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基本流程
1小学中年级段语文教学基本流程苏教版国标本三、四年级教册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四部分组成。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策略四册书共安排了八个训练主题: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各个训练主题都以图说话,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训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供了学习范例。既然是以图为文,教学就应该以图为基准,就图学,就图悟,就图训练,就图联想。在教学每册的习惯篇时,一般用2-3课时完成,教学基本流程是:㈠创设生活情境导入创设一种与生活相似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与课题或文本碰撞,形成学习的期待。㈡自主观察,初步感知苏教版教册的“习惯篇”编写,没有枯燥的文字表达,而是用生动表象的图片,一幅幅地展现在我们面关,有利于学生的揣摩效仿。学生通过自读、互读,初步感知了两方面的内容和意义。㈢明确要求,规范指导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明确习惯养成的方法和意义,让学生成为训练的主体。让学生去看图、模仿,并亲自做一做,然后再想一想,进而说一说。㈣总结检查,超越提高在学生学习完习惯篇后,教师应告诉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注意,因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二、中年级阅读课文教学策略3-4年级处于小学低高年级中间的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这一阶段,一共安排了97篇课文,其中三年级上册24篇,下册26篇;四年级上册24篇,下册23篇。这些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习祖国语言,获及基本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充裕的材料。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中年级阅读课教学流程第一课时㈠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去与课题或文本碰撞,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的猜想,形成阅读期待。㈡初读课文,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一步: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2遍,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第二步:交流朗读课文情况。可以是个别读、小组读,也可以是男女生分读,随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第三步:老师提出问题,生带问题默读、思考。第四步:指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己先想一想,再与同桌商量商量,用一至两句话来描述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然后写在课本上,最后交流。㈢指导写字,强化对生字(词)的认知进入中年级以后,这一任务可在预习中解决,课堂上主要通过适当的反馈,对自学的情况进行督查。㈣布置作业,为下一节课作铺垫作业一般以写字及词句的练习为主,也可以适当布置课外搜集或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第二课时㈠复习检查,巩固认知㈡精读课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体验围绕话题,选择重点,以多种形式的读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段、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步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课文语言初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㈢回顾全文,形成积累,启发感悟在学生熟读全文的基础上,摘记优美词语、背诵精彩段落。阅读教学要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教学的“六字诀”,即“读得进”——既要重视朗读,又要重视默读。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记得住”——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必经之路,小学生正是记忆的最佳期。因此,要做到活记乐背,主动积累,熟读成诵,水到渠成,坚决扭转和反对唱读课文的现象。三、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策略苏教版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是:立足人的发展观,让学生做习作的主人。《课程标准》也要求“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根据以上的理念及要求,习作教学一般两课时完成,习作教学的基本流程如下:㈠借助例文,领悟写法(7分钟左右)例文的作者是学生,写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抒发的当然也是学生自己的情怀。看了同龄人的例文,学生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写”或“写什么”,马上就掌握了。㈡创设说话情境,激活习作欲望(5分钟左右)2教师精心设计交际情境,打开生活源头,引出习作要求及话题范围。指导学生进行有代表性地交流,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㈢自主拟题,自由表达3-4年级的习作,基本上是只提供一个话题范围或选题空间,至于拟定什么题目,则由学生自主确定。再加上例文的引领,学生心领神会,已经激活的习作素材聚集、放大、形成表达的冲动。要积极鼓励自由表达。坚持大胆放手的态度,竭力让学生在动笔的时候,不受文体的束缚,自由表达,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㈣保持安静,一气呵成起草是构思形成的“胸中之竹”变成“手中之竹”,学生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一气呵成。学生起草时,教师可以在行间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为“二次辅导”搜集反馈信息。㈤修改与朗读1、学生习作写好后,自己先从整体上看,是否有缺漏错误、累赘多余和不足之处,再逐句推敲,必要时可查阅工具书及有关资料进行匡正。2、同位或同组的同学还可能互相批改,互改激励提高。3、指名3-4名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再合作修改。㈥保持安静,认真誊写四、单元练习教学策略苏教版第二学段的“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三年级练习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四年级练习则把“学用字词句”换成了“处处留心”,可见编者是要提醒学生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逐步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中年级“单元练习中”读读背背这一版块教学,应坚持不求甚解,先指导背诵,大体了解其意思即可,这些词语会在以后教学中出现,到时可以随课文阅读理解。教学流程:①读准字音,读通词句;②熟读后大体了解词语的意思;③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语气及语速的快慢变化。