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福建省宁德市届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1·宁德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1)不吾知其亦已兮,。(屈原《离骚》)(2),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声声慢》)(4)鼎铛玉石,,弃掷逦迤。(杜牧《阿房宫赋》)(5)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6),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游丰台记[清]方苞丰台去京城十里而近,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花时,都人士群往游焉。余六至京师,未得一造观。戊戌夏四月,将赴塞门,而寓安之上党,过其寓为别。曰:“盍为丰台之游?”遂告嘉定张朴村、金坛王篛林、余宗弟文辀、门生刘师向,共载以行。其地最盛者称王氏园,扃闭不得入。周览旁舍,于篱落间见蓓蕾数畦,从者曰:“止此矣!”问·2·之土人,始知初植时,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所以为异观也。其后居人渐多,各为垣墙篱落以限隔之。树木丛生,花虽繁,隐而不见。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久之始得圃者宅后小亭而憩休焉。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盖余数年中未有醼①游若此之适者。余平生钝直寡谐,相知深者,二十年来凋零过半;其存者,诸君子居其半矣。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多者数年,少亦历岁移时,岂非事之难期而可幸者乎?然寓安之行也,以旬日为期矣。其官罢而将归者,则文辀也;事毕而欲归者,朴村也;守选而将出者,刘生也;惟篛林当官,而行且告归。计明年花时滞留于此者,惟余独耳。岂惟余之衰疾羁孤,此乐难再?即诸君子踪迹乖分,栖托异向,虽山川景物之胜什百于斯,而耆艾故人,天涯群聚、欢然握手如兹游者,恐亦未可多遘②也。因各述以诗,而余为之记。(选自《方苞文选》,有修改)[注]①醼:同“宴”。②遘:遭遇。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得一造观造:到,往B.五色间厕厕:同“侧”,旁边C.盖余数年中未有醼游若此之适者适:适意D.即诸君子踪迹乖分乖:分离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直接表现“丰台之游”的一组是(3分)①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②扃闭不得入③于篱落间见蓓蕾数畦④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⑤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⑥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A.①②③B.①④⑥C.③⑤⑥D.②④⑤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交代丰台地理位置、景观特点、出游时间与同游者姓名,并以寓安之问引出丰台之游。B.作者与朋友先是一起赏花,然后在道旁老树下饮酒为乐,自由自在,直至傍晚依然流连忘返。·3·C.在写丰台游乐之后,第三段表达了人生聚少离多,良辰美景难常有的感慨,感情真挚动人。D.本文语言古雅、精炼,无秾词俪语,句式参差错落;叙写真事,抒发真情,朴质无华。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3分)译文:(2)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3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宋]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兴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注]①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因朋党之祸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②画角:古代乐器名,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⑴请简析首句“绕郭云烟匝几重”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⑵此诗写于作者贬于滁州时,后人评价它“自有一种傲岸不可摧抑之气”。请结合本诗颔联或颈联简要分析。(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4·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彻底失败后的吴荪甫回到了家中,他倒在沙发上,直瞪眼,喘粗气,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抢到书桌旁,拉开抽屉,抓起一只手枪来。但他最终没有勇气自杀。(《子夜》)B.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慧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度坚决,主张反抗。(《家》)C.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律师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对破产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堂弟做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条母亲留给她的项链。他们私定了终身。(《欧也妮•葛朗台》)D.聂赫留朵夫又去探望玛丝洛娃,他把早年二人的一张合照给玛丝洛娃,并告知她不久要去彼得堡为她申请撤销原判,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的真心和坚持打动,心灵上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变化。(《复活》)E.就在乞丐们攻打圣母院的时候,克洛德副主教诱骗甘果瓦将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圣母院的小屋。然后他又甩掉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带到格雷沃广场的绞刑架下,并且逼她在绞刑架和克洛德中选择一个。(《巴黎圣母院》)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是谁?