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复习资料一.填空1.《诗经》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到了西汉初年,被奉为经典,称为《诗经》。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它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其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有民本,爱国等进步的思想,其突出的成就是叙事。3.老子思想以“道”为核心,崇尚自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老子》一书又称为《道德经》。4.孟子,名轲,政治上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保民而王”;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5.庄子,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作总集,后世亦称《南华经》。传世的《庄子》有三十三篇。6.屈原,战国楚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力主改革政治,彰明法制,举贤任能,却遭谗放逐,前后达9年之久,而楚廷愈加腐败,郢都又为秦兵所破,他回天无力,希望断绝,遂投汨罗江而死。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等篇,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塑造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形象,极富浪漫主义精神,对中国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史记》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是历史的“实录”,被奉为“古文”的典范。8.王粲《登楼赋》。王粲,字仲宣,汉末人。建安七子之一,曹丕《典论.论文》谓其“长于辞赋”。《登楼赋》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被誉为“魏晋赋首”,主要抒写作者因久留客地、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苦闷之情。9.陶渊明,字元亮,一说明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10.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11.白居易以讽喻诗最为有名,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12.李商隐《无题》.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擅长律、绝。诗作重意境,幽微含蓄,瑰艳绮丽,善于用典,隐晦曲折,寄托极深。有《李义山诗集》。1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欧阳修。1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号老泉,字明允、苏辙子由。1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作品集四卷本《稼轩词》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是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16.北岛,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朦胧诗人的代表之一。经典片段“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17.《接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演说》的作者是梅贻琦,.梅贻琦,字月涵,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有“清华终身校长”的美誉。18.于坚,当代著名诗人,生于昆明。素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著有诗集《诗十六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文集《棕皮手记》。19.《许三观卖血记》作者余华,当代著名小说家。先锋派的代表作家。20.(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独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二.词语解释1.《蒹葭》凄凄:同“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2.《春江花月夜》滟滟:水波动荡闪光貌。里,一作“顷”霰:小雪珠,此形容洁白月光照映下的花朵。3.《终南别业》水穷处:水的尽头;穷:尽。值:遇到。叟:长者,老人家。4.《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中间:指从建安到唐之间的南齐时代。小谢:指谢朓。清发:清新秀逸。此句中暗拿自己的诗歌与谢朓相比。5.《钴鉧潭西小丘记》突怒:突起似怒。偃蹇:高耸貌。嶔然:倾斜貌,一说耸立貌。相累:层层相叠。举:全部。熙熙然:和乐貌。回巧献技:展示技巧。清泠:清凉。谋:接触。瀯瀯:水流回旋的声音。6.《长恨歌》阑干:纵横散乱貌7.《无题》星辰:指牵牛织女星。昨夜风:《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此含有好会的意思。分曹:分组。射覆:古时游戏,在覆器之下置物猜谜。射:猜。嗟余:感叹之余。8.《五代伶官传序》原:推究本源。方;当……的时候。系:拴,捆绑。组:丝编的绳索。函:动词,用木匣子装东西。9.《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关河:泛指山河。关,关山之地。苒苒: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物华休:美好的景物衰残。渺藐:同渺渺,非常遥远。恁:如此。10.《永遇乐.落日熔金》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簇带:插戴之意。1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处的山。目:望。玉簪:古代妇女差戴的首饰。螺髻:古代妇女螺旋形的发结。断鸿:失群的孤雁。脍:细切的鱼,肉。尽西风:西风劲吹。季鹰:即张翰,,晋朝吴人。他在洛阳做官,秋风起,思念家乡唯美的鲈鱼,便弃官而归。12.《牡丹亭.惊梦》袅:摇曳飘忽。晴丝:虫类所吐的丝缕,常见于春秋之日晴空之中。荼縻:花名。烟丝:即游丝。凝眄:目不转睛的看。13.《大观楼长联》岸帻:把头巾推高,堆在脑后的发髻上。帻,头巾。东骧神骏:昆明东面的金马山。西翥灵仪:昆明西面的碧鸡山。三.简答1.《登楼赋》的艺术特征。答:此赋有如下特点:结构严谨。第一段写景中透露出“忧思”,“望”“忧”两字,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第二段集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忧思。开头四句承上文“非吾土”抒发怀乡之情,“凭轩槛以遥望兮”中的“望”字,化景物为情思。第三段对思乡之情进一步开掘,揭示出“忧思”深层的政治内涵。情景交融。首段写异乡风光:地势开阔,山川秀美,物产富饶,以眼前乐景反衬心中哀情。末段写傍晚景色:日惨风萧,兽狂鸟倦,原野寂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怆。前后景物描写,即景生情,寓情于景,一乐一悲,相互照应,真切的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深、忧伤至极的过程。语言清丽。文章用典贴切,注意与主观感情的抒发相契合。例如“瓠瓜徒悬”、“井渫莫食”等典故,都传达出作者的怀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怨愤。文章大量运用富有音乐性的修饰词语。例如“眷眷”、“惨惨”、“凄怆”、“憯恻”、“盘桓”等,音节流畅,琅琅上口。主题深刻。这篇文章超越了一般的怀乡之作,揭示了深厚的政治内涵。“遭迁逝”句,概括了当时动荡的时代特征和作者悲惨不幸的遭遇;“惟日月”两句,表达了作者时不我待、急欲乘时而起的紧迫感;“冀王道”两句,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急于建功立业的使命感。