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小学语文第九册(14单元)备课资料
小学语文第九册(1——4单元)备课资料编者按:下面是我区小学语文第九册任课教师全员备课活动中的资料,现转载在此,供大家教师阅读参考。资料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介绍的方法,都是个人之所为。由于角度或视点的不同,难免不能尽如人意。希望大家只作参考。教材综述(解读者:朱华贤)基本概况◆课文28篇,比8册、7册少4篇。增加一个“结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四会生字:150个,比8册减少50个。但词语量不减反增。◆较难理解的课文有所增加:《走遍天下书为侣》、《梅花魂》、《钓鱼的启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七律长征》。教材特点◆综合性:汉字的产生、演变、特点及魅力由11则材料组合而成。◆思辨性:具有议论文性质的习作要求。例如——习作一,开卷有益开卷未心有益议论文习作四,生活启示录结合《钓鱼的启示》习作六,父母的爱,就三个不同的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总结性:原来的“语文园地”改变为“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回顾的是单元内容和方法,拓展的是词语和阅读第一单元(解读者:钱佳音)有节制的随意——以人教版九册语文第一单元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这册教材我也是第一次教,跟大家一样,看到一篇篇从未教过的新课文,我也很困惑,教什么呢,怎么教呢,我想老师们的困惑也大抵来自这两方面。事实上现在语文教师备课的负担很重,虽然教参、课件、光盘之类的辅助用具很多,但是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的东西没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或者说教师想教的——教师实际在教的——学生实际在学的三者无法实现统一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依然是混沌一片,教师不知道自己教了什么,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老师们不妨去试一试,在你上完一堂课后,或者隔一天,你找五六个同学问问,问问昨天那堂语文课学了什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五六个学生会给出五六种不同的说法,也就是说,对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学了哪些具体的内容,学生其实并不知晓,更要命的是他们已经习以为常,而这个时候如果你再把你的教学目标拿出来一观照,你就该吐血了。我这课上到天边去了。其实原因也不难找,就是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没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我在这节课里要教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教这个,都没有想清楚,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琢磨教学方法上,或者说是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定的时候,就一心陷入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当中了。这可能也是另一种缘木求鱼吧。我这一次备课就备得很累,一来文本都是陌生的,二来是在强迫自己一定要对新课程新教材在课堂里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课程标准是我思考的支点,我想至少要对整个第三学段的总目标心中有数。过深过浅都对学生不利。当然课程标准里的很多目标是无法直接和课堂里的目标划等号的,但是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就可以对某册教材实施目标分解,在不同的单元里,我们与相应的目标进行对接。像于丹老师在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说的那样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应该从大处也就是课程标准着眼,从小处也就是每一个文本着手,挑选合适的内容,再为这些选定内容量身定做一些教学方法。这样也许能够使我们更加清醒的站在教室里。那么具体到这一个单元,我们该如何来确定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呢?我想我们的思考应该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手:1、文本的特性2、学生面对文本时可能的状况3、教学的目的或者教学设计的意图即学生最终的收获。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谈谈我对这一组文本的理解。我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下面谈的主要是有关本单元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如何展开教学的问题,可能语文学科的特征比较明显,像字词、情感之类具体要求教参上有详细说明,我这里不展开。第一篇:《窃读记》这篇文章从文本特性来看,应当属于文学味比较浓的叙事性作品,大家都知道它的作者是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朴素、淡雅、自然是她最大的风格,作品中随处可见那些妙趣横生的小细节,比如躲在大人的腋下,下雨天时明明渴望雨下的大些好留在书店多看会书,却偏偏装出着急回家的模样,没有一笔是浓墨重彩,轻描淡写之间就把一个小女孩对书本的热爱描绘的自然真切。面对这样的文本,孩子们是很容易走进的,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女孩不光明正大的去书店看书呢?这是时代的隔阂,略微补充一下当时的背景就能理解了,另一些疑问可能会出现在对几个重点句的理解上,比如“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我咽了一口唾沫,就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但我觉得这两句话的理解也并非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或者说知道读书对一个精神成长的重要性并非是这篇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这篇课文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围绕“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来对文本语句进行充分的感受,在文本语句的感受中开发学生的文学感官,让学生体验到文学感受细腻丰厚的路径与方法。而这一内容的确定又正好与课程标准中关于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求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一致。在篇课文的教学中,让孩子们知道作者窃读时又害怕又快乐不是我们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是用什么方式表现这种感受的才是指向学生的最后收获的。比如“踮着脚进书店”的那段,就是用一连串极细小的动作来表现这种感受的,而这些细小的动作后面有一条明显的情绪曲线,从刚进店门的暗喜,到挤进人群的满足,再到找不到书的焦急,最后再到重找一遍失而复得的那种狂喜。如果你能一步步的引导孩子去发现这些隐藏在文字里的密码,他们就会获得一条重要的阅读经验:动作可以传达出人物的心理变化,我们获取感觉就可以从捕捉一些细小的动作入手。我想这样通过自悟获得的经验无论是对学生的阅读文学作品或者学习写作都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像这样的点,一节课一两处足够了,比如写雨天的那个段落,心里的白描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围绕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源或者自己擅长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用想象的方式还原细节,比如用画画的方式定格场景,如果你对林海音的写作风格足够了解的话,串讲也未尝不可。王荣生教授说: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是一堂语文课成为好课的最低标准。