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大气运动的规律和原理练习
1大气运动的规律和原理1.气温的垂直变化近地面气温随,为什么?2.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凸出,北半球寒冷中心为。为什么:。3.大气的热力作用①大气对作用(吸收、反射、散射);②大气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4.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为什么:;夜晚多云,气温较高。为什么:。5.全球的热量平衡就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相等。6.热力环流(1)概念: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原因:冷热不均→空气的运动→同一水平面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大气的运动规律总结: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水平运动(风)---高压吹响低压(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①气压的垂直变化规律: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②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压区。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4)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①海陆风:受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风。2③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在郊区,近地面吹向,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7.风的形成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并指向。高空,在和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近地面,加上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约0。8..气压带与风带(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a.在下图写出气压带、风带名称并画出风向。b.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大致与的移动一致(2)降水的形成条件:a、气温,B、(3)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冷暖、干湿)对降水的影响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原因。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原因。c.低气压过境时,天气,原因。d.高气压控制下,天气,原因。结论: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冷暖、干湿)对降水的影响(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a.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b.受单一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c.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4)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略见资料)9.季节性的气压中心的分布与季风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a.季节性的气压中心1月份,亚欧大陆形成,太平洋,7月份,亚欧大陆形成,太平洋,b.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分布: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受控气压带与风带大气运动状况性质降水多少与类型赤道低气压带上升为主多对流雨为主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为主少、大陆东岸例外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多锋面气旋活动多、锋面雨与气旋雨极地高气压带下沉为主少东亚季风南亚季风310.气候的成因⑴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气温规律归纳如下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2)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①大气环流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大陆西岸)以及季风环流(大陆东岸)导致各地的降水时空分布,与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素)共同形成了各种气候类型(水热组合类型)。②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3)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表现在:①海洋与陆地: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且比较集中。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分配较均匀。②地形:A、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③植被:裸地和植被覆盖地不同。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⑷人类活动:①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如CO2等增多,温度升高),向大气释放热量(如热岛效应)。②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11、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多雨。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少雨。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④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重点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①前者年雨量1500-2000mm而后者750-100mm;②前者的雨季是突变的,而后者的雨季是渐变的;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的月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源地成因性质比较分布4(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①地中海气候: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冬季多雨,夏季干燥。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º--35º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冬季少雨,夏季多雨。(3)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①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多雨②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夏季多雨。③温带大陆性气候:日较差大、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④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在10-20℃之间,分布在北纬50°~70°N,⑤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全年严寒。⑥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分布在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12.锋面与天气13.气压系统与天气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气压梯度力方向气流流向北半球南北球天气状况我国典型的天气14.全球变暖成因及危害及治理措施(1)成因使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高。(2)全球变暖危害:①②③。(3)治理措施:。分类概念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实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本文标题:大气运动的规律和原理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3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