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学课本整理(2)
货币:从价值形式发展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功能看,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纸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区别: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过多的金属货币会被市场排斥,变成贮藏手段退出流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随流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货币量自发调节;纸币流通条件下,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胀.主币: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面值与实际金属货币价值一致,是足值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通常用贱金属铸造,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使用,具有有限法偿能力,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铸造.纸币:即纸制的货币,包括国家发行的纸制货币符号,商人发行的兑换券和银行发行的纸制信用货币。纸币最初是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为克服金属货币在使用中的不便而发行的,与金属货币同时流通。金属货币制度崩溃以后,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与存款货币一起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银行券: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其价值。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兑现的纸制信用货币。有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无限法偿的对称,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国家规定白银为金属货币,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或白银可自由输出入,保证外汇市场稳定.金银复本位制:黄金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出输入,金币与银币可自由兑换.包括平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按各自实际价值流通,兑换比率完全由金银市场比价确定,国家不规定金银的法定比价)、双本位制(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比价,官方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的金银比价平行存在,使得金币与银币的名义价值背离实际价值,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跛行本位制(金银都是本位币,但国家规定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并限制每次的支付额,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两者有法定比率)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铸币本位制,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出入三大特点,将黄金铸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无限法偿能力,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银币退为辅币)、金块本位制(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金币停止流通而以银行券代替金币流通。金币的铸造和流通及黄金的自由输出入被禁止,黄金不能发挥调节货币供求和稳定汇率的作用)、金汇兑本位制(国内市场上没有金币流通,本国纸币仍规定有一定含金量,但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需要将黄金存在另一个国家,本国货币与之实行固定汇率,只有当本国货币兑换成黄金存放国的货币后,才能兑换成黄金)。1纸币本位制:国家不规定纸币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汇兑,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发行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双本位制下,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法定比较,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官定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形成的金银比价平行存在,会出现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良币被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而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劣币逐渐占据市场,这就是格雷欣法则。概括来讲,就是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排挤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10.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概念包括: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并能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因此货币的本质为: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2)货币能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所有商品都必须与货币交换后才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11.简述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信用货币制度下,以纸币为本位货币,它一般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的,并依靠国家法律强制流通的无限法偿货币。2)信用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也不能兑换黄金。3)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准备制度的限制,其发行量决定于货币管理当局显示货币政策的需要。4)广泛实行非现金的转帐结算,流通中大量使用的是存款货币。5)货币发行是通过银行放款程序投入流通的,而不是像铸币自由铸造投入流通的.6)国家通过调节和控制货币量来保持货币流通稳定.12.如何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4年建立到1974年崩溃经历了30年的时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等同于黄金,起着黄金的补充作用,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其次,固定汇率制使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消除了国际贸易及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信贷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创立了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合作的新模式。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常设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关系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贷款,缓解了会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减少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1)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扩大对外投资,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操纵国际金融活动。(2)美元作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各国储备的增加主要靠美国,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2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如果美国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3)固定汇率有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而不利于各国利用汇率的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因为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要么消极地管制对外贸易,要么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使黄金储备大量外流,60年代末出现黄金储备不足抵补短期外债的状况,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进入70年代,美元危机更加严重,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牙买加体系。13.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体现的事债权债务关系,是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的基本前提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14.商业信用:含义: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的形式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包括赊销赊购商品、预付货款、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经销代销等。商业信用活动包括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特点:主体是厂商客体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供求与经济景气状况一致。作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优点:方便及时局限性:授信规模有限,无法摆脱产业资本的规模限制,与产业资本变动一致;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在管理和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形成债务链,风险较大。15.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向企业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提供的信用。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在现代经济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特点:客体是单一的货币资本;银行信用所贷资金是社会资金;是一种间接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其资金来源摆脱产业资本循环;可以通过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有效的改善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过程稳定性。16.国家信用:以政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形式,通常为债务人。包括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基本形式:国债(中央政府的债务,长期负债)、公债、国库券(短期负债)、专项债券(指明用途的债权)、财政透支或借款作用:调整政府收支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特点:安全性高、信用风险小、具有财政和信用双重性、用途专一消费信用: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的信用。形式:赊销(工商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短期信用,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到期一次付清贷款)、分期付款、消费贷款影响: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有利于消费品的升级换代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其盲目发展,也会对经济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内部融资:企业依靠其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包括企业自有资金、企业应付税款和利息、企业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基金,是企业利用各种形式加强自身积累筹集内部资3金的做法。其融资能力大小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股东预期,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抗风险性。优点:融资成本低廉且融资主体在资金使用上具有较高的自由度.缺点:融资能力及其增长受制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及资金流量,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往往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同时资金来源于股东利益,会影响股东分配,引起股东不满甚至直接干预。外部融资: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权、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负债融资方式(即间接融资)和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方式(即直接融资)。优点: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集中性.缺点:保密性差,企业需要负担高额成本,风险较高。直接融资: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资方式,形式有上市融资(发行股票)、债权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融资等.特征:资金需求者直接从资金供给者手中获得资金,并在资金的供需之间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分散性;信誉差异性;部分不可逆性,如发行股票获得的资金不需要偿还本金,投资者无权中途要求退回本金只能出售买卖转让;自主性,融资者自主决定融资对象和数量。优点: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筹资的成本较低,收益较大;缺点: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较大限制;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的流通性弱于间接融资,兑现能力较低;风险较大。间接融资:资金供需双方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形式,或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闲置资金先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然后再由金融机构以贷款或、贴现或通过购买融资单位有价证券的形式,把资金提供给资金需求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主要形式有银行贷款、典当融资、融资租赁。特征:间接性,资金供需双方通过金融机构达成关系;相对集中性;信誉差异较小;全部具有可逆性;融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金融机构手中。优点: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起点低,能广泛筹集社会闲置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直接融资中,融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多样化,风险可由多样化的资产负债机构分散承担,收益性较高;降低融资成本。局限性:以金融机构为中介,隔断了资金供需者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经营状况和筹资者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利息: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其本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单利:在计算利息额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复利:在计算利息时要按照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即利滚利。利率:利息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本金额的比率。基准利率:一国央行直接制定或调整,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场
本文标题:金融学课本整理(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