在品读中,培养语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进行口语交际,就是要解决交际内容、交际主体与交际环境之间的关系。㈠创设交际情境,揭示交际话题要围绕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话题,创设一个现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了解交际话题及交际意图,分清交际主体和对象,交际中的角色关系与环境背景,以增强学生参与交际的角色意识、情境意识。教学中,要充分开展模拟活动,努力使交际练习生活化、活动化,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进入交际情境,展开丰富想象,能主动、独立地充当具体的交际角色,自觉积极地参与听说互动的交际过程。绝不能再像问答式的教学那样,置学生于被动应答的地位。㈡明确交际目的,确定交际内容要增强学生的目的意识和话题意识。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交际行为的缘由和目的,懂得搜集、选择那些保证实现交际目的重要交际内容,进而围绕交际目的去组织交际内容,以便在实施交际时,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并能紧紧抓住话题中心与交流要点,做到不分心、不跑题。㈢分清角色关系,展开交际过程口语交际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话语交流。交际中主客体的是随时变换的,所以,交际者要及时调整自己听说应对换的角色位置与活动方式。要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身份,学会换位思考,及时调整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该倾听时,除了认真听取对方的话语,捕捉有效信息,把握主要内容之外,还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对方的动作表情、手势体态等非话语的内容表达,随时注意对方的态度变化和话题转换,认真揣摩其真实意图;该应对时,随时注意灵活应对,及时有效地发出反馈信息,进行言语沟通。㈣善于总结反思,积极吸纳建构古人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为孩子拓展更为广阔的、自主参与口语交际的空间。为此建议:第一,尽量拓展小学生习得规范口语的渠道。如让他们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听发音标准的录音磁带等。第二,尽力搭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舞台,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设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比如:请小学生主持集体活动,组织他们参加演讲、讨论、辩论,让他们充当小记者、小导游等。总之,凡能让小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的成人绝不要包办代替,使他们真正成为实地进行口语交际的主人。第三,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课堂教学本身便是师生之间的言语交往过程。在平时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毛病或问题进行必要的及时矫正。不光语文老师,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口语交际的表率和“语言的医生”。“单元练习”一般用三课时完成,其中口语交际一课时“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字”等两课时完成。3“立体互动”小语课型及流程构想预习课(中年级起步)建议流程:指导方法、明确目标→自主预习、五步阅读→小组互助、深入预习→组内互查、反馈总结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发放的导学单、《问题作业簿》等明确预习目标,通过自读自悟,识记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有自己的初步感受。并查找相关资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引领,教师应逐步放手,预习课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也可引导学生在早读课进行)。研读课建议流程:创境激趣,交流感知—抓住关键,研读共品—强化理解,拓展升华—自评自结,反思提升(一)创境激趣,交流感知1、创境导入,揭示课题。交流课文相关背景或作者资料。2、预习检查,整体感知。组内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课文内容的感知及脉络的梳理情况。3、疑中促思,梳理定标。根据学生在交流阅读中的质疑或问题,确立深化阅读的任务与重点。(二)抓住关键,研读共品1、目标呈现,自主研读。教师出示研读目标(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通过读、画、思等形式开展自主阅读,获得对问题的个性感知。2、交流互动,共品共赏。组内合作,组内交流对问题的认识,阅读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汇报展示,实现生生、师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3、互助释疑,适时点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序地展示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加以启示与引领,在品读与赏读过程中,领悟并梳理表达的方法,进一步促进语感的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等,引领学生实现从内容到思想的阅读历程,(三)强化理解,拓展升华1、教师针对课文的学习目标,在基础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能力与基本方法方面予以检测与反馈;2、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方法、训练能力、拓展视野、实现听说读写的整合与发展,架设课内外语文学习的桥梁。(四)自评自结,反思提升1、生生交流,畅谈感受,总结学习收获,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2、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做点拨提升,强化课文重点目标,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理性认识。讲评课:1、检测试卷讲评课:展示错例,小组研讨→交流错因,点拨归纳→精选习题,强化训练2、习作指导讲评课:习作指导讲评课流程:激活内因,目标导入—自主练笔,自问自评—交流展示,互助诊断—内化反思,美文共赏(一)激活内因,目标导入1、创设情境,激活内因(进入角色:我要说);2、围绕话题,整理素材(调集素材:有话说);3、初步构思,适时引领(构思脉络:我会说)。4(二)自主练笔,自问自评1、减少干扰,保持课堂安静,加强个别辅导,引导学生探究习作的大致内容及选材范围。2、鼓励学生默读或朗读自己的文章,对文章的主题、内容、结构、字词句采用自问式修改,进一步润色作文。(三)交流展示,互助诊断1、组内交流。鼓励互评、交流切磋。抓住典型,适时指导。2、班内交流。注重过程态度,师生共同评价,给予学生习作规范评点,并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再度反思。3、二度创作,修改加工。针对交流中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自改、组间互改等形式弥补不足、完善自我。(四)内化反思,美文共赏1、遴选优秀习作(片段和文章),评悟结合。给予写法指导,学生总结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技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基本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