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工业文明的崛起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2013·惠州调研)“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观点的是()A.古代希腊的海外殖民扩张B.郑和下西详C.新航路的开辟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2013·广州海珠区检测)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3.(2013·河北名校调研)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A.英国的伦敦B.法国的巴黎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D.意大利的威尼斯4.(2013·广东百校联考)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5.(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6.(2013·河北高中质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A.市场因素B.军事因素C.技术因素D.政治因素6.(2013•如东县调研)“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们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一条文反映了()A.英国殖民帝国已经形成B.英国已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D.英国与荷兰的商业竞争激烈7.(2013•邯郸模拟)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8.(2013•洛阳模拟)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教会势力日益衰落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9.(2013•湖南五市联考)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B.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10.(2013•济南模拟)“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1.(2013•济南模拟)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12.19.(2013•临沂模拟)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的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种现象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了经济发展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13.(2013•安溪联考)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使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B.明朝国力的强盛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14.(2013·保定模拟)下图为欧洲人不同时期所认识的世界范围——从1420年的欧亚大陆到1620年的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区域明显扩大。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工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D.指南针传人欧洲15.(2013·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KennethPomeranz)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16.(2013·洛阳模拟)“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D.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17.(2013·山西模拟)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18.(2013•洛阳模拟)《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19.(2013•如东县调研)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产生影响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D.新型工厂制度得以产生20.(2013•黄山七校联考)19世纪末,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对以上材料理解有误的()A.英国因工业革命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B.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C.反映了她为工业革命到来而兴奋不已D.反映当时大量的加拿大人移民到英国21.(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右图为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对曾经的“世界工厂”的敬意和对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时期进行的反思。如果给这一面面配上标题,最恰当的是A.《工业革命的红与黑》B.《混乱时代的世界工厂》C.《浓烟滚滚血泪滔滔》D.《拔地而起开天辟地》22.(2013•河北名校调研)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撰写了时间跨度达3个世纪的“四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查阅他的观点“整个世界被法国政治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共同改变着,这场‘双元革命’造就了我们所知的现代社会”、“俄国革命的爆发与法西斯的兴起,分别是左右两端的代表”,需要分别阅读A.《革命的年代:1789—1848》与《资本的年代:1848—1875》B.《革命的年代:1789—1848》与《极端的年代:1914—1991》C.《资本的年代:1848—1875》与《帝国的年代:1875—1914》D.《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与《极端的年代:1914—1991》23.(2013•湖南五市联考)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4.(2013•江西红色六校联考)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5.(2013·济南模拟)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B.劳动力因素C.市场因素D.资金因素26.(2013•山西高三诊断)“……(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A.采矿技术B.蒸汽技术C电力技术D.无线通讯技术27.(2013•乐山一调)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28.(2013•浙江名校联盟)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②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法、德等国确立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④D.④29.(2013·广州调研)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A.炼钢技术的改进B.化学工业的进步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31.(2013·湖北名校调研)1901年1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各项是一部关于伦琴的电视片中设计的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A.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广播得知他
本文标题: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1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