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9古诗两首教材分析:古诗的学习到了三年级,开始引入了注释。因此,在教学古诗两首时,应当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进行学习理解。《夜书所见》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农家院落里宁静悠闲,秋风中的梧桐传达着秋的寒意,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表达了作者重阳节那天倍加思念亲人,惆怅孤独的思想感情。学习这两首古诗,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学懂诗意,更要让学生体味诗中的意境。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学懂古诗的意思。2、通过自主探究,认识7个认读字,会写10个生字。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初步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认识“促忆”等7个认读字,2、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古诗,并体会古诗的意境。3、通过自主探究,会写“忆异逢佳倍遥遍插”等10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情:许多作家诗人都用他们的笔描绘秋天。秋天不仅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秋天也常常勾起人的离别意,相思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寄托着离情别绪的古诗。2、揭题,读题。二、自学古诗,相机学习认读字。1、自学课文建议:⑴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⑵难读好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次。2、自学(巡视指导)3、大组交流⑴分节读课文,相机学习。促:读准平舌音,对照注释理解“促织”忆:扩词,理解九月九日忆上东兄弟中“忆”的意思,说说课题的意思。遥、遍、逢:换偏旁,写一写三、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课件出示:在高高的山上,诗人对着远方,若有所思,吟颂着……2、自学:对照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或词打上问号。3、交流:重点:异独倍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品读古诗⑴再次出现课件,体味意境(重阳本应该是团聚的日子,诗人却遥在他乡。他登上高山,眺望远方,非常思念家中的亲人。)⑵想象当时作者的所思所感。⑶小结:在这重阳佳节,作者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所以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⑷品读,朗诵四、写字:你觉得在这首古诗里还有哪个生字写起来还觉得有困难重点指导:插说说你怎么记,观察田字格,找出结构特点,主要笔画。范写,练写。五、总结:学懂一首古诗常常需要借助注释,另外要展开想象,才能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就叫做画面想象法。希望同学们能运用这两种方法,学懂更多的古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写“促深”。2、学习“夜书所见”,体会诗人在这宁静而美好的秋夜中浓浓的思乡之情。一、复现生字:1、再现生字2、听写生字并学习“促深”重点:深(注意右边不加点,因为夜深了,月亮星星躲起来了)3、朗读古诗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学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借助注释理解意思,借助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三、运用学法理解《夜书所见》1、出示课件:在一个宁静的夜里,隐约听到风吹梧桐的声音,带来秋的寒意,两个儿童在明亮的月光下斗着蟋蟀,勾起了作者思乡之情!2、自学:⑴自学:对照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或词打上问号。⑵交流:重点:寒声动挑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三、品读古诗1、透过这首古诗,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图画?(运用画面想象法)2、再次播放课件,读好古诗。四、总结:1、齐朗诵两首古诗2、谈话:同样是秋天的古诗,同样道出了秋的凄凉,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看来,秋天真是个多思的季节!五、课外拓展秋晚宿破山寺皎然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昔日经行人尽去,寒云夜夜自飞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教学反思:这是两首写秋天景色表达诗人想念家乡的古诗。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是指诗人见到什么?反复诵读画出景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诵读,我让学生再看图联想明月,独自一人,江边静静的夜,这些会让人想到什么,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已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却是倒装句,为此我先让学生读最后半句“夜深篱落一灯明”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么晚只看到灯又看不到人,那个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学生就马上能理解了,第二首诗学生基本可以自学成功。10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能自主地积累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教学流程一、谈话揭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1)自读,互读。(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我来考考你。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2)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词语: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四人一小组讨论。3.每组选代表发言。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四)课后作业1、读流利课文,对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并查一查字典。2、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有感情地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2、积累有关风筝的诗句及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1)做风筝重点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板书:依然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2)放风筝。重点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3)找风筝。重点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三、拓展想象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板书设计风筝做风筝快乐放风筝找风筝失望期望教学反思: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读第一节,梳理课文为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个片段品读。找出写心情变化的句子和词语多次品读,读出不同的心情,体会孩子的心情变化。课文续写“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幸福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想象。11、秋天的雨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色,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艺术化的语言。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身边秋天的景物。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扇”的读音,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12个生字所带的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4、积累好词佳句。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个字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但不一定了解它。你信不信?这个字就是——(课件出示雨字)[生齐读]。2、“雨”很奇特,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边说边出示四季的雨景)请看,这四幅图各是哪个季节的雨景?连一连。齐读。3、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秋天的雨。板书课题。放开声音把课题读一读。二、初读课文。1、想了解神秘的秋雨吗?翻开课本42页,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请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特别要注意生字中有许多轻声词。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3、刚才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来给大家提个醒?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指导扇的读音)4、现在再读一读课文,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更好。有信心吗?这回要边读边想,秋雨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吧。5、秋雨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凉爽、五彩缤纷、气味、冬天要到了]三、细读品味,感受秋天的雨。(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秋雨给我们带来了凉爽是哪个小朋友说的?你是在哪个自然段读到的?(出示第一自然段课件。)一起读一读。2、师故作纳闷,钥匙——秋天的雨怎么是一把钥匙?[板书:钥匙]你们家用钥匙干什么?秋雨这把钥匙是用来打开——(秋天的大门)[板书:打开大门]哦,我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秋雨下来,秋天就到了。)秋雨这把钥匙真神奇啊,把第一句读一读吧。3、秋天的雨是怎么来的?夏天的天气很炎热,前不久下了几场雨,我们就感觉现在天气——凉爽多了,秋天就是这样趁你没留意,不知不觉地、轻轻悄悄地来了。4、谁能带着这样的感觉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评价)老师来读一读,你们感受一下秋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来了这种感觉。全班一起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秋雨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后,我们首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2、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师撒银杏叶、枫叶、稻子、果实、菊花)大家快捡起来看看。3、礼物真多啊,课文里是怎么描写你得到的礼物的?快找出来,大声读一读。4、谁得到了银杏叶?[课件出示]你喜欢银杏叶吗?喜欢什么?读一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5、请得到枫叶的同学也来说说。[课件出示]老师特别喜欢“飘哇飘”这个词,知道为什么吗?猜一猜。(我好象看到了一幅很美的画,许多红红的枫叶在林中飞舞。我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们看到枫叶飘落时的美景了吗?一起读一读。6、多美的句子呀,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吧。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7、秋雨还带来什么?学生一边描述,课件出示相关画面。(金黄的稻田。书上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金色的海洋,这告诉我们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8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