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桂花雨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元娣所在学校平山小学单元第三单元课题11桂花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想象课文描写“摇花乐”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写“摇花乐”的情景,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个性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本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叫“桂花雨”?3、精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1、板书课题:11桂花雨,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什么是桂花雨?作者为什么要以桂花雨为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过渡:好,你们的问题提得有价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先要清扫我们探索路中的拦路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边读边想,教师巡视。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方能思,有思方能有长进。3、检查字词情况。小黑板出示:左右新鲜谢落尤其吩咐帮着糕饼拣都笨笨拙拙湿漉漉炉烟袅袅檀香桂花卤撮(1)指名读,注意:“吩”前鼻音;“帮”后鼻音;“都”多音字。(2)提示“谢、尤、拣”书写。(3)齐读。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刚刚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在书中适当圈画写。4、什么是“桂花雨”?谁带头交流自己的收获。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三、精读一、二自然段。1、课文作者琦君,原名潘希真,名列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等近三十种,有些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就这样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为什么唯独喜欢桂花呢?自由读一、二自然段。2、交流:(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花香,具有不张扬的品格。/板书:香)(2)香气持久迷人。①“没有不”换句话说就是——②“浸”原意是什么?这里指……?③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感受?④是呀!村上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沉浸在桂花香里。这时,请你们再次来读一读这段话?⑤指名读3、小结:琦君小时候就喜欢桂花真的仅仅是因为它香气迷人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我们是否有新的收获!四、布置作业。1、读读抄抄书后3词语。2、熟读课文。3、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一植物,写明喜欢它的原因。紧扣有价值的问题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围绕主要问题,也是文章重难点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想象促进体会指导朗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3~6自然段。2、凭借课文语言想象摇桂花的情境及体会其乐趣。3、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桂花雨》。2、引读: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虽然——笨笨拙拙的,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味令人陶醉,芳香——四溢。喜欢桂花,还因为什么呢?默读3——6小节思考。二、精读感悟。1、你知道作者喜欢桂花还有什么原因?(如果学生答出就直接品读“摇花乐”等教学环节)2、出示句子: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一)品读“摇花乐”1、“摇花乐”乐在哪里呢?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2、交流:(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①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急切、迫不及待)从哪儿感受到的?(大事、老、缠、!)②谁再来读一读,可以加上动作,读出这种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③引读:师读前部分,生齐读说话内容。(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①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帮着、铺、使劲、摇、喊)②结合插图,自由读读这句话。③出示:桂花纷纷落下,像()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呼应上课时学习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围绕课文重点,画句子扣词语理解文本内容,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这三个词很能表现作者的心情,建议再深入引导一下,不能一带而过。如,缠:从语言、动作两方面去体会作者是如何缠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④交流各自想法。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⑤你们想象真丰富呀!我想你们一定和小琦君一样陶醉了,这时,你再读读这句话?指名读。⑥齐读这段话。(3)小琦君陶醉了,那她的父母亲呢?①交流,说说你的感受。(洗净、撮、檀香、口占一绝)②“口占一绝”?(随口吟诵一首绝句)请各自再读一读这首诗。③谁来读?你读懂了吗?交流诗的大意。④出示:在摇桂花的这一天,白天,花雨缤纷。晚上,夜深人静,小琦君梦见,多甜啊!)⑤师:对,正如你们所说,她梦见了摇桂花的喜悦,桂花的丰收,摇桂花一家人的欢乐。(板书:乐)⑥让我们来甜甜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4)摇桂花除了给作者和全家人带来了欢乐,还给谁也带来了欢乐?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①指名读。你又读懂了什么?(摇桂花给全村人带来了欢乐)②我们只知道桂花开得最茂盛时,香飘十里,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气里。现在怎么会“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呢?(因为全年人们都能品尝到桂花作的食品,如课文中说的桂花卤、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以为还有桂花酒酿、桂花元宵这一棵桂花树让大家一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丰收的喜悦中,全村老老少少的其乐融融中。)