总之,作者通过登楼四望,抒发了浓重的故土之思,倾吐了宏图难展的悲慨,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2.李煜前后期词的差异。答:李煜的前期词多描写皇帝、宫廷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转为怀旧伤今,抒发亡国之痛,囚徒之苦,多感伤之语,有动人的艺术力量。李煜前期的词作多描写皇帝、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柔靡绮丽而又率真自然;后来李后主从有国之君以下子沦为阶下囚,这使他从身体到心灵从生活到思想都有巨大变化,因此后期作品多为感伤愁思之作。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表达的情怀。答:这首词是辛弃疾借登临周览以抑郁悲愤之情。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写出了没有人了解他雄心壮志的苦闷。词的下片借归典抒怀:他决不愿学晋代的张翰为了贪恋家乡鲈全味美就想归隐,更鄙视像三国时的许汜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只可惜时光流逝,恢复中原汪是无望,他的忧国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词中深刻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悲愤情绪。下片连用三个典故,正反两面见意,用张翰之典,既有故乡难归之慨叹,也有不忍置国事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这正是作者性格的两个重要方面。许汜之典,对那些只知购田买房自私自利的官员表示极大的鄙夷之情。结尾六句抒发举世皆浊我独醒,世无知已之深慨,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遥相呼应,章法谨严。本词写尽英雄失路之感,如垓下悲歌,动人心魄。全词借景抒情,意境悲壮而深曲,或比兴,或用典,贴切灵活,豪气浓情,沉郁淋漓。四.阅读理解1.《登高》的作者?对称的是哪一联?分析本诗的艺术风格。答:《登高》的作者是杜甫。诗中对称的那一联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本诗的最大的艺术风格是沉郁顿挫,纵观整首诗,布局极为严谨,前半部分的四句,重在写景;后半部分的四句,重在抒情,但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每一句各有偏重,在写法上又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的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技法,形、声、色、态:逐一得到表现。颌联着重渲染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技法,传神会意,含蓄深刻,让人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三联表现情感,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第四联又从白发日添、抑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潦倒不堪。这样的写法和布局,使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艺术地跃然纸上。2.《钴鉧潭西小丘记》的作者?写小丘的艺术手法?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答:《钴鉧潭西小丘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写小丘的艺术手法:作者写小丘,重在突出石之“奇”,以拟物、比喻手法静物动写,不仅写出石的形状,更写出石的神态、动作。文章名写小丘,实写自己,借小丘抒写自己怀才受谤、久贬不迁的感慨,既妙合自然又另出境界。3.《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歌的结构,表达何种情怀?诗歌的艺术风格。答:(1)起首两句一气呵成,喷射出胸中的抑郁之气。后文通过对蓬莱文章、建安风骨、谢朓诗歌之豪情逸兴的赞美,在历史的深处勾勒出一个理想化的精神泛型。然后笔锋一转将它与烦忧的现状作比较,更激起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从消解的情感冲突高峰。全诗感情激荡迸发,结构大开大阖(2)此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不甘屈服于现实又有志难伸的苦闷情怀。(3)这首抒情诗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坐着的情感活动变化无端,不可端倪。五.论述1.苏轼《定风波》所表达的人生态度。答:这是一幅生活速写,苏轼通过抒写途中遇雨这件小事,抒发了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在逆境中,坐着的反应时“莫听”、“何妨”,体现了他无所谓的态度,“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三组形象则较好的表现出他旷达、自然、洒脱的精神风貌。下阕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一边是料峭的春风,一边是温暖的阳光,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亦如此,在寒冷中会有温暖,在逆境中会有希望。在此基础上,词人进一步彻悟人生,达观的唱到“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既不以风雨为忧,也不以风雨为喜,只要自己逍遥自得,处之泰然,那么任何情况对于自己都是一样的,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升华到一种“于有差别境中能常入无差别定”的境界。2.《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答: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月夜、春江、花林等美妙景色,抒写了离人相思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全诗诗情、画意、哲思水乳交融,创造了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诗中紧叩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展开描写,而以月为主线贯穿全篇,随着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依次展开画面和思绪;以从月升到月落为时间线索,把从天上到地下的寥廓空间,从明月、江流、花林、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景物,以及游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相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全诗既完美严整,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诗的前半部分重在写景,在美景下生发出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富有理趣;后半部分重在抒发游子思妇之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景中亦自有情。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的整体,其中还流动着一种哲理的思致。诗中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这些景物与花颜月色共同组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与所抒发的缅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与诗情相得益彰,读来一唱三叹,情味无穷。3.为什么说“词至李煜则眼界始大,境界始宽”?答: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官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词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故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0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