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与反思一、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的体现。《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身心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教学内容的生活化。A、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素材,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有丰富的显示背景。如“分类”、“统计”等内容的教学。B、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帮助。如二册教材《位置》的教学,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乘公交车来理解前后,座位来理解左右,楼层来理解上下等等。反思:不要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教学的数学味。什么是数学味?学习的素材包含有数学的内容,追求方法上的简洁合理,如算法多样化。2、课堂教学的情境化、活动化。A、创设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B、组织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自主活动中主动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反思:数学学习活动要对学生的心智具有挑战与锻炼作用。例如,百以内数的认识:估中数,拆中数,排中数。又如,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分类,付钱可以怎么付。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1、要根据学生已有基础,合理安排,适当适度。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思:如何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如: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教材努力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教材尽量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反思:防止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和做法。谈论的最多的当属“合作学习”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因此被广泛应用。我们在很多课中看到,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什么问题,不管是否有如此展开的必要,教师都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喜欢哪个就说哪个,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合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于是,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很多课,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连最起码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都不能实现学会独立学习和学会分享同样重要。小学生的合作学习通常是通过分组进行的,这种分组是对空间结构和小组组建方式的合理优化。有时按座位组合:面对面的交流,“马蹄形”座位,“半圆型”座位;有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组合,有时按兴趣、爱好、关系自由组合。每种组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情况、学习内容、学生个性灵活选用。建构主义认为,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而独立学习、倾听、交流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表现为“我能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空间。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学生内心感受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学生根本无法解决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倾听、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交流的前提,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倾听时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当与自己的看法发生冲突时,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互助、协作。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教学难点,完成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学生各自的观察、思考,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观察习惯、思维方式进行的,受环境和条件的约束。这样获得的信息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是很可能显得粗疏或片面。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团结、互助。例如,教学《圆的周长》。“表扬”的滥用。“嗨、嗨、嗨、你真棒”是课堂上常见的表扬语。听课中,我们常常看到,不管是什么原因撞对了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学生多会得到如此千篇一律的肯定。在一堂估算课里,一位老师坦率的表达了她对表扬的理解: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职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所以,这次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哪怕学生只有一小点成绩,也要表扬;只要有一小点进步,也要鼓励。正是基于这种理解,对学生一些很小的闪光点,比如,把约等号想象为波浪,我们也给予最隆重的奖励。如此,先开始,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对表扬而激动得无法静心上课;但是接下去,我们即将看到的就是学生对表扬的功利性依赖,在没有任何人鼓励的情况下,学习便不再是学生自觉自愿的活动。另一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当他们有了最起码的理性判断能力时,就会对这些肤浅的毫无针对性的表扬感到漠然和无动于衷。表扬也就丧失了本来的意义。关于探究学习。事件:王老师是某小学的数学骨干教师,几乎每学期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成绩在本校名列前茅。自实行新课程以来,王老师也开始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一学期下来,王老师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竟然下降了。王老师不知其中缘由,就怀疑是探究学习“惹的祸”。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王老师理解的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自由探究,教师不要干涉,不要控制,但最终学生的学习却走到了教学预期的反面。这里存在一个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教学控制如何把握的问题,处理不好教学控制,探究学习的效果很难看到,师生很容易直接对探究学习产生误解乃至偏见。处理好探究学习与教学控制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控制?A、契约控制(制度控制),长期训练培养。B、情感控制,师生相互交流情感。C、语言控制,教师具有明显指向性的语言,不能漫无目的的发散,教师的评价要有导向性。举例《乘法分配律》课例。四、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教学方法。组织者、引领者、平等中的首席等等。反思:处理好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之间的关系。鼓励教师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要体现数学教学的基本思路。如:位置教学的顺序,上下,前后,左右。认识时间,8:、12:、11:30、9:30,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时间。五、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的培养。1、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如:一册分类的教学,二册统计的教学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反思:A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有机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不应游离于数学教学。B、要通过数学学习的收获,通过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而不是用课堂上的热闹吸引学生。六、对几个具体问题的思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是第一位的。注意区分:数学学科独有的目标和学科共有的目标。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肢解为环节教学目标,注意环节目标的层次性和连贯性。教材处理:慎重地取舍教材里面的内容。算法多样化:三个误区:课堂上认为越多越好;允许低层次的思维在徘徊;(动作思维,表象思维,逻辑思维)对于规则和算法没有区别开来。是针对整体而言的,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更应指导学生算法的优化,这是数学教师的职责。不一定要在同一节课里得到优化,视具体问题而定。哪一种方法更优化,也要视具体内容.新课程学习体会新课程在我校已经实施近几年了。新的学期,新课程更将在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全面铺开,在此,我把自己学新课程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新课程新在哪里1、教材全新的设计理念。一是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二是主张“双主体”互动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三是强调“新三中心”。新三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2、三位一体教学目标。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阅读、探索、思考、观察、实践、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培养高尚道德和体验丰富人生的环境。3、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研究式——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方法;讨论式——参与式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学习;小组协作式——小组成员协作,互相分享;和谐合作式——师生之间互教互学、平等合作;综合活动式——在活动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学。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4、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它给思维的“活”提供了条件,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质疑、指正和批评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拥有被尊重的权利等等。给予学生这些自由和权利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二)新课程如何实施1、灵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新教材每一框内容活动不少,设计的问题很多,很容易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有时我们可以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活动情境,因此,对于教材中活动我们要精选巧用,选准切入点,灵活处理这些活动,切忌“照本宣科”,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机会,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思索、探讨,学生自己能做的一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能想的一律让学生自己去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而是要求教师将舞台还给学生;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会因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选择、对学生疑惑的指导,获得成功的激励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3、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做出正确判断。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1)一、注意创设有质量的情境,营造学生积极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的思维氛围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课堂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在此试图以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为依据,针对广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体会与思考,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一、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透过一节节课,我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