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图形面积(一)第4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公园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如何计算面积?2。实际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看一看,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1)方法一:用数方格的方法。(2)方法二:平移转化。3.出示课件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二、合作探索1、小组活动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2、交流方法3、归纳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4.练一练第2题:通过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其面积也相等。三.总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第6课时[教学内容]梯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2、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运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教学过程]、提出问题一个梯形的堤坝的横截面,如何计算面积?二、合作探索1、小组活动探索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1)数方格。(2)对拼法。(3)割补法。(4)折一折。2、交流方法3、归纳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三、练一练:第2题:通过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让学生发现当梯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其面积也相等。第4题:让学生自己尝试,再交流方法。第三单元分数第1课时[教学内容]分数的再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单位“1”概念的扩展。[教学过程]一、拿铅笔。1、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来,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结果两位学生拿得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3枝。2、思考问题:他们两人都是拿了铅笔的,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3、在班里进行反馈。引导学生发现两盒铅笔的总枝数不同,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4、师生共同小结:一盒铅笔的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了。二、说一说。出示书中的情境图:联系一本书的,一块蛋糕的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三、画一画。一个图形的是□,请学生画出这个图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都是一个□,但是这个图形的形状可能不同。四、练一练。第1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选择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第2题:请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请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它们的大小一样吗?第4题:结合“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的相对性。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举例说明。第5题:根据圆木的的实际长度去推断整根圆木的长度;根据一个圆的,去推断一个圆的。第6题: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有什么发现。[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拿出你所有铅笔的我拿了3枝我拿了4枝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相同。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第2课时[教学内容]分饼[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分饼。1、创设“分饼”的情境。帮八戒将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唐僧师徒四人,应该怎么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2、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来探索理解。用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3、小结:有两种不同的分法。第一种分法是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再结合3个是来理解;第二种分法是将3张饼叠在一起分,分到3个的饼,合起来就是。4、试一试将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1)想一想每人能得到多少张饼?说一说你的分法。(2)也有不同的两种分法,分法一是一张饼一张饼的分,然后再合起来,即先分1张,每人张,这样一张一张地分,9个是;分法二是先分8张饼,再分一张饼,然后合起来,即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张,合起来是2。(3)提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像……这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4)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5)介绍带分数。(6)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读作:二又四分之一二、练一练。第1题,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关系。第2题,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第3题,让学生在直线上填假分数、带分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数序。[板书设计]分饼像……这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读作:二又四分之一第3课时[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分蛋糕。1、创设分蛋糕的实际情境: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2、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7÷3=。3、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关系式的意思,思考“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二、试一试。1、第1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学生独立完成。2、第2、3题,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直观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三、练一练。1、独立完成下列的题目。第1题,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几块?平均分给5个人呢?第2题,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提问:1、怎样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呢?2、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呢?总结:1、用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2、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与证书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第4题,将15个,共4千克的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分到多少千克桃子?四、实践活动。制作一个长方形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某些物体的长度,测量前先估计,再用整数或分数表示实际测量的结果。[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1÷2=,7÷3=。被除数÷除数=商。第5课时[教学内容]找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运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8月份的日历[教学过程]一、去少年宫。1、创设“去少年宫”的情境。2、请说一说“每隔2天去一次,每隔4天去一次”怎么理解。(1)在日历表中用不同的符号圈出两人去少年宫的日子。(2)将这些数写下来,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淘气去少年宫的日子都是3的倍数,小小去少年宫的日子都是5的倍数。(3)观察两个人同时去少年宫的日子有什么特点。得出这些数都是3和5的公倍数,从而提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二、填一填。将50以内6的倍数以及9的倍数分别找出来,然后得出50以内6和9的公倍数,并得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三、练一练。第1、2题,请学生独立填写,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这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第3题,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学生现独立练习,然后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第4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先理解“4分钟发一次车、6分钟发一次车”怎么理解,然后引导他们探索解决策略,并逐步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找出4和6的公倍数12,24等。四、你知道吗?这是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小知识,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了解这种方法,但不要求人人掌握。[板书设计]去少年宫(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50以内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44、4850以内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数是:12、18、24、36、48最小的公倍数是12其中最小的叫做最小公倍数。第7课时[教学内容]分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2、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校园面积。1、创设“校园面积”的情景,引出和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这两个分数大小的办法,然后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方法进行小组交流。3、汇总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大小;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概念,即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第三种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二、试一试。将和通分,并与同学交流你的方法。引导学生陶所交流通分的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思路:一种是用6和9的公倍数(即两个数的乘积)作分母;另一种是用6和9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特点灵活运用,让学生明白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三、练一练。1、独立完成第1~3题。(1)第1题,把下面各组分数进行通分。(2)第2题,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3)第3题,运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选做第4题。第4题,引导学生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交流比较的策略。可以是先将三个分数一起通分后进行比较;还可以以二分之一为标准进行比较,比大,比小,这样就能得出结论。3、第5题,看图说一说每个分数的意思,然后将这3个分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可以利用统计图的直观性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用通分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4、第6题,先计算出合计数,再计算各种农作物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并进行交流。四、实践活动。1、估测一片树叶的面积。第一步是选择树叶;第二步是进行估计。2、估算整棵树的所有树叶的总面积以及释放的氧气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说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