请简述“一件为难的事”这一情节的始末。⑵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玄德带回,令拜云长、翼德为叔。云长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螟蛉”指谁?他在“败走麦城”事件中有何表现?请简述。选答第()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5·②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1)请简要概括孔子对“自省”的看法。(3分)(2)如何理解孟子的“反求诸己”?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3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论潇洒姚雪垠⑴潇洒,无论在中国人的生活上或艺术上,都是个好的形容词。它的含义是闲散、清雅和飘逸。究竟什么时候它就被用作代表一种美的观念,我们没有完备的词典,一时很难查出;大概说来,它被人们热烈地提倡、崇拜,是开始在魏晋时代。在当时,它是以反抗礼教与权臣高压而出现,和清谈有着同样的意义。虽然清谈受老庄的影响最大,潇洒是由于五石散的服用,但清谈之祖也就是最先服用五石散的何晏,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二者的关系了。⑵据鲁迅先生的研究,五石散几乎等于清末的鸦片,成了一种很普遍的嗜好。服了五石散以后,须吃冷食,喝热酒,并以冷水浇身和出外散步。服五石散的人,因皮肤易于擦破,便不穿鞋而穿屐;因身上发热,便宽衣缓带。至于服了五石散的人是否就清瘦起来,鲁迅先生虽没有说明,但想来是不会不清瘦的。人一清瘦了,再宽衣缓带起来,又不参加筋肉劳作,于是就自然潇洒了。所以提到“潇洒”二字,我们便不由地联想到隐士、诗人,和魏晋人物来。鲁迅先生说魏晋时服五石散的都不是穷人;其实不惟不是穷人,连商人也同样不配。因为过去的文化是封建地主的文化,大腹商人被认做恶浊俗物,讲潇洒的只是封建地主阶级,尤其是由这阶级出身的士大夫之流。⑶潇洒不仅以反抗的姿态在历史上出现,并且直接与封建的身份观念相关联,也和封建地主的物质生活密切地结合着。在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生活是闲散的,且以参加筋肉劳作为有失身份,比如养长指甲,和男人的包脚,穿长衫,都是要表示他自己是有闲的,有身份的人。生活规定习尚,习尚影响美的观念,于是在那时,一切闲散的嗜好,如品茗,养鸟,赋诗,以及琴、棋、书、画之·6·类,都成为高雅的了。在绘画上,山水画特别发达,又被人重视,便表现了人们对于潇洒生活的向往。山水画是地主阶级对于闲散欲求的扩展,希望摆脱扰攘的尘寰,到山林里边与清风明月共处。他们又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事物,竹子就成为潇洒的代表;可怜的渔夫樵子也都是美的诗画题材了。⑷在音乐方面,我们看见在历史上清唱与箫板之特别流行。中国音乐以缠绵和清雅为正宗,一方面是由于地主与士大夫生活之优美的关系,一方面不能不是受爱潇洒观念的影响。唐朝人歌七言绝句,旗亭画壁的故事,千古令人神往。至于提到宋朝人歌诗时,我们便马上会想到月明之夜,诗人们携妓泛舟,和“小红低唱我吹箫”的情景来。宋以后,散曲取代了词的地位。但它也以缠绵清雅为主,多是文静细曲,唱时没有锣鼓和科白,所以又叫做清曲。最讲究潇洒的袁中郎在《虎丘记》上说:“比至夜深,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坊,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这是多么的清雅!⑸潇洒表现在文学上,是冲淡和性灵两种风格相结合。本来二者原是互相关联,很难单独分开。在历史上,这二者都有着反抗的意义。陶渊明和袁中郎,都是当时文艺上的叛徒。在陶渊明时代,宫廷文人把文学领到一条死路上去,徒有华丽的躯壳而没有灵魂。在袁中郎时代,摹古之风特盛,文人作文,也忘掉了还有个自我存在。因此陶渊明和袁中郎都尽力地追求自然。自然有二:一是风物上的自然,一是人性上的自然。偏于风物上的自然,便多表现山水田园的爱好。偏于人性上的自然,便反对摹古与无谓的规律。二者结合起来,便是现实桎梏的解脱,便是潇洒之极致。(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集粹》,有删改)10.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⑴自然段解释了“潇洒”一词的含义,指出它代表一种美的观念,并点明它被人们提倡和崇拜的大概时期,强调它与清谈一样具有反抗的意义。B.作者认为中国山水画特别发达,被人重视,正是人们向往潇洒生活的体现;而中国音乐以缠绵和清雅为正宗,也正是受潇洒观念所决定的。C.封建时代品茗,养鸟,赋诗,琴、棋、书、画等一切闲散的嗜好都成为高雅的,作者列举这些现象,旨在证明“生活规定习尚,习尚影响美的观念”的观点。D.第⑸自然段列举陶渊明和袁中郎的事例,论证了潇洒在文学上表现为冲淡与性灵两种风格相结合这一观点,作者还强调二者的结合便是潇洒的极致。11.第⑸自然段说“陶渊明和袁中郎,都是当时文艺上的叛徒”,请结合该段,指出“叛徒”这一词语的具体内涵。(3分)·7·12.本文题为“论潇洒”,作者围绕“潇洒”这一话题,主要阐述了哪些见解?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3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新安游记孙犁⑴在端村,人们对新安的印象是:那里的人好吃懒做,闹排场,男人们坐茶馆,女人们梳妆打扮。在端村的旧货摊上,我见过华贵的屋内陈设的木器和华丽的妇女们穿过的衣服,据说也是从新安清算出来的。有些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就该有一些人过着另外一样生活。⑵我到了新安。它四面被水包围,人们串亲也坐着拖床。街道很长,但已经看不见这里繁华的痕迹。街上没有什么茶馆,也看不见穿绸挂缎的妇女。新安只剩下了一条大街,此外的房舍,全部被敌人烧毁成为瓦砾。⑶我顺着拆毁的城墙走到东北角上,城外水很深,并且有船只停泊,想是一个渡口。城墙里面一道深沟,过去是一处高大的宅院,这宅院选择的地势十分险要。河边,一个十五六的女孩子正在擦抹着她家的船只。经她指点,我才知道这就是大汉奸恶霸熊万东的住宅。那时候,新安的除奸团很厉害,可是除不了熊万东。他深宅大院,房后就是城墙,前院驻扎着日本宪兵队。⑷老汉奸以为是保了险的,整天不出大门一步。⑸八月十五晚上,老汉奸酒足饭饱,坐在客厅里赏月,一把盒子枪放在他手边的乌漆八仙桌上。后院里,他的儿媳妇正陪着日本宪兵队长打牌取乐,嘻嘻哈哈的声音,不时传过来。老汉奸以为他的江山,简直是万世基业了。⑹忽然帘子一动,闪进一个人来。老汉奸一抓盒子问:“谁?”⑺“是我,大伯。”进来的人安静地低声说。⑻老汉奸并没放松,他把身子一闪,就要射击,但在月亮底下,
本文标题: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福建省宁德市届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2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