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大众传播学导论-2016考试范围
绪论1.传播学的起源传播学的产生与现代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工商企业要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推销产品,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大众传播机构要依靠工商企业的广告费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并从中获得利润。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⒉大众传播的“五大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和威尔伯·施拉姆。3.1938年普林斯顿大学对广播剧《火星人进攻地球》引起受众恐慌的效果研究,使得内容分析与田野调查方法得到实际的应用。⒋法兰克福学派⑴创办:1922年由卢卡契和科尔斯创办的。⑵主要代表人物:第一代学者霍克海姆、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第二代学者本雅明、哈贝马斯等。⑶思想:①以宣传人道主义易化论而著称②对“文化工业”保持一种批判姿态,使这一学派形成了带有锐利批判锋芒的研究风格。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也称“伯明翰学派”)⒍集中研究传播媒介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如作为产业的形式,并由此延伸到信息内容的分析,提出传播媒介也在“制造受众”的看法。⒎实证研究方法一般认为实证研究范式开始于空的的实证哲学。这一范式主张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⒏内容分析法⑴定义:美国传播学学者贝雷尔逊这样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地、系统地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⑵一般步骤简括为:“选择”、“分类”、“统计”。⑶特点: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⒐控制实验法⑴定义:为了显示传播因素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利用实验室的控制实验往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⑵特点:对研究中的自变量(即假设的条件)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⑶一般步骤:假设效果——抽样选择对象——设计实验方案——比较结果,得出结论。⒑1982年11月,第一届传播学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召开。⒒美国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就是舒曼1903年撰写的《实用新闻学》。第一章人类传播的基本原理1.奥格登和里查兹于1922年合著的《意义的意义》一书,第一次对语义问题做出精密和系统的分析与说明。2.皮尔斯的符号观⑴皮尔斯是美国符号学的创始人。⑵皮尔斯认为,就一般意义而言,逻辑学知识符号的一个别名,是关于符号带必然性的或形式的学说。3.米德的学生出版了他的课堂讲义《心灵、自我和社会》,该书对符号互动理论的研究在美国形成了一股潮流。4.传播的基本要素⑴传播的情境⑵传播者与受传者⑶讯息与通道⑷编码与解码①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的过程和行为称为编码也称为制码。这一过程包括把思想变成语言,把概念变成某种显像,或者把意图用相应的体态语传达,等等。②当我们把传播者传送出的语言、显像、体态等符号再转变为思想、概念、理念时,这个过程就是解码过程,也称为译码过程。⑸噪音西方传播学界把阻碍、歪曲或干涉信息顺利传播的任何事物都称为“噪音”。⑹能力和行动⑺经验范围⑻反馈⑼传播效果5.现代各种说明、描述传播过程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线性化模式;二是循环化模式。6.拉斯韦尔公式及传播诸要素图p717.申农——韦弗传播模式功能图p748.奥斯古德传播模式理论图p759.丹斯的螺旋模式p7710.纽科姆于1953年提出了他的三角形平衡模式,这一模式是对心理学家海德的早期理论的扩充。纽科姆模式p78第二章人类传播的主要类型1.人类的传播活动分为自身的内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2.人的内在传播也叫亲身传播,这种传播形式既是自我的需要,也是人得社会需要,是人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协调,对客体进行回顾、记忆、推理、判断。3.1954年美国的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了著名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这一传播模式意味着它与传播的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的决裂。4.组织传播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与群体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5.公众传播⑴定义:指的是一种个体对群体的传播活动。⑵公众传播比较偏向于单向的传播。⑶公众传播的反馈则大都是通过声音和行动来体现。⑷在公众传播活动中,最具传播特色的传播方式就是演讲。6.根据美国学者H·L豪林沃斯的研究,公众传播过程的作用、影响过程的五个步骤如下:⑴吸引注意⑵保持兴趣⑶加强印象⑷建立信仰⑸指挥行动7.大众传播⑴含义:大众传播就是利用传播工具,借助传播媒介,把某种具体的思想、观点、信息传播给大众的一种传播行为。⑵特点:①有媒介②受众多而无组织性③不易获得反馈④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⑤传播者有组织机构⑶功能:①认识功能②宣传功能③教育功能④娱乐功能⑤商业化功能第三章传播与信息1.人类运用信息的过程是:将体外发生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传进体内,再通过神经传达给大脑。2.信息与新闻⑴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⑵信息是消除不确定因素的内容。⑶二者相同之处:都具有新鲜性、时效性、真实性、指导性、客观性。⑷不同之处:①新闻是公开发表的,信息有些是不公开的,有许多还属于绝密。②确定了的事实不能算信息,但可以是新闻。③有些信息专业性强,只有经过专家解释后,一般人才能看懂。④从传递媒介上说,新闻的传递主要靠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而信息的传播媒介则无处不在。第四章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1.职业传播者的任务美国传播学家卢因最早把传播者比喻成“守门人”。传播者的作用和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合二为一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搜集信息;②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③加工、制作信息;④对整个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控制;⑤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2.“水门事件”: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的两名青年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对涉及尼克松当局的“水门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报道,他们顶住各种威胁和压力,搜集了大量的证据,使这一事件得以曝光。