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教学讨论与交流中央财经大学李健主要讨论内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研究范畴的界定教学视角的把握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教学中应处理好却又不好处理的几个关系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金融学专业统帅性的基础理论课。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和“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金融、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其它相关专业的选修课。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金融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研究范畴的界定采用宽口径的金融理论研究范畴: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活动的集合。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与汇率;——由信用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形式、工具与利率;——金融机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性机构和中介服务类机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黄金市场等等;——国际金融关系;——金融总量和调控机制、监督与管理制度。教学视角的把握从金融学学科体系视角的把握从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视角的把握从基本范畴与各专题之间内在联系视角的把握从金融学学科体系视角的把握课程体系中的统帅性地位基本主线的描述与课程体系的把握不要越俎代庖从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视角的把握金融学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货币、信用、金融机构是金融学的基本支柱。金融市场是金融要素的活动空间。金融总量与调控监管涉及金融学的各个组成部分,是金融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关系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从基本范畴与各专题之间内在联系的视角把握货币基本理论是阐明、理解现代货币信用经济全部活动和宏观均衡与发展的基点货币的起源与演进是理解货币本质、货币与经济关系的逻辑起点——两极之间的均衡或失衡货币的职能是说明货币需求的根源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制度是研究货币供给的本源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是把握汇率、对外收支、内外均衡的关键从基本范畴与各专题之间内在联系的视角把握信用理论是阐明、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特点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全部活动及其宏观均衡的基点信用的起源与演进是理解货币形式发展、货币制度变迁、金融范畴形成的关键信用关系与作用是说明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特征和各部门基本经济关系的根源信用形式和信用制度是研究各种投融资活动的本源信用工具的发行与流通是理解金融市场运作的关键信用活动与信用风险是把握金融机构运行、金融总量均衡、金融监管的基本点从基本范畴与各专题之间内在联系的视角把握金融机构是现代货币信用经济全部活动和宏观均衡与金融发展的主要载体金融机构的起源与演进是理解金融产业发展、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基本线索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主要渠道,充当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参与者和中介人,是决定利率、汇率和金融工具价格的主要力量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决定金融总量及其均衡,也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四.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早期的学说中国:先王制币说;交换发展说西方: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马克思的贡献:历史的:交换发展史逻辑的:劳动价值论——阐明货币是价值形态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揭示货币与商品的对应关系:两极的均衡货币起源说对货币基本理论的影响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货币形式的演进货币形式随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三个阶段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现代货币形式既是过去的延续,又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因在于适应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货币形态的变化不改变其本质与职能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理论的演进——受起源与界说的影响早期的单一职能论货币面纱观——中性论近代的双重职能论实质作用说——非中性论现代的多样化表述:核心仍然是双重职能论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从职能把握货币的作用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历史演进;——货币供给机制的演变当代信用货币制度的构成与特点当代各国信用货币制度有两种类型:国家货币制度国家中央银行区域货币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制度安排是通过各国协议的方式形成国际货币体系,不具有强制性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理解和把握本章内容的逻辑起点是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决定与影响因素不同除了国际借贷说,其它汇率决定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释了信用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换汇成本说是我国学者结合国情在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汇率决定理论。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正确把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客观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正反双重影响。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信用的演进★从逻辑的分析阐释信用的产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信用的产生;★从信用的发展看,有两个大的飞跃:信用方式的进化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现代信用体系由信用形式、信用机构、信用管理体系、社会征信系统等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系统.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现代信用形式信用形式按不同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类型,如按融资活动的参与主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和国际信用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现代多种信用形式是在货币信用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陆续形成的现代多样化的信用形式并存是信用经济发达的标志各种信用形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利息与利率把握利息内涵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来分析利息所体现的不同经济关系理解利息与收益资本化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的特点与异同;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的指导意义。决定与影响利率的因素各国有异同点;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低要受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金融资产因风险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利率,体现了对风险的补偿;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与期限的相关关系;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理论在形成或决定各种具体金融产品的利率、确定各种证券的价格时具有基础性作用。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如何理解金融机构体系中银行性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体系的关系共性:都是金融机构,都具备金融企业的基本特性。个性:①吸收资金的方式不同;②业务种类不同;③业务经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④在经济中发挥的具体职能不同。关系:都是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经济社会提供全面完善的金融服务。如何把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存款负债其他负债银行资本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投资广义的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中间业务:结算、承兑、保管、代理、信托、理财、咨询等等。各种担保性业务承诺性业务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表内业务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如何认识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起源上看,它们有与银行不同的各自独特的产生渊源它们有各自独特的业务形式和业务领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独特作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是金融业发达的标志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如何看待证券价格的波动?为什么货币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居于重要地位?从货币市场的特点分析;从各子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分析;从宏观金融调控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资本市场的风险比较大?从资本市场的特点分析;从资本市场的交易方式分析;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与波动分析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如何理解有效市场理论?效率市场是指价格能根据信息不断迅速地进行调整的市场,分成弱势、半强势和强势三种类型证券的价格以其内在价值为依据:强有效的市场可以迅速传递所有相关的真实信息,使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反之则否。市场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证券的价格与证券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论证前提:把经济行为人设定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他们的行为完全由理性控制;他们是单一地从经济联系作自利的判断。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失衡的衡量与调节国际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因此需要进行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虚拟化、证券化、多元化与机构化国际资本流动的正反效应与不均衡性金融全球化的原因与作用的差异性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各种理论的渊源关系;各种理论的主要贡献与突破之处;从前人研究成果中的抽象;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对货币必要量的研究1:8公式的提出与失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一般性因素:收入;利率;金融资产选择;效用及影响因素;货币流通速度;技术等因素.特殊性因素:体制改革(如价格);货币化进程;对外开放与人民币的区域化;财政收支与政府的货币需求……PYM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控制:——基本模型;——控制机制;货币供给理论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货币供应的可控性: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之争—货币供应是否有作用:中性与非中性之争—关于超额货币与失踪货币的问题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货币均衡与总供求怎样理解货币供求的均衡与失衡;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的差异;货币供求均衡与总供求均衡的关系。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扩张界限;货币扩张对总供给影响的三阶段。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不同定义:货币现象还是经济现象?不同定义下不同的原因分析;不同学派不同的效应分析;不同原因下不同的治理方案;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差异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框架货币政策目标的国内外讨论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未来一个时期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或目标区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该法属单一目标论,把货币政策的目标锁定在物价稳定上;操作中不需要中介目标,增加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的难度。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采用如何把握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特征与理念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共性与差异金融监管的重点:市场准入与退出,业务范围限制,经营中的风险监管与规范化推进信息披露,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加强社会监督与完善行业自律体系加强国际监管合作有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讨论金融发展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及其作用的两重性金融发展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规律金融压制与深化论的核心与实践效果金融创新的成因与趋势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教学中应处理好却又不好处理的几个关系理论抽象性与现实复杂性的关系经济学、金融学研究中的大数定理理论抽象或模型描述的局限性理论与现实不符:是现实错了还是理论有误?金融学研究中的几次热潮与变迁教学中应处理好却又不好处理的几个关系基本共识与分歧的关系共识与分歧并存于各个问题:如何掌握分寸?对共识的掌握与对分歧的了解:思潮与学派教活的而不教死的摈弃两极思维方式,
本文标题: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