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探索
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探索中国象棋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今天,中国象棋作为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它不仅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六师附小及时认识到在小学开展象棋活动,进行“棋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制定了“长棋艺,促棋品”的校训,把“棋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使其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题所讲的“象棋文化”是指人们在象棋活动中创造的一系列相关的器物、制度,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包括棋具、比赛规则、棋艺、棋品)“象棋文化教育”是指以象棋文化为内容的教育。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人格性特点。它不是单纯的技艺传授,而是对人格的陶冶。二是综合性特点。它不单靠象棋课,而是靠各学科的渗透,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家庭社会教育的配合。三是活动性特点。它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光靠老师讲授是学不会象棋的。本文就小学“棋文化”教育的依据、内容、方法、途径、原则及效果等展开论述,总结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规律,以期得到象棋界,其他专家学者,特别是教育界象棋文化教育同仁的指正。一、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依据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概括地说,有以下五方面的依据。1、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符合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的学习与教育的实践之中,以改进目前学校教育不尽人意的地方。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更加突现出学校教育的现状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巨大落差。现实促使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将目光转向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从中发现教育改革所需要的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洲相继提出“脑的十年”研究计划,通过研究,科学家可以用动态的、无损伤的方式,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被试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以揭示脑的高级功能的奥妙。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合理解释与谨慎应用将成为素质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依据。象棋活动向来被称为“人类智慧的体操”。以象棋教育为切入点,把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小学教育是本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之一。2、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符合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在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被认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Nye)在《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一书和相关的论文中,提出了区分“硬权力”与“软权力”的主张。所谓权力,就是运用文化的力量来左右他人的意识,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与利用经济和军事的硬权力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国在使用软权力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据统计,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栏目有60—7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所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象棋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比赛规则与搏弈技艺,而且形成了体现我们民族精神的象棋文化。这种文化传承与发扬,有助于中华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取得文化上的比较优势。这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依据。3、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符合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家教育部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开展象棋文化教育,就是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4、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符合浦东新区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浦东新区的小学象棋文化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象棋活动仅仅是兴趣类活动,没有普及,当然更谈不上“棋文化”教育。②学生学棋中的随意性,无毅力,无耐心。首先小学生学棋时间上无法得到保证;其次表现在“无毅力”,输赢无所谓及碰到困难就不学了,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还有很多学生因缺少耐心而中途就停止了一盘棋的搏杀。③以单纯地传授技艺为主,“文化教育”功能没有发挥。教师只注重象棋技艺的传授,不注意同时传授象棋文化知识,也不注意对学生进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不注重在象棋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人品的教育。本课题的研究正是鉴于以上原因而提出的,旨在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象棋文化教育。寻找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象棋文化教育规律,揭示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一般特点,为小学的象棋文化教育提供一些科学性的依据、方法、原则等,为各小学开展象棋文化教育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借鉴。二、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内容本课题所研究的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小学生象棋“棋艺”和“棋品”的培养。(一)小学生象棋“棋艺”的培养1、小学生象棋“棋艺”的主要内容“棋艺”是指象棋基本技能及基础知识,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自编了《象棋》校本教材(附)。主要分三个阶段:(1)低年级(一年级)入门阶段。主要教会学生“棋子的走法和吃子的方法”、“胜、负、和的判定”、“对局规则”、“棋子的价值”。(2)中年级(二、三年级)初级阶段。主要教会学生“常见的杀法”、“简单的残局、开局”、“游戏局、排局”。(3)高年级(四、五年级)中级阶段。