③齐读这句话。(二)品味“思乡情”1、师口述:琦君1918年生于浙江永嘉。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入弘道女中。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虽然作者十二岁就离开了家乡,但她时刻没有忘记桂花给自己带来了童年的快乐,给一家人带来天伦之乐,给全村人带来丰收之乐。因此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生齐读第五小节。2、出示: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利用课文原有资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以促进理解内容、朗读课文。在想象中进一步理解体会摇花了的趣味。介绍作者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难点做好铺垫。着母亲要求摇桂花的比不得家乡旧宅院的金桂。”(1)谁来读,你想说什么?(2)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们对她说: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这里的环境真舒适,她会说:……(3)小结:桂花里有母亲的欢乐,母亲的辛劳,也有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板书:情)琦君44岁时完成了这篇文章,此时她身处台湾,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会梦见什么呢?(4)梦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让我们一起来读: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三、总结全文。1、课文学到这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喜欢桂花吗?(看板书)2、作者琦君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从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热爱家乡、重视感情)3、最后,让我们再一起包含深情地读最后一小节。四、布置作业。(一)、比一比,再组词。尤()吩()拣()糕()优()纷()练()羔()(二)、课文填空。1、“桂花开得最()时,不说(),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若将句中“没有不”换成别的词语,可以是:()。2、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小枝小叶,()在簟子上,()好几个天太阳。桂花晒干了,()铁罐子里,()茶叶中泡茶,()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在桂花香中。这正是父亲诗中所说的:“()。”整合所学知识点,整体上把握课文重难点。借助琦君作品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友情链接相关搜索:(见教参)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既是官家小姐,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爱之深教亦严,父亲潘国纲虽出身农野,久历戎行,身为师长,却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盼她成为才女,就请一位姓叶的家庭教师教她。于是:五岁,认方块字;六岁,学描红;七岁,读诗经、唐诗、习字;八岁,读女诫,孟子;九岁,读论语、唐宋古文、左传,学做古文;十岁,她就过目能涌,挥笔成文了。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入弘道女中。由于古典文学根基好,加之父亲的书房里有许多古今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她常偷读。暑假中,饱看新文学作品,外国小说则偏爱《简爱》、《约翰克利斯多夫》、《小妇人》,等等。她从古典文学、新文学及外国文学佳作中吸其精华,因此作文比赛,常得第一,被同学们封为“国文大将”。高一那年,她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黄狗》,自此,她立志当文学家。高中毕业时,她以优秀的成绩板书设计:11桂花雨香乐情教后反思直接升入之江大学,成为我国“一代词宗”夏承焘的得意女弟子,琦君因此诗词造诣极高,其中又以同更获赞赏。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汇文女中及故乡永嘉县中教书。1949年去台湾,服务于司法界,任高检处记录股长及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同时在大学任教,并挤出时间写作。1964年获台湾文艺协会散文奖,1966年代表台湾妇女写作协会访问韩国。1970年《红纱灯》散文集获中山学术基金会散文创作奖。1972年应美国官方邀请访问夏威夷及美国本土参观各大学,与教授作家们交换教学、写作意见。1969年在台湾司法部志愿退休后,在台湾的中央大学及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专心教课与写作。后其夫李唐基赴美任职,她也随任作“闲妻”而又闲不住,仍常给报刊写稿。1985年《琦君寄小读者》获台湾新闻局金鼎奖,1986年《此处有仙桃》散文集获台湾第十一届国家文艺奖,是年10月12日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有大陆、台湾两地作家参加的第四十八届国际笔会学术活动。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最近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是琦君和林清玄。琦君名列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三十本,有些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推荐阅读:鲁迅《朝花夕拾》;散文集《桂花雨》;林海音《城南旧事》。优秀课例:《桂花雨》教学实录一、背景导入,揭示中心句。师生问好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花雨》生:读题师:桂花雨非常的香,再读——生:再次读题师:(深情地讲述)作者琦君在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她身在异乡,却常常想起家乡的桂花。课文一开头,就写到“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出示在黑板上)为什么呢?生:因为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教师出示句子“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在黑板上,并指名一学生读)生: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教师提醒读出儿化,学生再读)师:(点“迷人”二字)迷人是什么意思呀?生:迷人就是令人陶醉。二、品味香气迷人.师:香气味儿令人陶醉。怎么使人陶醉呢?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生认真自由朗读第二节。)生:课文中说“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没有不”就是说全都浸在桂花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桂花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