有个性特征得数学能力类别主要有逻辑型和(D计算型)两种.7、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C调和型)三种.8、以语言为媒介的知识(概念)的间接的、动态的建构过程可以称之为(A知识学习)。9、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与(A心智技能)两类。10、小学儿童已开始建立了守恒性原则与(C可逆性)这两个最基本的逻辑原则。11、从数学思维的直觉性看,认知学习中的数学能力可以分为“分析—逻辑型”和(A几何—直觉型)两类。第五章1、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A.行为主义B.格式塔理论C.人本主义D.“数学化”理论2、从指向上看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是(B)。A.行为主义B.建构主义C.格式塔理论D.“数学化”理论3、范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基本性”、“基础性”和(A)这三个特征。A、范例性B、专题性C、发现性D、发生性4、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主要有:创设情境、(B)、检验假设和总结运用等四个阶段。A、独立探究B、提出假设C、理解发现D、动手操作5、“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A、教学化B、认知C、参与D、学习准备第七章1、下列不属于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的是(需要原则)。2、“以事实为基础的问题策略”称之为(简单对话型策略)。3、由教师事先创设一个能刺激学生探究的具有现实性的情境,学生则是通过自己(小组合作的或独立的)探究,发现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教学策略之为(探索—发现式策略)。4、通过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成员(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或行为的对话,使不同的思考和活动发生互动,从而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策略称之为(交互或问题解决策略)。5、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既定的数学技能的属于(接受型的教学组织)的教学组织类型。6、接受型的教学组织主要包含着“讲解”、“示范”、“呈现”以(演示)等这样一些具体行为。7、下列不属于常规教学方法的是(探索—发现法)。8、通过教师的口棕和示范,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或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称之为(叙述式解法)。9、主要通过学生的尝试操作来概括出典型本质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称之为(实验法)。10、下列不属于制约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变量的是(对学业成绩的要求)11、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音像资料)。*第八章1、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甄别价值)2、一下不属于学习评价的目的的是(依据学业对学生排序)3、下列不属于按评价的取向角度而划分的学习评价的是(量化的评价)4、以科学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量化的评价)5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质的评价)6、小学数学学业评估的原则包括”过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发展性原则)7、不属于数学学业评价内容的是(数学解题的速度与准确度)8、下列属于获得性评价特征的是(预设性)9、一种以学习内容以及具体的过程目标为参照的评价称之为(形成性评价)10、以将某个预设的位置作为一个"常量"为特征的评价称之为(常模参照评价)11、以双向的"商讨式"的语言交流活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评价方法是(研讨解析法)第9章1、概念与词汇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外延。3、概念的抽象过程中大致要经历“分离”,“提纯”和简化等三个环节。4、“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概念是属于属种的关系。5、不属于常见的小学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有枚举。6、从正方形中抽象出长方形的过程称之为弱抽象。7、从三角形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的过程称之为强抽象。8、属于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的是分类。9、下列不属于概念间相容关系的是对立关系。10.下列不属于用定义呈现概念的方式是语言描述。11.“平行”与“垂直”等概念是属于反映对象的相互关系类型的数学概念。12.不属于学生概念形成的主要途径的是分离新概念的关键属性。13.不属于学生概念同化的主要过程的是尝试建立表象阶段。14.下列不属于在引入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多例比较策略。15.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操作性策略。第10章1.不属于运算心理活动过程特征的是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结合。2.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运算方法等一些内容。3.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可以称之为算理。4.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是以认数学习为起点的。5.不属于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特点的是注重命题。6.不借助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求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称之为口算。7.儿童的数数活动的第一个水平阶段主要是逐一数数。8.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景导入”﹑“活动导入”和问题导入。9.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巩固与运用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过程性策略”﹑“多样化策略”和表现性策略。10.在实际的情景中形成数的意义包括“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数”和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数。11.不属于良好数感特征的是能很快的求出运算的结果。第11章1.不属于小学空间几何特征的是证明几何。2.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几何学习内容与原来相比增加了图形与变换。3.空间观念是空间知觉经过加工后形成的表象。4.不属于描述空间对象量的方面概念的是测量。5.空间定位不包括空间形式。6.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主要是生活经验。7.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识别障碍”和视觉知觉障碍。8.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水平1阶段也被称之为直观化阶段。9.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阶段被认为是水平2。10.运用被构造出来的实物模型的阶段操作半具体阶段。11.儿童在几何学习中获得对象性质的基础是观察形体特征。第12章1.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B)A问题的起始状态B问题空间C问题的目标状态D问题的中间状态2.问题的客观方面就是指(A)A课题范围B问题空间C目标状态D起始状态3.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A)等A状态B运算C问题D方法4.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B)和“评价结果”A填补认知空隙B执行方案C反思修正D调查资料5.从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看,背景命题的检索阶段就是(B)阶段.A理解问题B设计方案C执行方案D评价结果6.从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看,在头脑中构造问题表征阶段就是(A)阶段.A理解问题B设计方案C执行方案D评价结果7.一般地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策略有“算法化”、“顿悟”和(A)阶段A探究启发式B尝试错误法C逆推法D逼近法8.一般的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方法有“试误法”、“逆推法“和(D)等A算法化B顿悟C探究启发式D逼近法9.在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提出一些子目标,利用不断地获得子目标的实现来逼近问题目标的问题解决方法称之为(D).A算法化B顿悟C探究启发式D逼近法10.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A)A问题表征阶段B明确条件阶段C感觉阶段D理解联想阶段11.不属于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D)A定势B问题的表征C认知策略D解题速度12.发展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以(A)为基础的.A发展问题表征能力B发展形式化的能力C发展尝试猜测能力D发展自由想象能力第13章1.不属于小学概率于统计的课程意义的是(C)。A形成合理解读数据的能力B提高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C获得绘制图表的能力D发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新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