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大自然的语言》一、基础知识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纬度wěi连翘qiǎo怠惰duò孤寂jìB.藐小miǎo描摹mó凝神níng蜉蝣yóuC.欢畅chàng恬静tiǎn栖息qī呵护kēD.无稽jī浑然hún上乘chén宇宙zhòu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衰草连天______鬓毛衰______(a.shuāib.suāic.cuīd.chuī)②差异______差遣______差劲_______参差_______(a.chāb.chāic.chàd.cīe.chài)③观测_______道观_______(a.guànb.guānc.guǎn)④落叶_______落枕_______丢三落四_______(a.luób.luòc.làd.lào)⑤播种_______耕种_______(a.zhòngb.zhǒngc.zhōng)3、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草木荣枯俗语农谚耐人寻味俯首贴耳B.离愁别苦凝神静听不记其数少见多怪C.苍海一粟无忧无虑千呵万护涵养水分D.饱学之士雅俗共赏不胜玫举昂首挺立(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⑶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给加点的字注音。融()孕()簌()2、这个语段说明的对象是()。A大自然的语言B.自然现象C.花香鸟语、草长莺飞D.物候23.本段有五六处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请搞出写在下面。(1)(2)___(3)______(4)____(5)______(6)_____4.在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句中,沉睡与苏醒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5.各种花次第开放中,次第是按次序一个挨一个的意思,这句话隐含着_______________变化。6.第2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两种,每种各举一例。(l)______。(2)______7.语段中划[]的两个短语次序能否调换一下?为什么?8.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文中有何标志?请找出有关词语。(l)_______(2)_______(3)_________9.这段文字选自《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比喻说法,它的本体是_____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____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二段第②句与第③句间的句号可以改为分号吗?为什么?11.与第①句中的“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等字用错了的一项是()。A他曾经访问过德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英、苏等四国组成同盟国C.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地都是旅游胜地D.因为魏、蜀、吴等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故历史上称此时期为三国时期12.下列谚语中不同类的一项是()。A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B.清明前后,栽瓜种豆C.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D.春雾雨,夏雾热,秋雾晴天冬雾雪13.给第二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注释:①媒:介绍,夸耀。②屣(xǐ):鞋子。这里用做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延吾治()(2)一人信焉()3(3)乃索板二片()(4)以一置地下()5.“医人”“治驼”的方法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9、第一段有什么作用?10、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不超过10个字)12、请用一句话给“泛大陆”下定义。1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整个地球是由板块构成的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本文标题:大自然的语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4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