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针对练习
-1-地理练习1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图中e、f表示不同作用,a、b、c、d表示不同辐射),回答1~3题。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箭头aB.箭头bC.箭头cD.箭头d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箭头a表示的辐射B.箭头b表示的辐射C.箭头c表示的辐射D.箭头d表示的辐射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①箭头f可能增强②箭头e可能增强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a可能增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yūn),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读上文,回答第4题。4.“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①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气团的控制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B.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5~6题。日期15161718192021222324最低气温23℃23℃24℃25℃26℃27℃28℃28℃28℃25℃最高气温31℃32℃33℃34℃35℃36℃37℃38℃38℃30℃天气多云晴晴晴晴晴晴晴晴阴风力弱弱弱弱弱弱弱弱弱较强偏北风5.2008年9月15~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2-6.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C.开始进入秋季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7.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箱(如下图),在甲玻璃箱底部放一层土,同时将两个玻璃箱放在阳光下照射,15分钟后测量玻璃箱里的气温,测量结果显示两个玻璃箱内气温相差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甲大于乙,因为甲的底面辐射比乙强B.气温甲大于乙,因为甲的大气逆辐射比乙强C.气温乙大于甲,因为乙的底面反射比甲强D.气温乙大于甲,因为甲底层土壤的热容量比空气小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下题。8.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9~11题。-3-9.图中曲线()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10.影响③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量厚度B.太阳高度C.地势高低D.植被状况11.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A.云量增加B.环境污染C.气候变暖D.人口增加12.(2012·上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μg/m3)甲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40乙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60丙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丁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170戊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4-(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13.读大气作用图和上海热岛效应图,回答问题。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离不开大气,厚厚的大气层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它是地球的遮阳伞和保温被。(1)通过平流层的和对流层的和,大气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2)A、B两种辐射中,表示短波辐射的是。(3)上海与拉萨纬度位置相近,其中年太阳辐射较大的城市是,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城市是。(4)零碳馆是我国参加世博会的特色之一,太阳能是馆内各种设施运转的唯一能源,世博会期间该馆利用太阳能-5-的有利条件是;初夏,影响该馆太阳能利用的常见天气是。(5)夏季,上海市区气温比郊区农村高,形成城市热岛,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原因是。要减轻城市热岛现象,除对城市科学规划外,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面积和面积。-6-第3课1.A2.C3.D温度高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温度低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第1题选A。第2题,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即选C。第3题,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的保温作用即箭头c、e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即箭头f就增强,选D。4.D天气晴朗,云就少,云少了,地面辐射到宇宙中的热量受到的阻碍就少,即大气逆辐射弱,又有冷气团于是必霜。选D。5.D6.B从表格中可知2008年9月15~23日日温差都在8℃~10℃之间,天气基本上都是晴天,白天天空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气温高,夜晚天空少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第5题D答案正确。而9月24日则相反:阴天白天天空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气温较低,夜晚天空多云,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故第6题选B。7.A此题考查的是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因为甲玻璃箱底部放一层土,玻璃箱里的气温受土层的辐射热量的影响而较高,而乙玻璃箱是透明的,缺少这种辐射,气温较低。此题很容易判断是温室效应。8.A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状况及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本题可以采用删除法进行选择。我们都知道,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显然选项C错误。因近地面气温的变化是自下而上递减,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显然选项D错误。我们又知道,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图中12时、15时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递减,显然此两个时间段内不会发生逆温现象,选项B错误。因此,正确选项是A。9.C10.B11.C第9题,①曲线的南北两极地区比其他纬度地区的值要高的多,特别是南极附近的值最高,说明是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②曲线在副热带高气压区和南北两极的少雨区值低,说明云层的反射量小即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④曲线平均值最大,且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说明是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③曲线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线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第10题,③曲线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线,它的影响因素是纬度,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也就少。所以选B。第11题,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是说明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的多了,雪域面积减少使得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少了。所以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即C答案。12.(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任答两个因素即可)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任答两个因素即可)(3)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4)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13.(1)臭氧水汽二氧化碳(2)A(3)拉萨上海(4)5~10月上海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梅雨(5)人为大量放热;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城市中的烟尘、雾、低云多,不易散热;城市中缺少绿地绿化水域
本文标题: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针对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2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