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意见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意见一、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小学毕业班总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系统梳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次复习的内容是小学阶段所学的全部内容,重点是五年级上、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第一、二学段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以及小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各校毕业班现在已基本结束新课,复习工作将从5月中旬开始至6月下旬,大约5——6周的时间,请各校、各班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恰当地安排好毕业班总复习工作。小学数学是为学生初中数学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和数学思想方法、学习习惯的铺垫,为数学学习的延续性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总复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复习课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把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2.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学生对一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好,然后针对性地给他们进行查缺补漏。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查缺补漏。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具体要求。3.温故而知新,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在复习课教学时,让学生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是总复习教学的又一基本功能,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复习,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自主整理、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知识模块的设置和复习建议青岛版教材将整理与复习分为两大板块部分: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其中知识与技能板块又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可能性三个领域。策略与方法模块包括转化、数形结合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三部分内容。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一)知识体系与复习建议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量的计量(常见的量)、比与比例、式与方程五个板块。1.数的认识本版块主要回顾复习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数的改写,大小比较,小数、分数的性质等概念,整理这些数之间的联系。虽然教材只对数的意义进行了回顾,但在教学时,对于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要结合数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当地回顾,从而全面的理解数的意义。①以“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整数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数,也是人类最初认识、创造的数,是学习一切数的基础,而“1”又是整数的计数单位,复习时应以“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各种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图等方式构建知识网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同时可以利用数轴为数提供直观模型,建立起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构建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复习时注意结合实际情境,唤起学生对这些数的概念的回忆,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发展、扩充过程,加深对数的整体认识。②以数位顺序表为依据梳理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沟通整数与小数本质上的联系,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明晰整数、小数读写上的不同。③数的改写。重点加强“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对比,知道改写与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的区别,掌握方法,形成技能。④理解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会运用概念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对本部分知识没有安排单独的课时进行复习,只在讨论与交流或自主练习中出现,但我们在复习时应系统整理,沟通联系,加强对比,深化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2.数的运算本版块主要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和运算律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增强简算意识,进一步提高四则运算的能力。“数的运算”纵向看: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的含义、计算方法;横向看: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等。①注重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尽管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但是我们在复习中应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的意义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但要让学术理解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运算,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寻找各种运算的原型,系统构建运算的现实意义,总结提炼提炼四则运算意义的内涵,丰富认识,深化意义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互逆关系,沟通其内在的联系,这是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②依据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计算的技能,进一步培养其简算意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值计算都集中在本节中,复习时要注意在理解算理,搞清算法之间内在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练习,逐步达到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课标》关于计算的要求为:混合运算一般不超过三步,参加运算的数不宜过大,但要加强计算的准确度、计算方法的灵活度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注意培养学生简算的自觉性,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简算的意识和习惯。③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学时着重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估算、口算、笔算、简算、计算器算等,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选择合理策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青岛版第118页红点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一定要用好。去年普育小学张婷老师执教了本节课,老师们可以到教研中心数学网页上查找。)④加强解决问题的复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标教材在编排上并没有把解决问题单独做一个章节来复习,对每一个知识点中应用题的复习就十分重要。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加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思路,充分利用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可以补充一些相关联的题组让学生体会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要结合解题活动,既利用策略解决问题,又通过解决问题体验策略。在复习解决问题时应注意:①充分利用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分析、解决问题;②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和分析方法,能运用基本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归类。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已经积累了解决问题的丰富经验,对各种类型的题目非常熟悉,复习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类,总结解题方法、策略。比如我们常说的相遇问题、比谁的几倍、几分之几多几、少几、比多比少的分数问题等,学生完全可以提炼解题技巧,但应注意这里的分类是学生自主提炼归纳的,老师们不要硬性灌输,应避免模式化,避免生搬硬套,套题型现象的发生。④增加问题的开放性(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决策略开放),开发学生的智慧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增加思考的深刻性。在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图形与几何等领域中都要结合知识点加强解决问题的复习、整理。3.量的计量(常见的量)小学数学中学过的计量单位有质量、时间、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单位。该板块是将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进行复习。①注重在生活情景中感受并建立部分“标准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记住计量单位比较简单,但要建立计量单位的概念却是一个难点,复习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尽可能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物、生活中熟悉的情景或教具等实际参照物,比一比、说一说、悟一悟计量单位的大小,帮助学生建立计量单位的具体表象,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的表格设计成报告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加深理解这些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学生们已建立起来的这些单位的空间表象,达到能准确应用这些单位的目的。②沟通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长度、面积、体积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维、二维、三维认知的体现,老师们应结合概念,从计量单位的实质上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单位的空间表象,沟通三种量之间的联系,明晰区别,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③明晰计量单位互化的方法。可通过学生的交流,总结名数改写的方法,再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改写,形成技能。4.比与比例该板块主要复习比与比例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沟通比和比例间的关系、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比例尺、正(反)比例、正比例图像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通过具体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①理解基本概念。本版块的概念较多,复习中应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对比的方法展开复习,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体验、感悟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减少纯理性概念上的对比。其中正(反)比例知识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正(反)比例函数做准备,应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两个重要模型,通过举例,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体会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多种形式,并由正比例、反比例进一步拓展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②注重沟通比和比例间的关系及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在复习本块内容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说一说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体会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内在的一致性,加深对比与分数、除法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a÷b=a:b=(b≠0)联系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运算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关系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数5.式与方程本版块是对小学阶段学习的代数初步知识进行整理,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及用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的知识是初中学习一元一次分式方程的基础,应使学生切实掌握。①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培养代数意识。要使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很简洁、概括、准确,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实现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变,体会数学研究方式、范围的质变。用字母表示数时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强调。如:字母和数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时的写法等。②加强用方程解决问题和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的对比。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分别用方程与算术方法解答,通过对比,分析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及特点,体会两种思路的区别,进一步体会到方程是描述数量关系的常用、有效地数学模型,让学生体会要领与方法,提高学生灵活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在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关键是抓住题目中主要的等量关系。(二)注意事项1.重视数感、符号感、运算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完善。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运算能力,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复习教学时就需要予以完善与强化。2.重视思维训练的提升。在复习时教师要设计一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考成分的活动,多角度灵活解决问题。3.重视策略意识的培养。能否多角度、多策略、简捷而巧妙地解决问题,标志着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多体验策略的优越性,进而提炼、掌握、灵活运用,提升能力。当然,策略意识的养成并不是复习阶段才需要关注的,而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知识与技能——空间与图形(一)知识体系与复习建议本版块内容知识容量比较大,复习时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们要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挑战性、综合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学习的方法。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本版块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立体图形集中整理复习。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合作交流,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渗透“转化”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①系统整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重点应让学生建立较清晰的概念,形成直观表象,理解掌握特征、性质、形体变换、物体位置、方位,各种公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回顾公式的推导过程,较熟练掌握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例如“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包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