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学案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民版版必修3)
3.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人民版必修三1、知识与能力: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比较当时传入中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各种思潮的不同结局,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学习思考、比较分析、反复探索和实践,最后确认为救国就民的真理,进而领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学习要联系模块I和II的相关内容。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本课有关名词术语的含义;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课后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史论结合。如条件允许,可安排两课时以开展研讨交流,进行本专题的小结,联系模块I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给予及时到位的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了解和分析,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课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在纷繁的新思潮中脱颖而出的历程及它的影响。2、难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自主预习课前准备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⑴传入条件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②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③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⑵代表人物:①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③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⑶宣传特点: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2、正式传播⑴主要原因: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②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③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⑵代表人物:李大钊①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五四运动前:歌颂十月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③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他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的知识分子?答:提示:(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救亡,通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2)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新思潮的竞起,给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方案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与比较的机会;(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他们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4)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5)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向往的大同理想,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二、新思潮的竞起1、原因:⑴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爱国青年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出现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⑵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2、新思潮竞起的表现⑴无政府主义:主力:20世纪初经留日本和法国学生介绍进入中国;流行较早,影响较大。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政府,希望建立没有任何政府的社会。⑵新村主义:主力:五四运动前从日本传入。主张:赞扬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和共同消费的新生活。⑶工读互助团:主张:幻想打破“劳力”和“劳心”的差别,改造社会。主力:北京大学学生。⑷改良主义:①实用主义:发源及代表:发源于美国;代表人物胡适。思想主张: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②基尔特社会主义:发源及代表:发源于英国;代表人物梁启超。思想主张:主张阶级调和,劳资合作,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习思考: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不会参加工读互助团?此题可作为开放式问题,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有机渗透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会参加。因为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与工人阶级打成一片;工读互助团自食其力;用亲身实践检验和推进认识。不会参加:因为工读互助团不会成功。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没有严密组织基础和科学的思想基础。它只是一种欧文式的空想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背景:新思潮竞相争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2、问题和主义之争:⑴论战: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⑵实质: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⑶影响: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3、“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促使更多的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⑴失败原因:①经济上入不敷者出,②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⑵影响: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根本改造。4、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⑴组织学会: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⑵通过论战:论战双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最主要途径)①目的:为了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②焦点:革命道路和方法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否认中国有工人阶级,反对成立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者:资本主义道路行不可行,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才行得通。③意义:通过论战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学习思考:无政府主义为什么会在五四时期流行?答:提示:(1)中国本来就是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有传播无政府主义的土壤;(2)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小生产者日益陷于破产,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使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感到绝望,他们反对专制,而无政府主义所主张的恐怖、暗杀等就成为他们选择的手段;(3)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传播,人们将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相混淆,无政府主义就大行其道了。情景引入精彩导言激情文字式:中国内忧外患的黑暗现实使“寻求根本的解决”成为大众的呼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产生极大的启迪;几次思想解放潮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并逐步深化拓展;五四前后,一大批力主改造中国的青年,出国勤工俭学。亲眼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际情况,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并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为了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也就是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引进各种新思想,提出各种救国方案,最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复习回顾式:新文化运动不仅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运动,而且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运动;不仅主张民主和科学,而且进一步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历史经验;不仅主张白话文、平民文学,而且逐渐发展到主张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全国各地的新文化运动,一时形成为一个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包括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波澜壮阔的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进入中国的呢?为什么会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呢?
本文标题: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学案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民版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4544 .html