第二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文本特性来说,属于访谈录,这也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文体。国外兴起的比较早,现在国内访谈也很热,电视媒体像杨澜访谈鲁豫有约都做得很好,平面媒体也有像人物周刊那样的访谈专刊,所以从另一层意思上看这也是一种新的应用文。面对这样的文本,学生首先会有新奇感,其次会有凌乱感,因为一次访谈往往会有几个话题组成,学生在阅读时会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在上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握住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把握谈话要点,学会从口语化的平铺直叙中挑拣谈话中的重要信息。所谓的要点我们可以从整理问题提纲入手,苗苗提出了哪几个问题?1、读闲书到底好不好2、偏科怎么办3、什么时候学语言最好?而季老的几个回答要点就是属于重要信息。1、读闲书好,对写作文有帮助。2、偏科不行,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3、学外语早学比晚学好,古诗文也应该在小时候积累。点是很清楚的,像这样的文章如果还去扣字词,找感觉、谈文采就有点可笑了。我们应该认识到把这课的教学内容聚焦在把握要点,提取有效信息上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直接会对他今后面对其他访谈文本时起作用。他会记住阅读访谈类的文章搞清楚它究竟说了些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从这些文章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要比“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更有意义。第三篇:《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从文本特性来看既像一篇说明类的,因为它旨在说明书籍的重要,以及常读可以常新的道理;但又像一篇议论文,因为他的表达方式更接近推理,假设、设问、反问、通过层层剥笋的推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常我们把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称之为哲理小品。对于这样一篇在表达方式上有鲜明特色的文章,如果我们能把主要的教学内容确定成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并能通过交流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上将会是很有意义的事。五年级的孩子在表达上最大的困难就是逻辑性不强,层层深入的推理能力不够。如果能依托这个文本让他们领略到推理严谨的美,领悟到一些推理的技巧,比如设问,反问、类比、假设,相信会给他们的阅读和写作带来新的启发。上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路径:文章说了一个什么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以何种方式呈现的。当学生们通过反复的诵读、比较、体悟之后,他的脑海会逐渐生成一张逻辑严密的地图。一个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两个方面:1、为什么要反复读一本书?表达方式(连续的设问、反问,以及与反问相对应的类比)2、怎样常读常新?表达方式(首先、然后、再、最后)。这一篇课文上下来,学生收获的应该是一张叙述地图,而不仅仅是某一个读书方法或者一个读书的理由。这实在是一篇学习富有逻辑的表达方式的好范文。第四篇:我的“长生果”这是我们原来浙江的文联主席叶文玲写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感情真挚,层次分明。学生在阅读中也许不会遇到很大的障碍。教材把它作为略读篇目放在这个单元的最后,我想它既是一个前面学习的延展,又是为这个专题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一些具体的读写结合方法的支持。我们可以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位成两方面一、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习一些具体的读写方法比如: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有些鲜味、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最重要是发自心灵的创造。因为这些经验都来自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所以会给学生要切实的启发。上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总结作家的经验,从而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现在回到题目上来,有节制的随意,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在课堂里,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必须要精准的,有节制的。而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不必拘泥,相对随意的,我这样说不是说方法不重要,而是说对于目前的课堂,正确的内容更为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摩名师课堂习得,但是对内容的判断要靠我们自己练的内功。教学内容的少而精永远是课堂的第一法则,如果你妄想着去达成教参上的每一个目标,妄想去挖掘文本里的每一处矿藏,最终你将什么也没有得到,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容量里,用最精准的方式裁剪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去获得相应的学习经验。第二单元(解读者:裘海珍)品浓浓思乡情,解拳拳赤子心一、整体把握(一)教学内容本组教材紧紧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编排了三首古诗词《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篇回忆性散文《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此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阅读链接中的《故乡》,口语交际训练“浓浓的乡情”,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日积月累中的思乡古诗句。(二)教材特点1、寄托的思乡情如出一辙本组教材中选编的文学作品无一不让人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国人那怀乡恋土的悠悠情感,那剪不断切不碎的乡土情结。《梅花魂》中“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桂花雨》中“于是,我又想起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中“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等语句更是毫无掩饰的真情告白。2、依托的对象各不相同文中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怀念赞美故乡时并非空泛地抒情,而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本组教材中,传递作者思乡情怀的景物各不相同,有传统的明月、家书、故园,有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梅花,有清香悠悠的桂花,也有小桥流水、守望相助的人家等。3、承载的语言各具特色《古诗三首》以精炼的语言展示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后三篇回忆性散文均为现当代女作家所作,总体感觉细腻委婉,《梅花魂》一文语言深沉含蓄,值得细细咀嚼,《桂花雨》一文语言时而娓娓动听,时而激情满怀,很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小桥流水人家》一文则一如行云流水般清新自然,又如乡民般淳朴率真。4、情感体验各有侧重在表达作者思乡情感时,前两篇重在体现作者如何思念家乡;后两篇则恰恰相反,重在阐述思乡的原因。(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第九册(14单元)备课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