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语文语法句型转换
1小学语文语法句型转换(反问句和疑问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比如例1。还有像“小树长高了。”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如“他没有参加小组会。”“我不认识这位老师。”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如“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非搞好不可。”“乡亲们没有不夸雨来聪明的。”什么是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否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陈述句:我的故乡在江南。陈述句是一般性陈述的句子。在书面上,陈述句末尾用句号。反问句:中朝两国的人民哪道不是亲人吗?反问句一般属于修辞手法,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反问句的意思可以用陈述句来表达,不过反问句的语气和感情要比陈述句强烈一些。例如: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难道我们能忘记?②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能忘记。句①为反问句,句②为陈述句,两句相比,虽然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很明显,句①的语气要比句②强烈得多。有时,反问句中有双重否定词出现或者带上感叹语气,表达的情感就更为强烈了。例如:③你都这么大了,就不能不跟他抢吗?④看到日本侵略者疯狂屠杀我们无辜百姓的血腥场面,作为一名有良知2的中华儿女,怎能不义愤填膺?一般来说,从字面上看,带有疑问语气词(如怎么、难道、如何等)而没有否定词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常常是否定的。如:⑤你怎么能保证一切正常?改为陈述句是个否定句:你不能保证一切正常。但是,有一个否定词并且还有疑问语气词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则常常是肯定的。如:⑥你怎能不听长辈的劝告?改为陈述句是个肯定句:你必须听长辈的劝告。当然也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你不能不听长辈的劝告。如果反问句中有两个否定词(即所谓双重否定),那么,全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如:⑦你不要不相信这是真的。改为陈述句是个肯定句:你必须相信这是真的。语文语法句子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比喻就是「打比方」,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及借喻三类。3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例子:他动也不动,彷如石像。(本体)(喻词)(喻体)隐喻[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例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本体)(喻体)(本体)(喻体)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子: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成功与否,就看所创作的句子是否把物当人来写,看有没有人一样思想、行为,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那么,我们如何来创造拟人句呢?第一步,分析事物,寻找共性。所谓共性,就是事物和人类相、相似的言行、思想。如:小鸟在枝头叫,我们可以想象成唱歌;又如饮料瓶放桌上,我们可以想象成为饮料瓶站在桌上;蚂蚁在地上爬,我们可以想象成为蚂蚁悠闲地在散步;蜜蜂在花丛间采密,我们可以说是拎着花篮在舞蹈。第二步,添加感情,写活事物。人们的基本感情,可以归类为喜、怒、哀、乐四种,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恰当把人类神态、言行、心理活动附在事物身上,赋予物以“人性化”,让物开口说话,让物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4第三步,升华灵性,过目不忘。我们要创作一个真正的拟人句,还要从思想内涵中下功夫。可以想象,一个毫无个性的句子,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刻含义,找出其独特的“灵性”,让人们一看就过目不忘。练习:1、小河向东流。改: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2、螃蟹煮熟了。改: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3、水稻成熟了。改:水稻笑弯了腰。4、高梁成熟了。改:高梁涨红了脸。5、大地上有白雪。改:大地披上了一层白雪。6、大树在路边。改:大树站在路边。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这是锤炼语言、把语言写生动的又一重要方法。拟人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动物拟人化。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吃东西的5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已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世界》)这些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2)把植物拟人化。如:“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养花》)“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我爱故乡的杨梅》)前者,花草怎么能“自己会奋斗”呢?这里显然把花草比拟成人了。后者,作者把杨梅树比拟成人。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舒展着”枝叶在雨雾中“欢笑”,这样就生动地描写出了春天的杨梅树生机盎然的可爱形象。(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如:“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大海的歌》)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这里把“兴安岭”人格化,更加突出了兴安岭的美。除以上三种拟人运用形式之外,有些文章(如童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知识小品等),也可以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如:《水彩们的争吵》——主人画了一幅画,被评为美术作品一等奖。水彩姐弟们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而争吵不休。《我家的“好朋友”》——洗衣机“姐姐”是我们家的“特殊朋友”,她漂亮、勤劳,具有为主人无私奉献的好“品质”。当然,在这些文章中,拟人已不再是一种锤炼语言的方法,而是发展成为一种构思、写作的方法了。作文中,正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6的事物活跃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主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便于作者托物抒发感情,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什么叫排比?在一个句子中同时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它能增强句子语势,加深感情。其特点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组成,而且开头几个字相同。常见的排比句有并列式和递进式两大类。并列式排比句:所谓并列式排比句,它的分句之间是并列同等地位。练习: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改:下课了,同学们有的玩滑梯,有的玩乒乓球,有的玩翘翘板。2、爸爸下班了。改:下班了,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杂志,一边聊天。3、小金鱼在水中。改:金鱼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放在水中,一会儿沉在水底。4、我课余生活很丰富。改:我课余生活很丰富,有时看书,有时跳绳,有的画画。5、小明来到公园。改:小明来到公园,一会儿拍皮球。一会儿放风筝,一会儿踢足球。二、递进式排比句:递进式排比,也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组成,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意思更进一层。练习:1、我们要努力学习。改:为了做祖国的接班人,为了家乡美好的明天,为了祖国腾飞,我们要努力学习。72、邱少云趴在火堆纹丝不动。改: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为了这次战斗,邱少云趴在火堆纹丝不动。3、欢声笑语传到外面。改:欢声笑语传到教室,传到走廊,传到校园。4、刘胡兰壮烈牺牲。改:为了保护干部,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为了共产党的胜利,刘胡兰壮烈牺牲。小学语文句型练习题【知识平台】(一)句子及其类型1、认识什么是句子。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8的生活多幸福啊!(二)改变句式【备考点】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应考点】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链接考题】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答案)9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链接考题】他是一个好人。(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他真是一个好人啊!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链接考题】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10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链接考题】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答案)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专项突破】一、依照样子写句子。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语法句型转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