3.职业传播者的权力A:采访权,或称知闻权.采访权来源于知晓权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由西方新闻界提出来的。第一个提出“知晓权”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时任美国合众社总经理的肯特·库珀,1945年,他率先使用了“知晓权”这一概念。B:编辑权C:知识产权,也称智慧产权、版权、著作权。D:消息来源保密权,也称“取材秘密权”,即传播者有权对采访的对象、采访过程进行保密。E:安全保护权,指保护职业传播者的人身安全,这事传播活动中最直接、最重要的问题。4.“守门人”理论“守门人”一词是心理学家卢因于1958年提出的。卢因的这个想法被怀特取来运用在他对传播者的研究上,因此,日后即称怀特的研究及许多模仿怀特的研究为“守门人研究”。怀特从报社电讯编辑入手,探寻“守门”过程及其相关因素。P153“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守门、把关行业的主观性,那么对一个社会来说,“守门人”的把关工作对于媒介的社会效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新闻报道为例,新闻事件发生后将会以三种形态出现:客观真实、符号真实和主关真实。第五章大众传播的媒介1.如果说预言的形成和使用时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的话,那么文字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革命。2.在印刷技术方面,15世纪中叶,德国人戈登堡把金属活字铸造方法引入欧洲,并发明了印刷机。3.历史上的印刷媒介主要指报纸、书籍、杂志三种。4.1702年3月,英国的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创刊于伦敦。5.“黄色新闻”19世纪末对读者的争夺,导致了耸人听闻的报纸内容的产生。这一倾向,表现为侧重对犯罪消息、趣闻、暴力、性内容的报道上,当约·普利策在这一时期成功的把纽约的《世界报》星期日版的发行量提高到30万份的时候,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普利策注重适应市民阶层的口味,同时不断抨击时弊,首开报纸刊登彩色连环画的先河。6.报业大王W·L·赫斯特参照普利策的做法,使《纽约日报》的发行量直线上升。这些发行量极大地报纸,在写作风格上是为了能引起读者注意而进行大肆的夸张、渲染,用这种方法编排的报纸,在美国被称为“黄色新闻”。7.电子媒介的发展电子技术的产生和运用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电子技术在传播方面的应用,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影、电视、传真等。而计算机、电信、控制技术的使用,又把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推向新的阶段。8.1920年11月,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向当地政府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9.1934年美国颁布了《联邦通信条例》,确定由政府给各种发射台分配的频率并颁发许可证,以便控制频率的使用。10.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座公众电视发射台。11.1953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采用“点描法”为彩色电视技术标准,通称NTSC制式。12.世界通用的主要电视制式有三种:美国的NTSC制式、德国的PAL制式和法国的SECAM制式。13.1993年,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全新概念。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就是把信息用计算机网络加以传播,这一网络将每个家庭、每个工作岗位都连接起来。14.电子媒介的种类和特点传统的电子媒介主要指电影、广播、电视。电影:一种运用电影胶片记录信息的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视觉性和逼真性。广播:以电波传递音讯的一种大众传播工具。特点:㈠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㈡声情并茂。㈢广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缺点:㈠时间选择性差,转瞬即逝,过耳不留。㈡遇到杂音干扰、听不懂的地方,不能停下仔细琢磨。㈢不能像报纸等印刷媒介那样反复阅读,受众相对而言处于一种被动境地。电视:特点:㈠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㈡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㈢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㈣更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亲切感,容易感动人。15.大众传播媒介的五大功能㈠“守门人”功能就是说大众传媒如同原始部落中的守门人,一旦发现什么情况就会立刻报告。㈡决策功能体现在它不断对重要社会问题发表观点、意见。唤醒社会大众的注意。㈢教师功能施拉姆所谓的媒介教师功能,是指原始部落中的长者负责传授部落的历史、习俗和技术一样,媒介的工作是教导,把以往建立的文化传统传授给社会每个新参加的分子。㈣娱乐功能指媒介提供娱乐节目,使受传者身心得到愉悦。㈤商业功能实际上指的是媒介的广告功能,媒介广告影响力大,是大家所公认的事实。16.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从宏观角度思考,施拉姆从微观角度思考,并加以比较和综合。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㈠促进时代潮流的发展㈡赋予价值和地位㈢维护社会规范㈣激励斗志与麻醉精神17.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人们将西方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归纳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威尔逊的定义为代表,认为大众文化是集新旧媒介于一身,集中体现通俗化、大众化和流行化的文化样式。二是:以德国著名文艺社会学家阿诺德·豪塞为代表,认为大众文化包括通俗艺术和大众艺术两部分,前者包括“通俗小说”、“通俗的美术形式”和“轻音乐”等文化形式,后者是指电影、广播和电视的传播物。三是:以英国学者戴维·莱恩为代表,认为大众文化是20世纪较为新型的文化样式,即“文化工业”,具体式样主要是“电视节目、电影、唱片”。18.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异答: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㈡通俗文化:通俗文化在所有的文化中产生的历史最为悠久。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产生和发展。鲁迅把这种早期形式称为“杭育杭育派”,常以各种口传文化形式出现,如民歌、民谣。是人们生产劳动过程中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矫情和虚伪色彩,也少有政治或经济功利目的。其流传的原因是形式简单、质朴。㈢大众文化虽然其形式是通俗的,但与通俗文化相比却有着很大的差异:①就产生的背景而言,大众文化的背后是很强的商业动机,文化形式取决于其商业价值。②就情感形态而言,大众文化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情感必然带有虚假色彩。③大众文化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文化,因而,创造性并不是这一文化的目标,模仿性、模式化是其存在的总的倾向。19.大众文化的特点:㈠:数量上可以大量复制㈡:能在较短时间内广泛传播㈢:辐射范
本文标题:大众传播学导论-2016考试范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