主要教会学生“较复杂的残局、开局”、“中局浅介”、“布局飞刀”等。2、小学生象棋“棋艺”的训练过程象棋千变万化,自古无重局,易学而难精。要想学好并精通象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台下十年,台上一显”,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对于小学生来说,训练过程是相当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个结合:1、读谱和实战相结合学习棋谱是提高象棋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要求学生不生搬硬套,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它的缺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吸收和运用。实战对局是提高棋艺的主要手段。学习棋谱是为了实战,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加深对棋书、棋谱上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只有多进行实战,才会有直接的经验与体会,才不会“纸上谈兵”。2、复盘和拆棋相结合对局以后进行认真的“复盘”与“拆棋”,是提高棋艺的两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复盘”要求学生把下完的棋从头到尾重新走一遍,以检查得失和优劣。“复盘”时需要“记棋”,这是一种基本技术,无论是拆解对局或研究开、中、残局,都必须能做到“记棋”。“拆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练习,因为总结经验和研究新战术都要通过“拆棋”来进行。3、计算与判断相结合象棋实战的胜负主要是由象棋计算能力和象棋判断能力决定的,二者既有联系又各自存在。象棋计算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计算的广度、深度、准确度和速度。在实战中,战略计划、战术手段的实施,均要靠计算,若计算能力不高、不准确,一切都会成为空谈。计算与判断能力的提高需经过长期的磨练才能获得并不断提高。(二)小学生象棋“棋品”的培养包括三方面内容:1、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通过校本教材《象棋文化》的传授,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象棋,了解象棋、理解象棋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他们在对弈时感到弈趣盎然,达到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的目的。2、高尚人格的培养许多老棋手待人接物谦和有礼,提携后进不遗余力,他们的人品棋品真是无可挑剔。教师在教授“棋人棋事”(《象棋文化》中的一个章节)时,要教育学生学习象棋大师对象棋的执着追求,学习故事中人物的正直、忠烈,学习前辈的做人之道。3、心理品质的培养在每一次的象棋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困境时迎接挑战的勇气;在紧张激烈搏杀时,需头脑冷静,沉着应战;在棋局优势在望时,须不骄不躁坚持到底;在棋势相持不下时,要有一种必胜的信念,经过一局棋的战斗,让学生有一种深刻的体会,从中可以领悟到许多人生的真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三、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方法(一)实现象棋文化教育的课程化为使象棋文化教育能全面、扎实地开展,我们将象棋活动引入课堂,每班每周一节象棋课,并且进行相关的课程建设,实现象棋文化教育课程化。1、编印了《象棋》教材(全一册)该教材由特级大师胡荣华担任顾问,我校专职象棋教练国家大师董旭彬与葛维蒲大师共同撰稿,这本教材符合少年儿童的发展特点,完全按照课时的安排,将似乎不可分割的象棋知识体系均匀地打散、分解。这种编法突破了以往“棋书”几乎一成不变的“定式”,大胆创新。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材引领下,掌握中国象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每个学生投入象棋活动提供基础性的保障。2、编印《象棋文化》教材(全一册)该教材的编写也得到了象棋界多位大师的鼎力相助,胡荣华、单霞丽、欧阳琦琳、万春林等都为本书题了词,并且在上海辞书出版社杨柏伟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并找到了鲜为人知的图片资料,力求将象棋文化这门高深的学问编成通俗易懂的讲义。该书从“象棋的起源、历史、发展”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并配有大量的直观图片。该书还选编了近二十位名人与象棋的故事,其中有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等革命前辈;有文天祥、林则徐等民族英雄;有郑板桥、张恨水等文人雅士;还有李端环同志的“谈棋论道”。内容相当丰富,同时从不同的时代反映出这些棋手高尚的人格。该书还介绍了与棋有关的棋联棋语,名人语录等内容,最后还有《百局象棋谱》。这本教材不仅在象棋课中使用,也渗透到其它学科中。3、建立象棋教学的质量评价机制在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象棋教学的评价操作系统和方法。学生评价[根据“教学大纲”(附)制定评价标准]认知期末书面考查——象棋基础知识技能平时实践对弈——象棋运动技能情感期末小组互评——棋风、棋品(二)开展象棋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1、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象棋氛围象棋进入课堂后,学校在教学大楼的最醒目处开辟了10几米长的“象棋走廊”,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版面,不仅有长期的固定栏目,还有“每月一局”、“每月棋讯”、“名人故事”、“棋与人生”等栏目,同时校门口的光荣榜还及时发布最新消息,发扬学生在象棋活动中的突出成绩。以此来不断地吸引学生关心,参与象棋活动,同时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象棋文化的内涵。2、开展各类活动,激活象棋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确定每年十月为象棋节,在象棋节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主题为“我与象棋”的系列活动;有小报、征文、演讲等比赛;我们还收看了胡荣华大师的纪录片并请他到校讲座与师生面对面亲密接触。双周二是我校固定的《象棋小乐园》节目,全校师生通过闭路电视收看学校象棋组自己录制的有关“棋赛报道”、“对局欣赏”、“棋闻逸事”等节目,得到了师生的热烈响应。每星期二~三次的象棋兴趣班、提高班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并为选拔象棋苗子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的《月报》上有我们的象棋专栏。每年举办浦东新区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上海市象棋等级赛、洋泾街道“六师附小杯”社区比赛;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棋类比赛,上海市少年儿童锦标赛、分龄赛,上海市中小学生象棋比赛等。3、争章活动,塑造“儒雅、大度”小棋士少年队大队部提出了“学大师、长棋艺、促棋品、齐争章”的口号,在全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争象棋章的活动。分年级、分要求、有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学间互为榜样,人人参与争当“儒雅、大度”小棋士。四、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途径象棋文化教育的途径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面。(一)学校教育是象棋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象棋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当然也应该在学校,学校象棋文化教育又包括课堂教育及课外活动。1、课堂教育要做到课程化。象棋进入课堂一到五年级每周一节;在各学科中有机渗透。2、课外活动要做到形式多样。通过开展各级
本文标题:小学象棋文化教育的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0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